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7篇
  免费   1079篇
  国内免费   1522篇
测绘学   455篇
大气科学   1044篇
地球物理   1298篇
地质学   2836篇
海洋学   718篇
天文学   316篇
综合类   472篇
自然地理   639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338篇
  2021年   358篇
  2020年   285篇
  2019年   368篇
  2018年   381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6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渤海湾北岸晚新生代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系不仅是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基础,也为古近纪沉积模式提供“将今论古”的依据。本文依据沉积物色度和粒度,以及沉积物岩性、结构和构造等,将渤海湾北岸TZ02孔划分了6个沉积组合、4个沉积阶段:1)2.10~3.22Ma,沉积组合Ⅰ和Ⅱ,湖盆填充期,发育湖相-泛滥平原相或湖相-曲流河相,该时期处于构造稳定期,干冷气候时期发育河流相、泛滥平原相,湿润气候时期发育湖泊相。2)1.33~2.10Ma,沉积组合Ⅲ,湖盆开始发育期,主要为浅湖相,仅有少量砂体,下部多有机质,上部多钙质淀积结核,指示了盆山之间的构造分异后,湖泊初始发育的特征。3)0.62~1.33Ma,沉积组合Ⅳ,湖盆扩张期,以湖相为主,多砂体,且有短期湖泊水位变浅和成陆过程;指示了盆山构造分异后,盆地加速沉降,湖盆扩张;山体隆起、河流下切,盆地中湖相砂体增多;此时TZ02孔附近为湖相中心,BG10孔为湖泊边缘。4)0~0.62Ma,沉积组合Ⅴ和Ⅵ,湖泊填充期,BG10孔为湖相的沉积中心,而TZ02孔为湖泊的边缘,接受滦河迁移摆动后的沉积物;中更新世后,构造沉降形成湖相,而间冰期发育海相,埋深0~22.5m的海相-河流相更直接地反映了末次冰消期海平面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2.
多坝沟金矿是近年来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发现的一处具有一定规模的金矿床,矿区内出露的英云闪长岩侵入闪长岩中,金矿体主要赋存在英云闪长岩体内部的构造蚀变带中。笔者对矿区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金矿石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闪长岩具有埃达克型花岗岩特征,英云闪长岩具有喜马拉雅型花岗岩特征,全岩δ18OV-SMOW‰为11.0‰~13.4‰。通过金矿石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具有多期峰值的变质年龄,206Pb/238U年龄值在422~1 284 Ma,这组年龄显示出闪长岩形成年龄为(497±13)Ma,英云闪长岩的形成年龄为(435.9±6.6)Ma,伴随构造热液活动的年龄,成矿年龄稍晚于英云闪长岩的年龄,矿区的2期岩浆活动与塔里木东南缘-阿尔金北缘早古生代2期主要成矿阶段一致,多坝沟金矿成矿阶段主要集中在第二阶段,表明在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寻找与早古生代形成的埃达克型和喜马拉雅型花岗岩有关金铜矿床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93.
杨刚  范源 《安徽地质》2007,17(4):295-297
鉴别古玉的真伪,传统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玉器的加工工艺、艺术风格(器型、文饰等)等时代特征来加以确认.然而,现代科技发展使古玉仿制已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仅凭经验难以做出有说服力的判断,需要借助科学仪器的帮助.本文通过对一兽面环的鉴定为例,用传统的宝石学测试,再经现代科学仪器、X射线衍射分析,经JCPDF检索,两者结合,最终得出了准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94.
在灰岩发育地区进行钻探作业时经常会遇到溶洞,给钻探带来不小的风险.为了减小钻探风险,可以采用探测深度大、对溶洞识别能力强的大地电磁测深法进行溶洞探测,确定钻孔的有利位置.本文以慈页1井的钻孔定位研究为例,通过在井场开展大地电磁测深工作,查明井场下方可能有溶洞发育的区域,最终确定了孔位的有利位置,在实际钻进过程中并未遇到溶洞发育段,说明通过大地电磁测深法布置的孔位合理,保证了钻探的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95.
金城关断层是兰州盆地北部边界的一条重要断层.野外地质调查和钻探资料证实,金城关断层断错在前寒武系变质岩和第三纪砂岩之间及早更新世砾岩之间,其活动时代为第四纪早期.沙井驿-白塔段和五一山段明确有断层存在,而青白石段和南坡坪段不存在断层,金城关断层的实际断层长度只有25km.  相似文献   
96.
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的双差算法在地震定位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致力于探讨在数字化地震监测大规模发展后,如何更好地将大量丰富的数字化波形信息应用到地震定位领域,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地震定位精度问题。笔者认为"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的双差定位算法"是一种比较有发展前景的方法,因此分别从基本理论、发展历程、台网实用化过程以及推广使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该技术在地震定位领域中的发展方向及推广使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7.
本文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一种新型双磙子FPS(Friction Pendu lum System)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对该系统进行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可将它归结为一个单自由度系统。应用非惯性系中质点系相对动能定理的微分形式可推导出该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它是一个非线性方程。在小角位移的情形下,可近似得到相应的无阻尼线性系统的固有频率,它与观测结果吻合。这一双磙子FPS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的建立有助于对该系统动力学行为的研究,对方程的直接求解可提高仿真设计中正问题计算的效率,为设计包含该系统的半主动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
剪切波分裂分析系统SAM(2007)——软件系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地震各向异性是一种普遍现象,利用剪切波分裂可以研究地壳介质的地震各向异性特性,这是地震学研究中的一个前沿课题。本文介绍了基于SAM(2003R)发展的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软件——SAM(2007)。SAM(2007)在保留原软件系统优点的基础上,修改和发展了新的功能,在资料预处理、数据分析和结果输出等方面都进行了更新或发展,增加了地震定位模块,使新的软件系统更适用于国内的区域地震台网或流动台网资料的处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99.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southeast Capital area of North China (38.5–39.85° N, 115.5–118.5° E). Shear-wave splitting parameters at 20 seismic stations are obtained by a systematic analysis method applied to data recorded by the Capital Area Seismograph Network (CASN) between the years 2002 and 2005. Although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results are observed, the average fast-wave polarization is N88.2° W ± 40.7° and the average normalized slow wave time delay is 3.55 ± 2.93 ms/km. The average polariz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gional maximum horizontal compressive stress and also with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ain derived from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measurements in North China. In spite of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faults around the array stations that likely introduce some amount of scatter in the shear-wave splitting measurements, site-dependent polarizations of fast shear wave are clearly observed: in the northern half of the study area, the polarizations at CASN stations show E–W direction, whereas in the southern half the polarizations exhibit a variety of possible azimuths, thus suggesting dissimilar stress field and tectonic frame in both areas. Comparing the splitting results with those previously obtained in the northwest part of the region, we find a difference in polarization of about 20° between the southeast and northwest parts of the Capital area; also, in the southeast Capital area the average time delay is smaller than in the northwest Capital area, thus making clear that the magnitude of crustal seismic anisotropy is not the same in the two zones. Being the shear-wave splitting polarizations in the southeast Capital area, which lies on the basin, clearly different from the observed polarizations in the northwest Capital area, where uplifts and basin converge, it is quite evident that the shear-wave splitting results are consequence of the tectonics and stress field affecting the two regions.  相似文献   
100.
随机性细胞自动机的地震模拟的动力学含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原  刘昭军 《中国地震》1995,11(1):8-14
结合随机的能量输入和确定的能量损耗,本文用随机性细胞自动机(CA)进行了地震事件的数字模拟,并对事件进行了能量分维和时间序列的多重分形分析。初步结果表明,大量事件的能量-频次的统计分布可能遵从最经典的Gutenberg—Richter关系.不同的初始能量分布和不同的能量传递准则都对模型的输出产生影响,b值与模型参数的设置密切相关,地震现象本质上的复杂性可能是随机性与确定性的统一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