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81篇
  免费   2071篇
  国内免费   3240篇
测绘学   978篇
大气科学   2719篇
地球物理   3438篇
地质学   8701篇
海洋学   2370篇
天文学   1863篇
综合类   1034篇
自然地理   1589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338篇
  2022年   759篇
  2021年   985篇
  2020年   885篇
  2019年   916篇
  2018年   1125篇
  2017年   1061篇
  2016年   1059篇
  2015年   787篇
  2014年   1018篇
  2013年   1069篇
  2012年   1032篇
  2011年   1124篇
  2010年   1027篇
  2009年   982篇
  2008年   923篇
  2007年   946篇
  2006年   832篇
  2005年   445篇
  2004年   393篇
  2003年   444篇
  2002年   506篇
  2001年   464篇
  2000年   354篇
  1999年   388篇
  1998年   298篇
  1997年   331篇
  1996年   271篇
  1995年   266篇
  1994年   240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17篇
  1975年   22篇
  1973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安徽淮南煤田阜凤推覆体之下的伸展构造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报道了淮南煤田阜凤推覆体之下包括犁式断层面、反向正断层、滚动背斜和小型负花状构造在内的伸展构造。这些伸展构造很显然是扬子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在三叠纪碰撞时,大别山造山带前陆位置岩石圈弯曲导致地壳上部产生非弹性变形的结果。根据大别山造山带的形成及相邻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判断,淮南煤田阜凤推覆体之下的伸展构造是在印支期初露端倪,燕山早期(早侏罗世)定型,燕山中晚期(中—晚侏罗世)就位的。  相似文献   
992.
40~30ka B.P.中国暖湿气候和海侵的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40~30kaB.P.相当于末次冰期(75~10kaB.P.)中的大间冰阶或海洋氧同位素第3阶段的晚期(MIS3a),已有测年记录的冰芯、湖泊沉积、孢粉与古生物、黄土与沙漠地区古土壤、石灰岩洞穴中石笋、古河道沉积、滨海地区海相沉积等7种记录指示我国各区域的湿润程度即降水量高于现代,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尤为显著.西部和华南地区的温度明显高于现代,但较多的孢粉研究者认为东北、华北和长江流域的温度略低于现代.降水量的增加对内陆水系的合并和外流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等产生重大影响.渤海西侧、长江三角洲南北与珠江三角洲南部出现重大海侵,当时海平面高度仅低于现代海平面8~10m.当时暖湿气候与海侵的主要动力是岁差周期导致的中、低纬度太阳高辐射所提供的热力促使冰盖消融萎缩,海洋扩涨,青藏高原热低压增强,吸引季风降水,中、低纬度区海洋加热蒸发,增强夏季风与西风环流的水汽含量导致我国全境暖湿.高分辨率的西昆仑山古里雅冰芯记录和南京汤山洞穴石笋记录表明气候有许多百年级高频振荡波动,不是稳定暖湿,要作更深入研究才能说明其表现和影响.  相似文献   
993.
文章以金川和红原两组泥炭纤维素Δδ13C时间序列值的反向变化来指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变化.结果表明,在过去5000年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可分为4个阶段,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在2800~2200B.C.期间持续偏北,2200~600B.C.期间持续偏南,600B.C.~1200A.D.期间在北进与南移之间频繁波动,以及1200~1900A.D.期间再次持续偏北,它们导致降雨量在中国大陆上不同的分布.从约1900A.D.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似乎又开始一个新的偏南阶段,值得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994.
地震CT勘探原理及其在公路隧道病害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地震CT勘探是一种新的地球物理方法。具有分辨率高、可靠性强、信息量大、图象直观的特点。可以广泛地用于线路、场地、隧道、边坡等项目的工程地质勘查和病害诊断。在元磨高速公路芭蕉箐隧道的地质病害诊断中应用地震CT进行勘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5.
于翠成 《山东国土资源》2006,22(3):13-13,15
莱西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土地总面积1 568.9km2,辖11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861个行政村。全市人口72.34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9万。2004年8月份以来,莱西市国土资源局根据上级国土部门的统一部署,积极、扎实、深入地开展了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先后通过了青岛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填土及静载试验,选取涵洞轴线中部波谷截面、涵洞轴线中部波峰截面、涵洞洞口处波谷截面、涵洞洞口波峰截面4个钢波纹拱涵断面,布设应变片、土压力盒及变形测量仪器,对波纹钢拱涵应力-应变、位移等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得到静载作用下波纹钢拱涵的力学变形特性及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在相同填土高度荷载作用下,波纹钢拱涵所受竖向应力相比于未设置涵洞的土体竖向应力较小,而由于涵洞结构挤压填土导致侧向土压力大于相同高度下土中应力;2)由于填土施工各阶段中涵洞所受周围土压力方向的不同,涵洞填土过程中多个位置出现拉压变化的现象,涵洞涵顶、涵腰位置处应变往往较大,故该点相对其他测点为薄弱点。  相似文献   
997.
在新疆白山地区开展1∶5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基础上,对该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该区元素地球化学参数进行计算,对元素分布特征、单元素异常特征、综合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Cu、Ni、Au、W为区内具有一定潜力的找矿指标;通过元素异常特征,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及已知矿化信息,圈定了找矿远景区;利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发现了铜镍矿体,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98.
嵩县喂母寺钨锰多金属矿区位于华熊台缘拗陷东段,熊耳山隆起与嵩县断陷盆地的结合部位,为近年来在豫西地区发现的新型钨锰多金属矿床.矿体赋存在断陷盆地边缘的北东向断裂破碎带中,已圈出钨锰多金属矿体3条,钨、锰、铅、铁共生.矿体受地层岩性、构造、岩浆热液等因素控制,矿床成因与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作用关系密切,属岩浆期后热液型钨锰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999.
内蒙古乌兰哈达地区位于大兴安岭林西-扎兰屯多金属成矿带上,属于扎兰屯火山岩型铀成矿远景带.通过1/5万伽玛能谱测量工作发现工区内古生代、中生代地层U背景值1.88×10-6~2.54×10-6,海西期花岗岩U背景值为3.74×10-6,具备很好的铀源条件.该区断裂构造及层间破碎带发育,为铀矿运移提供通道和沉淀的场所.粘土矿化、萤石化等热液蚀变发育,可以作为铀矿找矿的热液蚀变标志.通过放射性测量工作圈定9处铀异常区,发现2处铀矿化带,圈定了2个找矿靶区,为该地区铀矿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00.
Late Mesozoic Nb-rich basaltic andesites and high-Mg adakitic volcanic rocks from the Hailar-Tamtsag Basin,northeast China,provide important insights into the recycling processes of crustal materials and their role in late Mesozoic lithospheric thinning.The Late Jurassic Nb-rich basaltic andesites(154 ± 4 Ma) are enriched in large-ion lithophile and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slightly depleted in high-field-strength elements,and have high TiO_2,P_2 O_5,and Nb contents,and(Nb/Th)PM and Nb/U ratios,which together with the relatively depleted Sr-Nd-Hf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dicate a derivation from a mantle wedge metasomatized by hydrous melts from subducted oceanic crust.The Early Cretaceous high-Mg adakitic volcanic rocks(129-117 Ma)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Y and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 contents,and high Sr contents and Sr/Y ratios,similar to those of rocks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an eclogitic source.They also have high Rb/Sr, K_2 O/Na_2 O,and Mg#values,and high MgO, Cr, and Ni contents.These geochemical features sugge st that the adakitic lavas were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delaminated lower continental crust,followed by interaction of the resulting melts with mantle material during their ascent Our data,along with available geological,paleomagnetic,and geophysical evidence,lead us to propose that recycling of Paleo-Pacific oceanic crustal materials into the upper mantle due to flat-slab subduction and rollback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 during the late Mesozoic likely provided the precondition for lithospheric thinning in northeast China,with consequent lithospheric delamination causing recycling of continental crustal materials and further lithospheric thin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