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74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GPS连续站水平分量时间序列共模误差识别的欧拉-小波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先验误差、欧拉法、小波方法及地壳形变分析的特点,探讨了共模误差的识别与消减处理模式,对于不同情况给出不同的处理方案,可最大程度地消减共模误差.  相似文献   
82.
库区崩塌落石以直接打击和涌浪的形式威胁航道安全。三维流体力学与固体力学耦合分析崩塌落石产生的涌浪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方向。以三峡库区巫峡剪刀峰河道为例,利用Flow-3D首次建立了一个k-ε湍流模型和GMO碰撞模型的流固耦合模型,假定的落石体积为1.2×104 m3。流固耦合分析结果显示:运动物体在陆地斜坡上进行弹跳、翻滚、滑动;进入水体后,其运动受水体严重影响,运动物体将一部分能量传递给水体,能量传递率约为6.54%;水体获得了能量,最大涌浪达到10 m,但衰减很快,至河道中心线时浪高2.4 m,至对岸边浪高为0.89 m。根据涌浪高度大小进行了航道预警分区,建议将预警区北航道线南移350 m左右,航道内涌浪风险将大大降低,航道安全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3.
三峡库区边坡结构及失稳模式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0,他引:22  
随着三峡库区移民迁建工程的实施,移民城市与集镇建设和路桥工程施工形成了大量人工高边坡。据统计,移民迁建区已形成的高边坡多达3000余处,由于地质条件复杂,90%的边坡安全性达不到要求,对移民工程构成严重威胁。与我国其他地区不同,三峡移民区的边坡顶部、下部,甚至边坡中部大都要修建建筑物,因此,在治理边坡的同时,往往要考虑采用退层建筑方式利用边坡的问题,同时,三峡库区的城市功能以旅游开发为主,结合边坡整治来实施绿色工程和开发旅游资源非常重要。为了尽可能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移民工程往往是依山就势,一般都采用前挡后挖的模式进行场平。本文系统研究了三峡库区边坡结构类型,划分为顺层边坡、平缓软硬岩层互层边坡、滑崩堆积体边坡、溶塌角砾岩边坡、层状碎裂岩体边坡等,并对典型边坡开挖前后变形破坏过程进行了研究。结合三峡移民迁建工程,介绍了基于防护的边坡利用技术,并进行了示范。  相似文献   
84.
汪跃平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161-163,16
以《安徽省地图集》编制为例,阐述了地图集编制应用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从文学和艺术的角度对地图集的创作手法做了描述,对《安徽省地图集》编制过程中创新型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对省级行政区域地图集的编制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5.
Crustal Deformation Monitoring Center, China Seismological Bureau, Tianjin 300180, China Crustal deformation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North China associated with Zhangbei earthquake is analyzed using GPS data collected during 1992, 1996 and 1999, precise re-leveling data collected during 1992, 1998 and 2000, and INSAR result (September 22, 1997~May 6, 1998). The results indicate: ① The vertical deformation is not remarkable since 1992. The vertical crustal deformation in the central and northern part of North China in recent 10 years is of inheritance. The scope of the significant deformation is 15km×15km with a magnitude of 250mm when the event occurred. ② The horizontal deformation is not remarkable in any unit of North China. ③ Before and after the event (1992~1996 and 1996~1999), there is kinematic change of horizontal motion between different units. The activity mode along Yinshan tectonic zone changed from relative static state to left-lateral strike slip; The dominant extensional movement along Shanxi rift zone changed to right-lateral strike slip; Yanshan tectonic zone changed from left-lateral strike-slip with extension to left-lateral strike slip; Yanshan-Hebei transitional zone formed before the event disappeared after the event. ④ The scale of the deform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hysical property of media and geological structure environment. Further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① Zhangbei earthquake does not mean that the earthquake activity begins to be strengthened in North China; ② The crustal movement is normal at present; ③ Next stronger earthquake in North China might be located in Yanshan tectonic zone, especially at its both ends, and Shanxi tectonic zone.  相似文献   
86.
三峡工程库区移民迁建区地质灾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殷跃平 《地质通报》2002,21(12):876-880
三峡工程移民总人口达120万人,移民迁建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容量极为有限,人地关系紧张,移民安置难度大。本文将三峡工程移民迁建区地质工作归结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地质工作的阶段性、地质认识的局限性、地质问题的长期性4个方面,并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临测预警工程的建设内容和运行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将按照“中央领导,分省负责,县为基础”的方针,在群测群防体系和专业技术体系相结合的基础上,以国家、省市和县区3级地质环境监测站为依托,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群测群防手段,对库区以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进行分批分级监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将分4个阶段实施。最后,就三峡工程移民迁建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7.
为了从整体上(较大尺度)跟踪区域应变场的时空变化,并更客观地描述区域运动场,文中在区域无旋转的基础上使用了以提取中低频应变信息为主的连续非线性应变模型。根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位于川滇地区GPS测站所产生的复测资料(1999年~2001年~2004年),以1999年~2001年的运动为基本参考(阶段性形变背景),从2001年和2004年两期资料中分离出了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对其产生的主要影响量。结果表明:①昆仑山8.1级地震对川滇地区产生了可识别的影响,且形变的方式与形变背景既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一定差异;②震前运动场非常有序;震后的位移场有序与杂乱并存,GPS测站的位移量一般为数毫米;③震前的主应变场基本为近东西向显张性、南北向显压性,且以张性为优势;震后四川地区基本上为东西向压、南北向张,且以压性为优势,云南地区北东向张、北西向压,且以张性为优势;④震前面应变以膨胀为主,收缩区基本位于川滇块体的东界及附近地区;震后四川地区为面收缩地区(越往北越大),南部为面膨胀地区。从整体上看,昆仑山8.1级地震对川滇地区能量的积累有积极作用,重点应注意西昌-东川段及附近地区。  相似文献   
88.
The Third World Landslide Forum,Beijing, 2014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89.
印尼地震对我国川滇地区地壳水平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2005年1~2月用GPS技术对中国川滇地区及中国南部进行了精密流动与连续监测,综合利用1999年、2001年和2004年的数据及GPS处理技术获取了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地震(Ms8.7)对监测区所产生的同震水平位移场。由水平位移图可知,此次地震对川滇地区及其以东及中国南部地区的影响是显著的,其特征为对四川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数值为数毫米,优势位移方向为西;对云南地区的影响较大,数值一般为10~20mm,变化趋势为“北小南大”,优势位移方向为西南。应变分析表明,此次地震对该区造成的区域应变非常突出,并且占主导地位,南北方向表现为整体拉伸,东西方向为“北张南压”,面应变除南缘为收缩外几乎整个区域为面膨胀,并呈现“北大南小”的变化特征,最大剪应变则恰好相反。由此反映的相对位移在该区南北端的差别接近20mm,与背景应变场的结果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另由拉萨、昆明和广州等连续监测站的结果可知,西藏地区没有受到显著的影响,西沙群岛和海南地区向西南位移了大约20mm,云南地区向西南位移了大约12mm,泸州及福建沿海地区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90.
立足于盆地的地貌和几何特性,设计了一种DEM数据中的盆地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以盆地的几何特征为中心建立盆周对盆心的闭合度描述模型,在海拔高度和地势起伏度为参数的地貌聚类划分基础上提取平原地貌区,测算周围山地对它的包围闭合度;再结合盆地面积、盆周盆心高差等特征识别盆地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正确提取我国三大地貌阶梯上的各类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