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93篇
  免费   2416篇
  国内免费   3140篇
测绘学   951篇
大气科学   2853篇
地球物理   3214篇
地质学   6496篇
海洋学   1605篇
天文学   740篇
综合类   1247篇
自然地理   1543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633篇
  2021年   715篇
  2020年   579篇
  2019年   713篇
  2018年   676篇
  2017年   669篇
  2016年   765篇
  2015年   631篇
  2014年   793篇
  2013年   749篇
  2012年   709篇
  2011年   682篇
  2010年   775篇
  2009年   669篇
  2008年   634篇
  2007年   613篇
  2006年   499篇
  2005年   476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377篇
  2002年   368篇
  2001年   391篇
  2000年   392篇
  1999年   598篇
  1998年   501篇
  1997年   453篇
  1996年   472篇
  1995年   399篇
  1994年   346篇
  1993年   321篇
  1992年   264篇
  1991年   204篇
  1990年   169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135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6篇
  1958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Forecasting Monsoon Precipitation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t (AI) techniques for climate forecast. It pres ents a study on modelling the monsoon precipitation forecast by means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s). Using the historical data of the total amount of summer rainfall over the Delta Area of Yangtze River in China, three ANNs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forecast the monsoon precipitation in the corre sponding area one year, five-year, and ten-year forward respectively. Performances of the models have been validated using a 'new' data set that has not been exposed to the models during the processes of model development and test. The experiment results are promising, indicating that the proposed ANNs models have good quality in terms of the accuracy, stability and generalisation ability.  相似文献   
982.
作者的目的是分析地形对由于热力差异所引起的局地锋生现象和地转适应过程的影响.为此,分别用零位涡流和均匀位涡流来近似代替实际大气,并借助位涡、绝对动量、位温的守恒关系,就地形对适应锋生和适应过程中能量转换等问题进行了简单讨论。初始位温扰动的水平分布及其相对于地形的位置对适应锋生有重要影响。当初始热力扰动主要位于地形迎风坡山脚时,地形不利于锋面形成,这时要形成锋面不连续,初始位温梯度的水平变化必须非常显著;当初始热力扰动主要位于山顶附近时,地形促进流体运动的辐合,有利于锋面不连续的形成,这时即使初始位温梯度的水平变化不是很大,也可能会形成锋面;当初始热力扰动主要位于背风坡时,地形是否有利于锋面不连续的形成取决于流体的层结情况,如果流体的基本层结很弱,地形促进锋面不连续的形成,反之,地形不利于锋面不连续的形成,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在这两种情况下,地形引起的下沉增温效应的强弱是不同的。另外,地形对地转适应过程中动能和位能之间的能量转换率也有影响,与没有地形的情况相比,当初始热力差异显著区位于迎风坡时,能量转换率减小,当不平衡场位于背风坡时,能量转换率增加,原因是在迎风坡流体要克服重力作功,在背风坡重力对流体作正功。  相似文献   
983.
应用综合信息函数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形变观测点的空间非均匀分布和首都圈地区几次强震前形变场的变化规律,考虑各测点的不同地球物理性质,利用近20年来的形变资料,计算了首都圈及邻近地区1995年以来的综合信息函数值,动态地显示了在局部区域内中强地震前,形变异常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984.
天津及邻区1999~2000年地震震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使用的是天津市、河北省地震台的 P,Pn波初动方向资料 ,研究了 1 999~ 2 0 0 0年发生在天津及邻区的 4个地震的震源机制。其中 1 999年 8月 1 1日河北省大城县 ML 3.1地震发生在大城断裂上 ,震源机制解的节面 (走向 2 0 8°,倾角 54°,滑动角 1 2°)与大城断裂的走向一致。2 0 0 0年 1月 2 6日蓟县 ML 3.3地震发生在蓟县 -邦均断裂上 ,震源机制解的节面 (走向 2 85°,倾角 77°,滑动角 1 38°)与蓟县 -邦均断裂的走向一致。表明这两个断层在活动 ,这两个地震发生在多年来 (有感 )地震不多的地区 ,并且是发生在首都圈中部 ,应该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85.
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的地球物理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国内外有关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的实例,对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的主要地球物理方法进行了介绍。由于城市地区特殊的干扰环境,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需要对传统的技术方法进行必要的改进和调整。以提高探测方法的抗干扰能力,城市地球地震活断层探测应充分利用高分辨浅层地震勘探和人工地震测深精度高的优势,根据不同城市的地球物理特征,配合电法勘探、磁法勘探、重力勘探和天然地震观测等其他地球物理方法,通过对资料的综合分析和解释,提高探测结果的分辨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86.
盆地超压层段非幕式突破期的地热场模型数值解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星  吴冲龙等 《地球科学》2001,26(5):513-516
盆地超压层段的地热场模拟对超压成因研究及油气生成,排放机理分析有重要意义,但求解超压层段的热传递方程的数值解法至今仍没有被很好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超压流体速度场,由于超压流体发生幕式突破之前的排出速率极低,其速度场v=vxi vzk近似满足条件Эux/Эx Эuz/Эz=0,可将其近似地视为稳定的不可压缩的无源流体,利用这一条件及相应的边界压力条件,可使整个计算过程得到简化,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地热场模型有限元数值解法和模拟软件,能够实现对含油气盆地在幕式突破之前的超压层段地热场进行动态模拟。  相似文献   
987.
冲积沉积构型单元分析法——原理及其适用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对构型单元分析法原理和构型单元界面定义的回顾并结合对延长组的研究,发现构型单元分析法适用于以冲积作用为主要沉积物搬运方式的沉积地层。对岩性呈渐变过程、界面类型单一、界面级别难以确定、成岩改造强烈、同沉积变形发育以及底辟作用强烈的地层,不宜使用构型单元分析法。在河口湾、潮间带和河流三角洲前缘环境中形成的沉积体也不适合进行构型单元分析。  相似文献   
988.
新疆东昆仑阿其克库勒湖西缘地区蛇绿岩的确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疆东昆仑阿其克库勒湖西缘出露了一套超基性—基性岩。该蛇绿岩的野外地质、岩石学以及岩石化学特征表明它们是由变质橄榄岩和堆晶岩两大单元组成的蛇绿岩 ,是否存在蛇绿岩的其它单元值得进一步研究。同时 ,这些特征表明其与青海东昆仑清水泉蛇绿岩相似 ,指示它们可能为同一洋壳的残余。  相似文献   
989.
简述了喜马拉雅运动三大变形幕的运动学特征并分析了在楚雄地区的反映。在剥去喜马拉雅运动的改造、把攀西地堑系和滇中海槽复原到建造时的位置后(楚雄盆地视作相对原地的),以“盆”“山”耦合的思路重塑了古特提斯分支洋盆的演化及这些盆地的发育。川滇交界区尽管发生燕山运动,印支期建立起来的“盆”“山”耦合关系直至喜马拉雅运动才脱耦。分析了脱耦的各种表现及第四纪内继承的新构造运动对盆地保存和油气成藏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990.
皖南东至地区寒武系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皖南东至地区寒武系在地层分区上可以分为下扬子地层分区、过渡地层分区和江南地层分区,生物群上出现了两区特征分子和过渡区的混生现象,并处于台地与盆地交接部位。通过对分别位于台地、斜坡和盆地露头层序地层研究,将寒武纪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Ⅱ类沉积层序和二个Ⅰ类沉积层序,早寒武世的三个Ⅱ类沉积层序的陆架边缘体系域不发育;中寒武世晚期到晚寒武世的二个Ⅰ类沉积层序皆由低水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 组成三元结构。通过层序地层分析和沉积体系演化建立了相应的海平面变化曲线,自早寒武世早期本区海平面达到最高位和最大上升速率后,至寒武纪末研究区海平面总体处于下降过程,即海平面为累进式的缓慢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