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3篇
  免费   1086篇
  国内免费   1289篇
测绘学   420篇
大气科学   1162篇
地球物理   1554篇
地质学   2817篇
海洋学   633篇
天文学   159篇
综合类   602篇
自然地理   63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322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8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震中迁移与前兆穴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5年5月,在昆明举行了西南地震工作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作者在会上宣读了震中迁移与前兆穴位的论文。本文就是在这篇论文的基础上写出的。我们发现在过去震中迁移的始发点上的前兆手段一旦观测到短临异常,则台址附近有震或历史上震中迁移所至之处有震(误差约60公里)。另外过去地震幕的开幕点上的前兆也具有类似的情况。我们称震中迁移始发点为震迁穴,称开幕点为开幕穴。为了理解上述现象,我们可把震中迁移广义化为构造事件的迁移。这种构造事件速度快者为地震,次快者不发射地震波,但可引起其他前兆。据此可把甲地向乙地的构造事件迁移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快速事件(地震)→快速事件(地震) 2.次快速事件(前兆)→快速事件(地震) 3.地震(快速事件)→次快速事件(后效) 如果一个迁移带上已表现过第一种情况,则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也可能表现。其中第二种情况具有前兆定向预报的意义,是本文讨论的重。对于震迁穴上的前兆为什么属于短临前兆的问题,我们可用立交模式和调制模式相结合来解释。从调制模式的角度来看,地震迁移始发点和开幕点一旦呈现后,若历时又不很长,则它们是容易被调制的地点(简称易调点)。易调点被外因调制后可触发下岩石圈中的蠕滑断层传播,从而引起其他地段的大震发生。我们认为前兆穴位可分两种:一种为静态穴位,如由构造条件和台址条件决定的穴位;另一种是动态穴位,如由地震活动图象决定的穴位。本文还提出了构交穴、库渗穴、震后穴、垂烈穴和址良穴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上讨论的是用前兆资料结合历史上震中迁移资料预报地震的方法。这只是预报方案之一。另一方案是前兆观测点附近有震,其发震日期仍按调制公式计算,其震级可按前兆范围半径R与震级M的关系式计算。从组合模式出发,作者和秦保燕得出以下公式: 若取近似式,则为: logR=0.5M-1.4 式中R以公里为单位。如用单台前兆资料,则不同的R相应不同的震级。  相似文献   
862.
本文以汶川地震地表形变带的实地测量数据为基础,结合沿实测地震地表变形剖面建筑物破坏情况的调查与测量,分析了不同地震地表变形类型及其建筑物破坏特征,定量化地讨论了地表变形梯度与建筑物破坏程度间的关系。提出无论地震地表变形表现为何种类型的断层陡坎,地表破裂、强变形局部化在宽10~30m的地表破裂带内;建筑物受损情况最直接的影响是建筑物所处地点的地表变形梯度,地表变形梯度大于0.1的地段,建筑物均完全被摧毁;地表变形梯度在0.07~0.1间的地段,建筑物遭受严重损坏,产生倾斜及强烈变形等;地表变形梯度在0.03~0.07之间的地段,建筑物可能受到中度损坏,产生倾斜及变形等,具有抗震设防能力的构建筑物一般不会倒塌;地表变形梯度小于0.03的地段具有抗震设防能力的构建筑物一般只会受到轻的损坏或基本完好。  相似文献   
863.
864.
基于脉冲响应数据的ARMA法建模以及模态参数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基于脉冲响应数据的ARMA法建模以及模态参数识别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单位脉冲响应函数与ARMA模型G reen函数等价的特点,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来估计系统响应的自相关系数,然后建立推广的Yu le-W alker方程以求得ARMA模型自回归系数并进行参数识别。最后通过算例,对一个模拟系统进行了参数识别,对采样频率、识别精度、模型阶数之间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65.
印尼8.7级巨震后云南地震活动的频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发生了8.7级巨震,3月29日在距8.7级地震破裂区东南160km又发生了一次8.5级地震。8.7级地震发生后,余震向震中以北扩展达千米以上。如此剧烈的能量释放,对我国的地震活动有何影响是令人关注的,但清晰解答这个问题并非易事,主要原因是,一个地区的大地震发生后如何影响另一个地区地震活动的机制目前我们并不清楚。这个机制可能很复杂,涉及到应力在地壳和地幔内的传播、积累,以及与地质构造等的关系。因此,仅从时间尺度上判定一个地区的大地震对另一个地区地震活动是否有影响在认识上就存在分歧。例如,是一个地区的大地震发生后的波动在传播到另一个地区时直接触发的地震活动才被看作是影响?还是由于一个地区的大地震发生后的应力释放和调整影响到另一个地区的地震活动才被看作是影响?显然,这两方面的影响在时间尺度上存在差异。8.7级地震发生后不到20分钟,在我国云南的宾川发生了4.6级地震,其发震时间也是8.7级地震的面波到达该地区的时间(李刚等,2005);  相似文献   
866.
广西及邻区中等地震前地震活动参数时间扫描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广西及邻区中等地震前7种地震活动性参数的时间扫描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分析可以提取中等地震前的异常信息,在中等地震前异常明显,对广西及邻区未来中强地震的震情分析有一定的预报意义。  相似文献   
867.
异形柱框架结构是1种新型节能住宅结构,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采用反应谱方法,从异形柱与矩形柱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和位移着手,研究2种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出了异形柱的抗震性能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868.
遥感技术在防震减灾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组织救灾和震后重建,快速地获取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破坏范围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遥感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宏观性、时效性、经济高效性使其被广泛应用于防震减灾事业中。本文简单介绍了遥感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防震减灾领域中的应用历史及现状。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较系统地阐述了遥感技术在地震防灾方面的应用及展望。  相似文献   
869.
灰色系统GM模型在地下水动态异常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郭德科 《地震研究》1996,19(1):58-64
本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模型对地下水动态资料进行了异常识别,发现在1981年河北宁晋MS5.8级地震、1983年荷泽MS5.9级地震、1985年河北任县MS5.0级地震前,有明显的异常显示,通过选择不同建模数据个数及外推个数,发现对豫01井五日均值资料建模处理,选择2个月的数据10天滑动逐次建模识别的异常较清楚。同时对所建模型的精度进行了分析,证明该方法在本区豫01井、鲁05井资料处理及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870.
冯德益 《华南地震》1996,16(4):1-10
利用反映震级-频度关系的参量C值,η值,b值和b值谱以及反映地震空间分布的森下指等研究了近海地震活动的一些主要特征,发现近海强震前地震活动性指标及图象的变化特征与陆地上强震前的特征存在一定差异;给出了新研究的可用于近海及滨海地区强震预报的短期和临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