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551篇 |
免费 | 26878篇 |
国内免费 | 5398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204篇 |
大气科学 | 25505篇 |
地球物理 | 20506篇 |
地质学 | 62718篇 |
海洋学 | 23165篇 |
天文学 | 1540篇 |
综合类 | 7846篇 |
自然地理 | 99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28篇 |
2023年 | 2019篇 |
2022年 | 3992篇 |
2021年 | 4943篇 |
2020年 | 4984篇 |
2019年 | 7902篇 |
2018年 | 7585篇 |
2017年 | 7232篇 |
2016年 | 7343篇 |
2015年 | 7581篇 |
2014年 | 6921篇 |
2013年 | 8127篇 |
2012年 | 8426篇 |
2011年 | 8273篇 |
2010年 | 8260篇 |
2009年 | 7343篇 |
2008年 | 6854篇 |
2007年 | 6693篇 |
2006年 | 6049篇 |
2005年 | 5292篇 |
2004年 | 4803篇 |
2003年 | 3924篇 |
2002年 | 3771篇 |
2001年 | 3430篇 |
2000年 | 2845篇 |
1999年 | 2122篇 |
1998年 | 1880篇 |
1997年 | 1952篇 |
1996年 | 1498篇 |
1995年 | 1420篇 |
1994年 | 1259篇 |
1993年 | 1233篇 |
1992年 | 1062篇 |
1991年 | 775篇 |
1990年 | 761篇 |
1989年 | 622篇 |
1988年 | 545篇 |
1987年 | 430篇 |
1986年 | 368篇 |
1985年 | 277篇 |
1984年 | 307篇 |
1983年 | 181篇 |
1982年 | 231篇 |
1981年 | 168篇 |
1980年 | 116篇 |
1979年 | 137篇 |
1978年 | 61篇 |
1977年 | 55篇 |
1971年 | 53篇 |
1954年 | 4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黏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Su是海上风电工程设计中重要的力学参数之一,孔压静力触探测试(简称CPTU)无法直接测得黏土强度,但其所提供的锥尖阻力、侧摩阻力以及孔隙水压力与土体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存在映射关系,国内外基于CPTU已经演化出多种解释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基于滨海某海上风电项目,开展了原位CPTU试验、三轴不固结不排水(UU)、三轴固结不排水(CU)、固结快剪(CQ)以及船上微型十字板剪切(MVST)试验,对已有计算公式的适用性进行了校验,分析发现需根据区域场地情况对其中经验系数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提高计算精度。研究基于CU试验结果,结合工程实例对原有公式中经验参数进行优化修正,最后通过误差分析,验证了修正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利用改进后的修正预测模型可使江苏地区海域黏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计算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82.
海洋工程钢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受风、浪、流或地震等极端循环载荷的影响,易发生超低周疲劳断裂破坏,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因此超低周疲劳断裂分析及寿命预测对于海工结构安全性评估至关重要。然而,现阶段基于累积损伤理论提出的多种超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无法对多尺度节点实现统一预测,造成了实际工程应用的不便。因此文中基于循环孔洞扩张模型开展X型圆管节点超低周疲劳寿命预测。首先,开发了基于循环孔洞扩张模型的VUSDFLD程序,实现ABAQUS与FORTRAN子程序联合应用,利用有限元分析验证循环孔洞扩张模型在X型圆管节点超低周疲劳断裂分析中的有效性;其次,根据多组X型圆管节点超低周疲劳断裂有限元分析结果,在宏观层面提出了一种基于Manson-Coffin公式的超低周疲劳寿命预测公式;最后,依据Miner理论,将适用于等幅加载的超低周疲劳寿命公式扩展至变幅加载情况,验证了多种节点尺寸下超低周疲劳公式的适用性,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3.
饱和砂土地基在爆炸荷载作用下会发生液化,地基上的结构物将受到爆炸荷载及地基液化的双重作用,从而产生不均匀沉降和破坏性变形。基于大型现场爆炸液化试验,对场地上钢筋混凝土(RC)结构的动力响应和地基液化后RC结构的变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液化场地中浅埋RC结构产生了明显的不均匀沉降,且最大沉降量达到结构高度的10%,结构差异沉降达到最大沉降量的1/5,结构沉降变形在液化后15 h时基本稳定;RC结构表面未产生明显的裂缝,动态拉、压应变均在400??以内,不会对结构造成显著破坏;结构动力响应表现为柱侧加速度峰值明显大于梁侧,但柱侧动力稳定所需时间较梁侧短,即柱承受了更大的瞬时冲击力且其抵抗瞬时冲击力的能力更强。研究结果可以为在可液化地基中的浅埋RC结构稳定设计等工程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针对标准粒子滤波算法中存在的计算量大和粒子的权值退化的缺陷,将均值漂移算法和PF算法进行融合,设计基于均值漂移搜索算法的粒子滤波新算法。该算法仍遵从粒子滤波算法的计算框架,基本原理是利用MS算法对粒子的聚类作用,将均值漂移思想融合到粒子滤波算法的重要性采样过程中,对粒子集进行确定性搜索,使每个粒子收敛于局部最优值,这样粒子的状态表示更接近真实的状态分布,因此只需较少的粒子数便可达到未嵌入MS的使用大量粒子数的粒子滤波状态估计的性能,从而在缓解粒子的权值退化的同时提高粒子滤波算法的实时性。大量的数值试验和对GPS/DR组合导航数据处理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5.
本文将非均质各向异性地层中电磁场耦合势Helmhotz方程分解为各向异性背景场方程与散射场方程,并应用算子展开技术推导出耦合势Born级数解,建立一套三维非均质各向异性地层中随钻超深前视电阻率测井响应各阶散射电磁场与非线性Born逼近的有效计算方法.首先,利用传输线法与二维插值技术确定背景电磁场空间分布,得到零阶Born逼近解,然后根据电磁场耦合势的Born级数解推导出各阶散射电磁场方程与递推关系,通过三维有限体积法实现各阶散射场耦合势方程的离散,在此基础上结合MKL PARDISO并行技术,通过递推方式逐步计算各阶散射电磁场,并根据Born级数部分和确定不同阶次的非线性Born逼近.最后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对正演算法加以检验,并深入研究分析各阶散射场的变化特征与Born级数的收敛性质.
相似文献86.
岩石变形破坏的熵突变过程与破坏判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岩石的变形破坏过程中,当进入不稳定的破裂发展阶段之后,系统不断调整结构抵抗外力的扰动,裂纹向局域集中的有序方向发展,应变能不断耗散,并以应变能的耗散为媒介,使系统与外扰动所追加的负熵流产生能量流通,也使系统熵值和系统的维数逐次降低,这一阶段岩石系统远离平衡态,岩石的破坏是系统熵的突变过程。基于这一认识,并在验证应变能分布与结构块度分布模式的一致性的基础上,推导出包含了结构因素和能量分布的熵表达式;对熵表达式进行平衡分析获得局部突变的分岔集,得到了岩石局部破坏的熵折迭突变破坏准则;同时,探讨了熵表达式所表征的结构有序度的尖点突变性,解出岩石系统的分岔集,这个分岔集就是岩石系统熵突变的整体破坏准则。 相似文献
87.
The heavy metal inventory and the ecological risk of the estuarine sediments in Hailing Bay, an important maricultural zone along the southern coast of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sediments were mainly polluted by As (2.17-20.34 mg/kg), Ni (1.37-42.50mg/kg), Cu (1.21-58.84 mg/kg) and Zn (11.69-219.22 mg/kg). Furthermore, the aquafarming zone was significantly more polluted than the non-aquafarming zone, and cluster analysis suggested additional sources of heavy metal input in the aquafarming zone. As, Cr, Cu, Ni, Pb and Zn were mainly present in the non-bioavailable residual form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whereas Cd was predominantly in the highly mobile acid soluble and reducible fractions. The ecological risk of the polluted sediments stemmed mainly from Cd, and from As, Cu and Pb to less degrees. The highest potential risks occurred near the aquaculture base, indicating the need to control heavy metal inputs from aquafarming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88.
89.
Impacts of primary deforestation upon limestone slopes in northern Vancouver Island, British Columb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ffects of deforestation upon slopes in limestones and in volcanic rocks in the Benson River valley, northern Vancouver Island, have been investigated quantitatively. Postlogging soil erosion and vegetal regeneration success were assessed by measuring soil depth, percent bare rock and moss cover, and the numbers and diversity of trees, shrubs, and plants on 25 sampling sites, each containing ten measuring quadrats selected at random. Sixteen sites were on the Quatsino Formation, a well-karstified limestone, and nine on the Karmutsen Formation of basaltic lavas. Eight sites were of virgin forest, 16 were logged between 1970 and 1983, and one (on limestone) was logged in 1911. Both bedrock types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cutting. There was greater loss of soil and an increase in bare rock on the limestones. Erosion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burning on the limestones but not on the volcanics. Within-group comparisons on the limestones determined that steeper slopes and harder burned areas suffered the most and are slowest to regenerate. Volume of timber on the 1911 site was 19 percent of that in similar uncut forest sites. It appears that complete recovery on the barren limestone slopes will require at least some centuries.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