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77篇
  免费   31118篇
  国内免费   17574篇
测绘学   13365篇
大气科学   10908篇
地球物理   14283篇
地质学   46543篇
海洋学   14226篇
天文学   1373篇
综合类   5840篇
自然地理   9931篇
  2025年   142篇
  2024年   2543篇
  2023年   2939篇
  2022年   4716篇
  2021年   5560篇
  2020年   4659篇
  2019年   4984篇
  2018年   4517篇
  2017年   4323篇
  2016年   4595篇
  2015年   4980篇
  2014年   4792篇
  2013年   5807篇
  2012年   6118篇
  2011年   6148篇
  2010年   6073篇
  2009年   5662篇
  2008年   5876篇
  2007年   5404篇
  2006年   5401篇
  2005年   4428篇
  2004年   3250篇
  2003年   2458篇
  2002年   2478篇
  2001年   2238篇
  2000年   1856篇
  1999年   1088篇
  1998年   482篇
  1997年   432篇
  1996年   349篇
  1995年   266篇
  1994年   232篇
  1993年   215篇
  1992年   206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94篇
  1986年   95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62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39篇
  1965年   24篇
  1957年   24篇
  1954年   3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通用电子政务平台开发及其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俊 《测绘科学》2005,30(1):22-24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目前电子政务和"数字城市"的建设要求,提出了开发通用电子政务平台来快速构建各类城市管理部门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形成"数字城市"各专业应用的思路,并介绍经过多年开发和应用的通用电子政务平台NetOffice特点,最后以地房籍管理信息系统为例来阐述了电子政务平台在"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2.
张涛  王源  陈富龙  周伟  胡祺 《测绘通报》2019,(11):74-78,84
基于非局部滤波的SAR强度RC合成变化检测法对小图斑、线型地物等动态监测灵敏,且对数据获取无时空基线要求,在多云多雨城市地表要素变化检测中具备潜力。本文研究以多时相SAR强度RC合成图为数据源,提出一种基于色彩空间变换的变化图斑半自动提取方法,即通过色彩空间转换、训练样本选取、监督分类影像分割、变化区域提取4步骤,可实现基于SAR强度图的城市建设用地动态监测与图斑高效更新。选取南京河西新城与江北新区为示范,以最优参数配置(3特征向量与10样本类别)进行试验,实现了优于88%的建设用地查准率指标。  相似文献   
173.
杜方  吴江 《四川地震》2007,(1):14-20
本文系统清理并分析了西南划分的五个预报区[1]中的强震发生前的前兆震群和显著性地震特征。在西南划分的五个预报区中,各区域的前兆震群和显著地震存在共性特征,但又具有明显的区域个性。从共性特征上看,西南划分的五个预报区的前兆震群和显著性地震发生后1-2年可能发生强震,强震一般发生在前兆震群或显著性地震附近地区或相关联构造带上;川滇往往是块体内部构造较复杂的区域,发生的强震会有前兆震群或显著性地震发生。从个性特征上看,西南划分的五个预报区的前兆震群和显著性地震发生与西南地区的地震地质构造具有一定关系,也就是说特殊的构造使得各区域的前兆震群和显著性地震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4.
CT值是医学CT重建图像的一个必备要素,在某些场合下已成为医生诊断疾病的辅助工具,比如骨密度测量、图像分割与识别等。本文介绍一种锥束CT的CT值转换方法。借助Sedentex CT模体,分别获得5种材料的标称CT值和锥束CT衰减系数重建值,并经线性拟合,建立起标称CT值和衰减系数重建值之间的转换方程。最后,分析对比度噪声比和图像灰度值均匀性偏差在CT值转换后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5.
Illustration All the data in this catalog are chosen from the ″Preliminary Seismological Report of Chi-nese Seismic Stations″ (Its abbreviation is ″Monthly Report″). The catalog includes the events of M≥4.7 in and near China and M≥6 all over the world. The ″Monthly Report″ is monthly compiled by the Ninth Section of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The origin times of earthquakes in the catalog adopt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UTC) in accordance with…  相似文献   
176.
获取了22景IW模式的Sentinel-1A/B数据,分别采用PS-InSAR和SBAS-InSAR两种时序技术得到了沧州地区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地表平均沉降速率及累计沉降量。经分析,两种时序监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结果表明:献县、沧县、沧州市区地面表现为回升趋势;青县、沧县东部、南皮县西部、东光县等地区地面沉降量较大,其中东光县何庄村累计下沉量达47 mm,而引起这些区域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为农业生产等带来的地下水开采。本文对基于Sentinel-1A/B SAR数据的时序分析方法在城市沉降监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为有关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77.
The Helan Mountain, an intraplate deformation belt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portion of the China North-South seismic belt, and at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the Ordos Block. The Cenozoic deformation history of the Helan Mountain is characterized by extension along the eastern Helan Mountain fault (EHSF), resulting in the exhumation and uplift of the Helan Mountain, relative to the rifting of the adjacent Yinchuan Basin. Here we present new apatite fission track (AFT) data from several transects adjacent to the EHSF in the central and northern Helan Mountain. AFT ages from the northern Helan Mountain (Dawukou and Zhengyiguan transects) range from 10 Ma to 89 Ma, whereas AFT ages from the southern Helan Mountain (Suyukou transect) are greater than 71 Ma. The AFT data analysis reveals initiation of rapid uplift and exhumation of the Helan Mountain at 10–12 Ma. Additionally, a plot of the AFT ages versus their mean track length shows a distinctive "boomerang" pattern indicating that the Helan Mountain experienced a discrete phase of accelerated exhumation beginning at 10-12 Ma. Spatially, AFT samples systematically increase in age away from the EHSF and are consistent with late Cenozoic exhumation that was slow in the southwestern Helan Mountain and rapid in the northeastern Helan Mountain, as well more rapid adjacent to the EHSF and slower away from the EHSF. Obviousl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te Cenozoic exhumation indicates that normal faulting of the EHSF is related to southwestward tilting and rapid exhumation of the Helan Mountain beginning at 10–12 Ma. The uplift and exhumation of the Helan Mountain was a response to the intensive extension of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the Ordos Block in the late Cenozoic; this occurred under a regional extensional stress field oriented NW-SE along the Yinchuan-Jilantai-Hetao and the Weihe-Shanxi graben systems adjacent to the Ordos Block.  相似文献   
178.
文章从系统架构设计、系统网络结构、软件系统框架及软件部署、电磁辐射观测台网组成、台网中心软件系统的研发及主要功能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山西地震电磁辐射台网中心系统"的搭建技术。通过系统的运行,可对全省电磁辐射观测台站实现统一规范化管理、数据共享、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179.
地下岩溶的发育影响着地面基础工程的安全使用,所以,我们要对岩溶地区发育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该地区地面建筑的安全。溶洞的空间赋存状态一般是不规则的三维地质体,它的发育与地下水系及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有紧密联系,造成溶洞的洞室可能含有高阻或低阻填充物,导致溶洞与围岩之间存在物性差异。高密度电阻率法正是利用物...  相似文献   
180.
不同深度处的含水介质温度时序资料振幅比或相位滞后能用来计算地下水垂向流速,典型的解析模型是Hatch模型。为了评价Hatch模型的参数灵敏度,采用局部灵敏度分析方法确定该模型的主要影响因子及相关参数与模型响应的依存关系,再由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评价参数共同作用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Hatch模型精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测点距离(Δz),其次是介质比热容(ρscs)和有效孔隙度(ne),而基准热传导系数(λ0)和热弥散度(β)的影响甚微。基准热传导系数和热弥散度与计算流速呈负相关,其余参数则与之呈正相关。因此在实践中,需保证测点距离的准确性,而对基准热传导系数和热弥散度可取经验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