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5篇
  免费   2290篇
  国内免费   3036篇
测绘学   1345篇
大气科学   2040篇
地球物理   2460篇
地质学   5316篇
海洋学   1612篇
天文学   423篇
综合类   1020篇
自然地理   1345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585篇
  2021年   636篇
  2020年   555篇
  2019年   729篇
  2018年   682篇
  2017年   631篇
  2016年   669篇
  2015年   729篇
  2014年   715篇
  2013年   828篇
  2012年   830篇
  2011年   785篇
  2010年   750篇
  2009年   738篇
  2008年   727篇
  2007年   692篇
  2006年   571篇
  2005年   462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327篇
  2001年   348篇
  2000年   281篇
  1999年   262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41.
Soils, rocks, altered rocks, hot and cold waters, and hot spring precipitates were sampled within and on the outskirts of geothermal fields in China. The contents of thirty trace elements in soils and rocks show that Hg, As, Sb, Bi, Li, Rb, Cs, Au, Ag, B, W, Sn, Pb, Zn, Mn, Ni and Co can serve as direct and indirect indicators for geothermal field exploration. Large amounts of data indicate that Hg, As and Sb are the best indicators of hot water sources. Altered rocks contain higher Hg, As, Sb, Bi and Be than unaltered rocks. Based on their abundances in hot water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following elements may be used as hydrochemical indicators of high-temperature hot-water geothermal systems: K+, Na+, Ca2+, Mg2+, SO2−4, HCO3, F, Cl, SiO2, HBO2, CO2, pH, total dissolved solids and hydrochemical types, as well as Hg, As, Sb, Be, Li, Rb and Cs. Modern precipitates associated with hot springs have high contents of Ba, Be, Fe, Ti, Hg, As, Sb and Bi. Using these geochemical data, the authors have had much success in locating hot water drill sites within geothermal fields. Case histories are described for five geothermal areas.  相似文献   
842.
袁复礼 《地球科学》1993,18(6):686-698
论述了冰期与间冰期的气候变化与海平面升降的关系以及冰期与间冰期的古地貌,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上海地面沉降之后的地质环境,并提出了控制地面沉降的5条建议。  相似文献   
843.
本文采用类比法和定量化方法对上海宝山区村镇民房震害损失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已有的和新建的民房提出抗震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44.
本文利用1951-1980年期间中国气温资料研究了1966-1976年间华北断块区地震幕活动与1960年2月-1977年1月气温异常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华北断块及其邻近地区1960年2月天气异常增温到1977年1月天气异常降温过程与地震幕活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相关联;1967年5月、1973年1月、1975年9月和1976年2月的气温异常与该地震幕中1969年7月18日渤海7.4、1975年2月4日海城7.3和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三次地震密切相关。2.气温异常时问和异常范围之间以及它们与地震能量之间都有较高的可信度,表明气温异常与地震幕之间有成因上的联系。3.从1960年2月气温异常开始到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发生时的16.5年可按0.618~N划分为18个时段,4次7.0级以上地震和5次气温异常发生的时间恰好位于某几个时间段上。  相似文献   
845.
大同—阳高Ms5.8级地震前S波分裂异常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北京白家疃台数字地震记录资料探讨了1989年10月19日大同一阳高Ms5.8级地震S波分裂异常变化,所用方法为极化矢量转向法,即偏振分析法。初步结果表明,这次地震前(约从1988年9月开始)曾出现过S波分裂异常。震前快S波偏振优势取向为北东向,符合华北地区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向和北北东向的特征。由此得到,在北京与大同之间,地壳中直立平行排列裂隙取向亦为这一方向。本文结果说明,利用近震(200km左右)数字化记录可发现较大地震前S波分裂异常现象,增大了把S波分裂法应用于地震预报的可行性。最后,对比了近震与S波窗口内S波偏振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846.
2011年日本MW9.0地震(简称日本地震)后沂沭断裂带及其两侧地区地震活动显著增强,研究日本地震对该地区地壳运动及地震潜势的影响十分必要.为此,本文通过112个连续GPS观测站获取了研究区高空间分辨率的日本地震同震形变场并得到如下认识:(1)8个定点地球物理观测的同震响应验证了本文同震形变场的可靠性;日本地震的东向拉张使研究区整体上处于张性同震应变状态,但存在局部挤压区域,其中莱州湾至海州湾的挤压条带穿过沂沭断裂带并对断裂带南北两段产生了不同的同震作用,对南段具有拉张作用,对北段产生挤压作用;(2)同震形变场在鲁东隆起和鲁西断块产生了显著的剪应变,地震b值显示上述区域的构造应力在日本地震后增强,因此同震形变场可能改变了这些区域的应力特征;(3)地震矩张量叠加分析显示,同震形变场短期内对鲁西断块、鲁东隆起区和沂沭断裂带南段累积了地震矩,可能有助于上述区域在日本地震以后的地震活动增强;日本地震对沂沭断裂带北段的地震矩具有释放作用,或许是该区域地震活动减弱的原因.  相似文献   
847.
本文通过综合地球物理资料,对上、中、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属性的研究,来分析内蒙古高原岩石圈的三维构造和物质运动。地体拼合属于岩石圈挤压力较小而作用期较长的造陆作用,以内蒙古中部地区为典型代表。此区域现今包括南阿穆尔- 兴安地体西南部和锡林浩特两个元古宙地体,以及形成于太古宙的华北克拉通地体。索伦山- 西拉木伦河断裂是锡林浩特和华北克拉通地体的缝合带。发生在二叠纪的锡林浩特和华北克拉通两个地体的碰撞拼合,造成古亚洲洋南支的封闭,同时也在两个地体之间,形成了索伦山- 西拉木伦缝合带和华北克拉通北缘俯冲带。古亚洲洋封闭后,华北克拉通地体继续向锡林浩特地体下方陆- 岛俯冲,形成了宽度为60~120 km的华北克拉通北缘俯冲带。此俯冲带地层向北倾斜,上地壳变形严重,岩石圈地幔破裂充水。锡林浩特地体在石炭纪处于南阿穆尔- 兴安地体南方古亚洲洋北支俯冲的岛弧带位置,在二叠纪和华北拼合时又处于华南克拉通北方古亚洲洋南支俯冲的岛弧带位置,幔源岩浆侵入频繁。在中生代拼合后又处于地壳转变为拉张的阶段,幔源岩浆侵入作用有增无减。由于幔源岩浆侵入作用时间长久,岩浆化学分异会更加彻底,锡林浩特地体及其周边地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848.
考察本世纪云南强烈地震与月相和白赤交角的关系。结果表明云南强震与月相的关系呈区带性的相关。中甸丽江带的强震大多发生在望;巧家宜良带多发生于朔和望;而大关马边带的强震则完全不发生在朔和望。另一结果显示:本世纪云南13次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中11次发生在月球白赤交角的极值年及其前后2a(年)中,尤以勐海、耿马、峨山特别明显。通海峨山强震则发生在白赤交角最大值处  相似文献   
849.
根据1992年和1995年两期GPS测量结果所获得的位移场和应变场,结合丰富的地质资料,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NEE,其边界力除受NE55°~SW235°方向的压应力作用外,同时还受到SE120°~NW300°方向的拉张力作用,其中NE-SW的压应力量值较大,约为SE-NW向拉应力的两倍,这个结果与震源机制解所获得的应力场方向基本一致。这一应力场状态是两种动力学过程的叠加:一是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其中来自印度板块的作用力最大,约为太平洋板块作用力的1.5倍;另一个是因地幔隆起而产生的NW-SE向的水平拉张力。  相似文献   
850.
珠江三角洲东部常平地区景观异质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曾辉  邵楠  郭庆华 《地理学报》1999,54(3):253-262
本文以1988年-1996年6个时段景观遥感类型图为主要信息源,利用信息熵法和空隙度指数法对珠江三角洲东部常平地区的景观异质性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景观组分的空间分布差异和异质性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开发区主要呈宏观异质性分布,果园,农田和林地呈微观异质性分布,城镇和水体的异质性分布特征均出现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