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76篇 |
免费 | 2357篇 |
国内免费 | 332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44篇 |
大气科学 | 2833篇 |
地球物理 | 3216篇 |
地质学 | 6649篇 |
海洋学 | 1491篇 |
天文学 | 626篇 |
综合类 | 1205篇 |
自然地理 | 14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6篇 |
2023年 | 280篇 |
2022年 | 678篇 |
2021年 | 727篇 |
2020年 | 592篇 |
2019年 | 672篇 |
2018年 | 770篇 |
2017年 | 711篇 |
2016年 | 792篇 |
2015年 | 658篇 |
2014年 | 782篇 |
2013年 | 780篇 |
2012年 | 695篇 |
2011年 | 686篇 |
2010年 | 713篇 |
2009年 | 681篇 |
2008年 | 677篇 |
2007年 | 603篇 |
2006年 | 506篇 |
2005年 | 450篇 |
2004年 | 342篇 |
2003年 | 369篇 |
2002年 | 402篇 |
2001年 | 366篇 |
2000年 | 397篇 |
1999年 | 557篇 |
1998年 | 485篇 |
1997年 | 470篇 |
1996年 | 423篇 |
1995年 | 358篇 |
1994年 | 311篇 |
1993年 | 253篇 |
1992年 | 222篇 |
1991年 | 162篇 |
1990年 | 113篇 |
1989年 | 126篇 |
1988年 | 117篇 |
1987年 | 71篇 |
1986年 | 60篇 |
1985年 | 50篇 |
1984年 | 32篇 |
1983年 | 29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18篇 |
1980年 | 25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7篇 |
1977年 | 4篇 |
1958年 | 14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51.
金堆城钼矿石的物质组成及钼、铜、铅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堆城钼业公司是我国重要的钼业基地,选矿产品质量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还有差距,存在质量不稳定的因素,如1997~1998年间,钼精矿中铜、铅杂质含量超标,影响了产品的销售;钼回收率较低,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因此,开展钼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现采矿石的物质组成,钼、铜、铅的赋存状态、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等工艺矿物学特征,对于进一步优化选矿流程和工艺条件,提高产品质量是十分必要的。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取样点按100×100m的网度在采场各平盘掌子面的交叉点上布置,沿掌子面的坡底线取样,每个样点采集化学… 相似文献
352.
河北区域地震前兆台网6个地震台站配备DSQ型水管倾斜仪进行地倾斜观测,选取2009—2016年记录的观测数据,对水管倾斜仪两端点一致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台站水管倾斜仪同一分量2个端点的相关系数、方差及均值、潮汐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相关性较高,表征产出的数据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53.
High-resolution climate variability of southwest China during 57-70 ka reflected in a stalagmite δ18O record from Xinya Cav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TingYong Yuan DaoXian Li HongChun Yang Yan Wang JianLi Wang XinYa Li JunYun Qin JiaMing Zhang MeiLiang Lin YuShi 《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2007,50(8):1202-1208
A 26-cm-long stalagmite (XY2) from Xinya Cave in northeastern Chongqing of China has been ICP-MS 230Th/U dated, showing a depositional hiatus at 2.3 cm depth from the top. The growth of the 2.3–26 cm interval determined by
four dates was between 57 ka and 70 ka, with a linear growth rate of 0.023 mm/a. We have analyzed 190 samples for δ
18O and δ
13C, mostly in the 2.3–26 cm part. The δ
18O and δ
13C values between 57 ka and 70 ka reveal decadal-to-centennial climatic variability during the glacial interval of Marine Isotope
Stage 4 (MIS4), exhibiting much higher resolution than that of the published Hulu and Dongge records during this interval.
Speleothem δ
18O in eastern China, including our study area can be used as a proxy of summer monsoon strength, with lighter values pointing
to stronger summer monsoon and higher precipitation, and vice versa. Two decreases in the δ
18O signature of XY2 record around 59.5 and 64.5 Ka are argued to correspond to the Dansgaard-Oeschger (D-O) events 17 and 18
respectively. The Heinrich event 6 (H6) can be identified in the record as a heavy δ
18O peak around 60 ka, indicating significant weakening of the monsoon in Chongqing during the cold period. The XY2 δ
18O record shows very rapid change toward to the interstadial condition of the D-O event, but more gradual change toward to
the cold stadial condition. This phenomenon found in the Greenland ice core records is rarely observed so clearly in previously
published speleothem records. According to SPECMAP δ
18O record, the glacial maximum of MIS 4 was around 64.5 ka with the boundary of MIS 3/4 around 60 ka. Unlike the marine record,
the speleothem record of XY2, China, exhibits much high frequency variations without an apparent glacial maximum during MIS
4. However, the timing of MIS 3/4 boundary seems to be around 60 ka when the H6 terminated, in agreement with the marine chronology.
The growth period of sample XY2 during glacial times probably reflects a local karstic routing of water, rather than having
climatic significance.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s. 40672165, 90511004, 40672202) and the Academician
Special Project of Chongqing Science Committee (Grant No. 2003-7835) 相似文献
354.
早侏罗世托阿尔期早期大洋缺氧事件(Toarcian Oceanic Anoxic Event,~183.8 Ma)是一次全球性的多幕式生物—环境事件,其在四川盆地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亦有显示。对采集自川东北地区大安寨段的鱼粪化石进行形态学描述和内含物分析,发现鱼粪化石中含有大量的磷质成分,多为未经消化的鱼骨化石,另有大量介壳类化石与有机质混杂在一起。据露头岩性和显微薄片特征认为: (1)粪化石呈螺旋状,生产该粪化石的鱼类为大型肉食性鱼类,其喜食小型鱼类和软体动物等,推测可能是肺鱼类(角齿鱼);(2)鱼粪化石形成于开放型淡水湖泊中的半深湖—深湖区,其中湖泊表层含氧量丰富,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构成了研究区早侏罗世托阿尔期大型湖泊生态系统,食物链较为复杂,而湖底为水动力条件较弱的还原环境。该研究成果可为早侏罗世托阿尔期大洋缺氧事件在湖泊中的沉积响应及生态影响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55.
356.
对济州岛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颗石进行研究,共发现40个种。根据对颗石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的结果,可将本区划为两个环境区、两个颗石组合。提出海流是控制本区颗石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57.
用于ENSO预测的一种广义典型混合回归模式及其预报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一种基于主分量典型相关分析(PC-CCA)的广义典型混合回归模式,用于建立NINO海区SST预报方案.该模式引入EEOF、PRESS准则和集成预报等技术思想,在优选物理因子,确定最佳模式参数的基础上,对NINO海区海温指数所作的超前1—4季度预报试验取得优良效果.试验表明,该模式方案性能稳定,其总体预报技术水平已达到美国NOAA/NWS/NCEP/气候诊断公报(CPC)所用同类模式水平.而本模式方案预报同类产品所需因子数远少于CPC方法。这就有可能为建立我国的ENSO业务监测系统提供有益的基础。 相似文献
358.
湖泊沉积物蓄积的磷在湖泊环境发生变化(如pH值、Eh改变)时,往往能释放到水体,形成湖泊内源释放,造成湖泊富营养化。因此了解湖泊沉积物磷的蓄积特征,对于湖泊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有重要意义。通过长江中游龙感湖不同部位钻孔的 210 Pb、沉积物磷和其他环境指标分析表明,近百年来东部湖区沉积速率明显大于西部湖区,北部湖区略大于南部湖区,人类活动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主要通过修建水库和闸坝,改变龙感湖水系结构,也改变了龙感湖的物源供给,因而西部湖区沉积速率略有放缓,东部湖区变化不明显。龙感湖沉积物磷的浓度空间上表现为东部高于西部,这与不同物源磷的背景值相关,时间序列上近百年来呈上升趋势,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上升趋势更为明显。在确定沉积物磷背景值的基础上,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磷的增加量表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类活动导致沉积物磷的增加量持续上升,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增加幅度更大,这一特征与人类活动的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359.
基于长春SLR站和武汉流动SLR站的6组观测数据,研究了卫星激光测距指向误差的分布特性,提出用遗传算法将观测样本数据分组后利用转台模型建模。结果表明:高度误差和方位误差具有规律性;模型输出的指向误差的残差不一定符合正态分布;遗传算法能提高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