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8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主要介绍了我国在“九五”期间实施的前兆台站流体测项的数字化中推广的仪器型号、主要性能指标及改造的规模,观测取得的成果及其有待完善的技术问题;简要介绍了我国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中地下水动态监测井网的布设,观测井下地下水特征,数字化观测技术系统及建设的基本结果;最后介绍了流体学科前兆台站分级分类管理的改革意向。  相似文献   
52.
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前兆台站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介绍了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前兆台站的产权与管理权关系,观测点的井泉类型、观测井深度,观测层类型与地下水物理化学特征,观测项目及仪器类型与运行现状,井房及其供电与通讯条件,观测人员的学历与专业结构、年龄与工龄结构等,为“十五”台站优化与建设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3.
本文提出用水上摄影测量方法,在水电站库岸变形滑坡地段,进行滑坡地形测图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并用国产DPG—2型数字测图仪开发用于水上摄影测量测图。根据所测滑坡图与滑坡前原地形图比较,监测水库库岸变形和滑坡。  相似文献   
54.
车用太  梁华峰 《地震》1994,(5):1-10
本文以首都圈地区现有前兆台网的映震能力评价为基础,提出了前兆台网强化的原则与方法。强化的原则是,以近期地震危险性研究成果为依据,以捕捉源兆信息为目标,以捕捉短临异常信息为重点。强化的途径是,对现有布局作适当的调整与优化,布设电磁波与断层土壤气为主的前兆台网,建设地下流体综合观测站与构筑地震前兆的立体化观测系统。  相似文献   
55.
地下流体的源兆,场兆,远兆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意义   总被引:33,自引:8,他引:33  
车用太  鱼金子 《地震》1997,17(3):283-289
我国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网中,发现强震前有3种不同的前兆异常,即来自震源的源兆异常、与地震有关的区域活动关联的场兆异常及远距离强震前出现的远兆异常,它们在成因、特征与地震预报实践中的意义不同。从数量上看,场兆是大量的,源兆是少量的,而远兆也是不可忽略的。因此,地震预报实践中,必须正确地区别这3种前兆,全力寻找源兆,积极地开发场兆的预报功能,承认远兆并揭示其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56.
本文根据1992-1994年间发表的125篇有关论文和“八五”短临预报攻关三级课题研究报告,简要地介绍了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学科在观测技术、震例与预报方法、映震理论与数据处理、干扰因素与映震灵敏条件等方面取得的科学进展,为“九五”立项提供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57.
不同结构的岩石试件变形破坏与孔隙压力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车用太  纪辉 《地震》1995,(4):333-339
根据华北地区地震地下水位动态观测井的含水层岩性、埋深与承压水头大小等实际条件,对具有不同结构的四种岩性试件,在不同围压、初始孔隙压力、变形速率下,进行了变形破坏过程中孔隙压力变化特征的实验研究,探讨了岩性、结构、围压、初即孔隙压力,变形速率等因素对井水位映震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北京太平庄井水的超远强震异常(远兆)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系统分析与整理子北京太平庄井水位,水温在超远距离强震前出现的异常(远兆)及其特征并讨论了这类异常产生的条件,成因与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59.
三峡水库是举世闻名的特大水利水电工程,坝高175 m,库容393亿m3.为了确保工程的地震安全性,在库首区建立了诱发地震监测系统,其中包括地震地下流体前兆监测台网(简称三峡井网).该井网由8个井台组成,观测水位、水温与土氡3个地下流体前兆测项,另有气压、降雨、气温与库水位等配套观测,全为无人职守的自动数字化观测.该井网于2000年3月开始运行,各项动态的正常变化规律基本清楚.  相似文献   
60.
车用太  鱼金子 《中国地震》1999,15(2):139-150
通过系统地收集与整理1989年10月19日大同-阳高Ms6.1、1996年5月3日包头西Ms6.4与1998年1月10日张北-尚义Ms6.2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资料,对比与综合分析了异常的形态特征、空间展布特征、时间变化特征与时空演化特征,进而提出华北北部地区地下流体中短期异常场的形成与演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中期异常场是区域构造活动的强化产生了地下流体的短期异常场,震源体发展到临震阶段时在震中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