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54篇
  免费   25910篇
  国内免费   17598篇
测绘学   12065篇
大气科学   9072篇
地球物理   11877篇
地质学   42203篇
海洋学   12065篇
天文学   731篇
综合类   5168篇
自然地理   8881篇
  2025年   51篇
  2024年   2272篇
  2023年   2523篇
  2022年   4328篇
  2021年   4989篇
  2020年   4146篇
  2019年   4716篇
  2018年   3947篇
  2017年   3794篇
  2016年   3959篇
  2015年   4477篇
  2014年   4272篇
  2013年   5132篇
  2012年   5776篇
  2011年   5606篇
  2010年   5649篇
  2009年   5246篇
  2008年   4997篇
  2007年   4769篇
  2006年   4654篇
  2005年   3763篇
  2004年   2759篇
  2003年   1971篇
  2002年   2083篇
  2001年   1950篇
  2000年   1544篇
  1999年   750篇
  1998年   271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61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17篇
  1979年   47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14篇
  1957年   22篇
  1954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cold surges in Inner Mongolia between 1960 and 2012 and their possible driving factors using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data from 121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Inner Mongolia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These data were analyzed utilizing a piecewise regression model, a Sen+Mann- Kendall model, and a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1) the frequency of single-station cold surges decreased in Inner Mongolia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with a linear tendency of -0.5 times/10a (-2.4 to 1.2 times/10a). Prior to 1991, a significant decreasing trend of -1.1 times/10a (-3.3 to 2.5 times/10a) was detected, while an increasing trend of 0.45 times/10a (-4.4 to 4.2 times/10a) was found after 1991. On a seasonal scale, the trend in spring cold surges was consistent with annual values, and the most obvious change in cold surges occurred during spring. Monthly cold surge frequency displayed a bimodal structure, and November witnessed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cold surge. (2) Spatially, the high incidence of cold surge is mainly observed in the northern and central parts of Inner Mongolia, with a higher occurrence observed in the northern than in the central part. Inter-decadal characteristic also revealed that high frequency and low frequency regions presented decreasing and increasing trends, respectively, between 1960 and 1990. High frequency regions expanded after the 1990s, and regions exhibiting high cold surge frequency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ulihe, Xiao’ergou, and Xi Ujimqin Banner. (3) On an annual scale, the cold surge was dominated by AO, NAO, CA, APVII, and CQ. However, seasonal differences in the driving forces of cold surges were detected. Winter cold surg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O, NAO, SHI, CA, TPI, APVII, CW, and IZ, indicating they were caused by multiple factors. Autumn cold surges were mainly affected by CA and IM, while spring cold surg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CA and APVII.  相似文献   
52.
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BAS)通过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实时播发导航卫星星历改正数和完好性参数,以提升用户定位精度和完好性.采用最小方差法解算GPS星历改正数,利用卡方统计进行改正数完好性检核,并依据星历改正数方差-协方差信息计算SBAS用户差分距离误差(us...  相似文献   
53.
北祁连榴辉岩相变沉积岩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平  张建新  于胜尧  孙刚 《地质学报》2009,83(11):1667-1686
在北祁连造山带中,出露典型的高压/低温变质岩石,前人对其中的低温榴辉岩已做过较多的研究,但对其中的变沉积岩研究涉及很少.本文展示了榴辉岩相变质沉积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方面的一些新的研究结果.变沉积岩含有榴辉岩相的矿物组合,峰期温压条件为t= 450~520℃,p=1.9~2.3 GPa,与相邻榴辉岩的温压条件一致.地球化学显示这些岩石的原岩为不成熟的沉积岩,可能形成于大陆边缘或大陆岛弧环境.变沉积岩中的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集中在1800 Ma左右和540~600 Ma之间,结合锆石Hf同位素特征,表明其原岩的碎屑来源既有周缘陆块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物质,又有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新生洋壳或增生物质.同时,这些数据也表明北祁连早古生代洋壳俯冲过程中发生了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剥蚀作用,即形成于上盘的沉积物(弧前盆地或增生楔)被构造作用运移到俯冲带中,并俯冲到60~70km深处,遭受榴辉岩相变质作用,然后折返到地表.  相似文献   
54.
在分析了区域人地关系系统基础上构建区域PRED系统,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进行了4方面改进:(1)基于人地关系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区域PRED系统模型,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各子系统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整合。(2)在自然资源子系统中加入了林业用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两个重要指标,在环境资源子系统中加入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并在社会资源了系统中加入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这一指标。(3)提出了加权平方平均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2000-2014 年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4)结合脱钩理论对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得出评价结果更符合资源匹配度较差地区的实际情况;新疆各要素相对资源承载力平均水平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平均自然资源承载力、平均综合承载力、平均环境资源承载力、平均社会资源承载力、平均经济资源承载力。研究期间一直处于富余状态,自然资源优势相对突出,但是环境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劣势也很明显,新疆综合承载力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要素的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55.
西安地铁施工诱发地表沉降及对城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才辉  李宁 《岩土力学》2011,32(Z1):538-0544
以西安地铁2号线为背景,利用3种预测公式对实测地表沉降值进行拟合,得到了沉降槽形态参数。利用拟合参数,借鉴“刚度修正法”原理对地铁下穿城墙施工诱发其基础的沉降进行预测,并建立城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城墙所能承受的极限变形能力和承载力进行量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Peck公式能较好地描述地表沉降特征;考虑后期蠕变和固结作用,盾构施工所诱发的城墙基础最大沉降量不得超过20 mm,期望对后期地铁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及其对建筑物的响应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6.
城市多媒体电子地图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多媒体电子地图系统的建立,可为政府机构、公司企业及社会公众提供信息丰富、图文并茂的可视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对城市的招商引资、城市旅游、企业宣传等均起到积极的作用。以吉林市多媒体电子地图系统的研制与开发为例,详细探讨了有关城市多媒体电子地图系统的研制与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57.
海洋红藻多管藻内生真菌EN-22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采自广西涠州岛近海多管藻(Poiysiphonia urceolata)分离到的一株内生真菌EN-22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PTLC)以及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该菌发酵液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通过一维、二维核磁共振技术、质谱技术等鉴定了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4-(4-喹啉)-4-羟基-2-丁酮(1),3-羟基-3-(2-氧丙基)吲哚-2-酮(2),3-吲哚乙醇(3),3-吲哚甲酸(4),2-羟基-3-吲哚丙酸(5),2-酮-3-吲哚乙醇(6),3,3-二吲哚-2-羟基-丙醇(7),β-咔啉(8),尿嘧啶(9),环-(S-脯氨酸-S-异亮氨酸)(10),(22E,24R)-3β,5α,9α-三羟基麦角甾-7,22-二烯-6-酮(11),(22E,24R)-5α,6α-环氧麦角甾-8,22-二烯-3β,7α-二醇(12),5α,6α-环氧-24(R)-甲基胆甾-7,22-二烯-3β-醇(13),胡萝卜苷(14),过氧化麦角甾醇(15);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天然产物,并首次报道化合物1的碳谱数据.  相似文献   
58.
以Landsat5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研究水面积比例和地表温度的关系,发现水面积比例和地表温度存在较高的线性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72;进一步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对比河流两岸不同距离内的城市用地温度,揭示了水体缓解城市内部热环境效应的有效范围,定量探讨了河流宽度差异引起的缓解差异.结果表明,河流对城市热环境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有效范围约200 m左右,河流越宽,缓解能力相对越强.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不典型卵巢畸胎瘤的CT表现。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T检查呈不典型表现的卵巢畸胎瘤50例,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50例中,均发生于单侧卵巢,右侧27例、左侧23例。大小范围为1.1~12.8am。形状呈类圆形43例、分叶状5例、不规则形2例。囊性或以囊性为主45例、实性5例。根据肿瘤CT表现与病理特征分:囊肿型38例(偏低密度囊肿型12例,高密度囊肿型9例,厚壁囊肿型9例,薄壁囊肿型8例)、无壁全脂肪型3例、实性型5例和混合肿瘤型4例。结论:有些不典型畸胎瘤也具有一定的CT特点,熟悉其CT征象及病理基础有利于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0.
地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金矿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金的地电化学成晕机制的研究,利用地电化学法在东北大兴安岭森林覆盖区虎拉林金矿和澳大利亚第四纪厚层覆盖区Challenger金矿进行可行性找矿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在上述已知矿区的剖面上均测出了清晰的地电化学异常,表明利用地电化学法在上述地区寻找的隐伏金矿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对两矿区外围及深部进行了找矿预测,发现4个有利的成矿靶区,经工程验证发现2个金矿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