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8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系统清理了1995-1996年大华北南部地区地下流体异常,并分析了其与1996年11月9日南海Ms6.1级地震的关系,认为地下流体异常的主体是场兆,但又不能全部归属于这次地震。文中还指出了该区未来地震向NW方向迁移的可能性及其对豫交界、鲁豫次界区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2.
延怀盆地上地壳热流体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研究了延怀盆地上地壳热流体的温度、水化学、气体化学与同位素化学特征 ,确定热水成因与大气降水渗入有关 ,并计算了热储温度与水循环深度 ,认为热水活动对中小地震活动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并影响断裂活动强度  相似文献   
73.
地下水动态的超远强震异常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网中陆续发现井水位在超远距离强震前的异常现象。这种异常表现为井水位的振荡与阶变,多出现在震前几小时至几天内,有一定的重现性。对这种异常的形成机制有多种不同观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强震的前驱波作用观点与强震孕育的林构造牵动观点等。  相似文献   
74.
地壳流体与地震活动关系及其在强震预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车用太  刘五洲 《地震地质》1998,20(4):144-436
以地球科学发展的新近研究成果为基础,讨论了地壳中流体与强震活动的关系,包括上地壳热流体对强震活动的影响、中地壳流体对强震活动的控制、断裂带中古流体活动与地震活动旋回的关系,从而提出由地壳流体分布与活动特征来判定强震危险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5.
张家口Ms4.2地震前的地下流体异常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鱼金子  车用太 《地震》1998,18(4):405-409
1997年5月25日张家口MS4.2地震是1997年上半年首都圈地区发生的显地震,虽然该地震震级不高,但地下流体的短临异常十分显。作主要介绍了该地震前地下水流体短临异常的特征高此得到的科学启示 。  相似文献   
76.
关于发展我国地下流体前兆流动观测问题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地下流体前兆流动观测及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地下流体前兆流动观测的历史与现状、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建议我国地下流体前兆流动观测系统的建议,其中包括指导思想、发展目标、观测网的类型与布设、观测点的建议、观测项目与观测仪器的选择、观测工作的组织与实施、观测数据的产出与共享等科学与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7.
根据有关的国家与地震行业技术标准,结合建井的实践经验,本文论述了地震地下水观测井的定位、观测井结构设计与钻井施工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8.
汶川地震后关于地震预测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汶川地震预测失败之后,笔者仍然坚持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测的,但存在多方面的困难,从根本上来说,需要等待地球科学的突破性发展与地学探测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但当前经过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观测技术,加强异常动态的调查与落实,重建地震宏观异常监视系统,完全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地震预测的成功率,尽最大可能减轻地震灾害,防止汶川地震这样的惨痛历史重现.  相似文献   
79.
关于前兆台阵的概念及地下流体前兆台阵建设的方案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地震局在“十五”期间把建设地震前兆台阵列入计划之中,为了使该前兆台阵建设具有创造性,科学性与实用性,笔者提出了前兆台阵的概念与科学目标,建设台阵的科学思路与地下流体台站建设的建议,以便与同行专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0.
三峡井网地下流体动态在水库蓄水前后的变化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在系统分析长江三峡诱发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井网2001~2002年8个井台16个测项的地下流体正常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调查研究了井网外围50km范围内两个中等地震震例,对比分析了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各测项动态的变化。发现水库蓄水对三峡井网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是局部的.推测三峡库首区近期诱发中等以上水库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同时分析了受水库蓄水影响测项的异常特征及其机理,认为深入研究此类问题对推进地震监测与预报科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