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426篇
  免费   27181篇
  国内免费   18306篇
测绘学   7705篇
大气科学   19978篇
地球物理   23289篇
地质学   50296篇
海洋学   12667篇
天文学   4365篇
综合类   10135篇
自然地理   11478篇
  2025年   88篇
  2024年   1849篇
  2023年   2368篇
  2022年   4327篇
  2021年   5089篇
  2020年   4727篇
  2019年   4728篇
  2018年   5206篇
  2017年   4822篇
  2016年   5388篇
  2015年   4575篇
  2014年   5545篇
  2013年   5482篇
  2012年   5221篇
  2011年   5527篇
  2010年   5541篇
  2009年   5413篇
  2008年   5019篇
  2007年   4757篇
  2006年   3945篇
  2005年   3723篇
  2004年   2847篇
  2003年   2765篇
  2002年   2763篇
  2001年   2768篇
  2000年   3107篇
  1999年   4346篇
  1998年   3707篇
  1997年   3680篇
  1996年   3324篇
  1995年   2929篇
  1994年   2588篇
  1993年   2371篇
  1992年   1938篇
  1991年   1443篇
  1990年   1080篇
  1989年   1040篇
  1988年   911篇
  1987年   620篇
  1986年   516篇
  1985年   378篇
  1984年   299篇
  1983年   242篇
  1982年   210篇
  1981年   156篇
  1980年   148篇
  1979年   104篇
  1978年   52篇
  1977年   38篇
  1958年   6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滇西菲红超基性岩风化壳铂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在世界不同地区进行了风化过程中铂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作为中国西南部的第一个实例,本文研究了云南西部菲红超基性岩体上发育的红土风化剖面。矿物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证明该风化壳是超基性岩风化的结果。文中详细讨论了风化壳的地质、矿物学、红土化和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风化壳的红土化程度不高,仍处于红色粘土阶段;风化壳上部的表层土壤带和铁质粘土带中铂族元素总量至少富集了3.57-7.87倍,其中Ru和Pd的富集程度较大,Ir的富集程度中等,Pt和Rh的富集程度较小,使得铂族元素的配分模式由基岩的Pt富集型转变为风化壳的Ru-Pt富集型,证明红土化过程中铂族元素发生了分异。  相似文献   
962.
戴惠新  王春秀 《矿物学报》2001,21(3):467-469
KN系列污水处理剂对不同污水采用多孔、层状非金属矿经活化复配而成,不仅对难降解有机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也可用于易生物降解废水,并且价格低,相关工艺具有占地少、投资省、运转费用低的特点。所产生的污泥脱水性能好,并可无害化最终处理,不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963.
青田山口叶蜡石传压介质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青田山口叶蜡石作为超高压高温合成金刚石的传压介质,分析了其主要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对青田山叶蜡石粉压块粒度效应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该传压介质的粒度组成。超高压高温人造金刚石试验表明,青田山口叶蜡石的传压介质理想,金刚石合成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64.
煤岩构造变形与动力变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岩是一种对温度、压力等地质环境因素十分敏感的有机岩,地质演化过程中的各种构造-热事件必然导致煤岩发生一系列物理与化学结构的变化,并形成不同类型的构造煤。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煤岩不仅发生脆性和韧性变形,而且还产生不同程度的动力变质作用。因而,关于煤岩构造变形与动力变质作用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在煤层气资源评价以及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文中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构造煤系列Ro,max、XRD和NMR(CP/MAS+TOSS)等测试和实验方法的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了煤岩不同构造变形和动力变质特征,进一步探讨了构造应力下煤岩动力变质作用的机理。研究成果表明,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煤岩脆性变形主要是通过破裂面上快速机械摩擦转化为热能而引起煤岩化学结构与其成分的改变;而韧性变形煤主要是通过局部区域应变能的积累而引起煤岩化学结构的破坏,从而发生不同机制的动力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965.
许玲  鲁港  赵辉 《探矿工程》2008,35(5):1-4
圆柱螺线法是井眼轨迹计算中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在实钻轨迹监控、中靶分析和预测、井身质量评价等实际问题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但是当井段2个端点的井斜角之差或者方位角之差等于零时,圆柱螺线法坐标计算公式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才能正常计算;在井斜角之差或者方位角之差很小时,坐标计算会出现较大误差.对圆柱螺线法坐标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用一组计算公式统一处理井斜角之差或者方位角之差等于零和不等于零的情况,提高了坐标的数值计算的精度和稳定性.对圆柱螺线型井眼轨迹的平均井眼曲率的数值计算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使用高斯型数值积分公式计  相似文献   
966.
In most real-world hydrogeologic situations, natural heterogeneity and measurement errors introduce major sources of uncertainty in the solution of the inverse problem. The Bayesian Maximum Entropy (BME) method of modern geostatistics offers an efficient solution to the inverse problem by first assimilating various physical knowledge bases (hydrologic laws, water table elevation data, uncertain hydraulic resistivity measurements, etc.) and then producing robust estimates of the subsurface variables across space. We present specific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the BME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solve an inverse problem involving Darcys law for subsurface flow. We illustrate one of these methods in the case of a synthetic one-dimensional case study concerned with the estimation of hydraulic resistivity conditioned on soft data and hydraulic head measurements. The BME framework processes the physical knowledge contained in Darcys law and generates accurate estimates of hydraulic resistivity across space. The optimal distribution of hard and soft data needed to minimize the associated estimation error at a specified sampling cost is determined.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grants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s (Grant no. 5 P42 ES05948 and P30ES10126),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Grant no. 60-00RFQ041), the Army Research Office (Grant no. DAAG55-98-1-0289),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under Agreement No. DMS-0112069.  相似文献   
967.
付虹  王世芹 《地震研究》1994,17(4):350-354
本文通过对1992年4月23日缅甸6.7、6.9级地震前近场区异常研究,发现该地震在澜沧、耿马地震后,中小地震区域活动水平一直较高,表现为地震频度和应变释放一直较同,并形成了地震空区。震前3个月开始,震源区的频度增加,应变释放加速显著,近场区的短期前兆异常也较突出。笔者对这些特征进行了一定剖析。  相似文献   
968.
969.
利用甘肃遥测台网2013年7月22日至9月22日的震相观测报告,对2013年7月22日07时45分甘肃省岷县漳县交界Ms 6.6地震的地震序列进行双差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序列呈北西向分布,与临潭宕昌断裂的走向基本一致,地震分布长度约10 km.震源深度剖面显示断层面向西南倾斜,浅部倾角较陡,深部略缓,表现为“铲形”逆冲断层的特征.余震区存在一条向西南延伸的余震带,与发震断层相交成y字型,推测可能是逆冲推覆构造中常见的反冲断层.  相似文献   
970.
箱法在草地温室气体通量野外实验观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利用静态箱法采样,配以气相色谱仪法分析对草地N2O、CH4和CO2温室气体通量进行了较系统的现场测量,同时对箱体内外温度进行同步观测。在对野外原位观测实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静态箱法对草原土壤-植被系统的N2O、CH4和CO2通量测量的适用性和科学性,讨论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