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96篇
  免费   1895篇
  国内免费   2756篇
测绘学   1322篇
大气科学   1578篇
地球物理   1984篇
地质学   5378篇
海洋学   1165篇
天文学   259篇
综合类   946篇
自然地理   1115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439篇
  2021年   515篇
  2020年   410篇
  2019年   516篇
  2018年   539篇
  2017年   530篇
  2016年   542篇
  2015年   509篇
  2014年   575篇
  2013年   683篇
  2012年   715篇
  2011年   745篇
  2010年   686篇
  2009年   671篇
  2008年   678篇
  2007年   630篇
  2006年   573篇
  2005年   477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328篇
  2002年   402篇
  2001年   396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241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以边坡极限平衡理论及框架预应力锚杆边坡支护结构的圆弧滑动破坏模式为基础,在考虑框架、锚杆对土体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情况下,基于圆弧滑动条分法的思想利用积分法建立了内部稳定性安全系数计算模型和最危险滑移面搜索模型。确定滑移面圆心坐标为几何控制参数,推导了安全系数计算模型中各变量与滑移面圆心坐标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从而获得了滑移面几何控制参数与内部稳定性安全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网格法对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最危险滑移面的圆心坐标进行动态搜索和求解。最后采用Matlab语言编制了框架预应力锚杆边坡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分析程序,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验算,讨论了此种方法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简明适用,较传统的经验分析方法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12.
汶川特大地震后成都盆地内隐伏断层活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都盆地内主要有3条隐伏的活动断裂带,包括大邑断裂带、蒲江-新津断裂带和龙泉山断裂带,它们在第四纪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活动性."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笔者实地考察的结果表明,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成都盆地中的隐伏断裂没有产生新的活动性,目前成都盆地不存在发生特大地震的危险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3.
UCD数码相机影像在武汉测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UCD数码航空影像在摄影测量中的空中三角测量和数字测图进行了相关的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UCD数码航空影像具有较好的成图精度,可以满足大比例尺航测成图的精度指标。根据试验结果对UCD数码影像的生产应用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4.
云南省文山县地质灾害类型多样,以滑坡、崩塌为主,不稳定斜坡、泥石流次之,岩溶塌陷零星分布.本文在结合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总结,详细阐述了文山县地质灾害的类型、数目和发育分布特征.最后,针对文山县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建议,为该县的防灾、减灾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5.
研究了3维地形场景中地名信息的查询定位与可视化技术。基于1∶50000地名数据库,利用C#结合Di-rectX,运用面向对象技术从底层开发、设计和实现了3维地形场景中地名数据的查询定位与可视化功能。系统可快速模糊搜索、实时定位、动态调度地名数据,为其他各类专题信息的表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6.
联合多种测高资料和Geosat/GM波形重构数据,基于EIGEN_CG01C重力场模型,采用沿轨迹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和逆Vening-Meinesz公式,确定了中国海及其邻域1.5′×1.5′重力异常。将计算结果与最新船测资料进行了比较,标准差为3.37×10-5m.s-2。  相似文献   
117.
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的GPS观测与构造活动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首都圈地区1992~2004年间280多个GPS点位复测资料,获得了该地区高精度的地壳形变速度场,相对欧亚板块的水平速度场由北向南由4 mm/a逐渐增加到9 mm/a;采用边界元(BEM)理论及位移不连续的多边形元素构建断层的三维模型,并利用均匀介质且各向同性的半无限线弹性空间模型反演计算了断层滑移量,模拟了GPS点位的位移场,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主要活动断层和首都圈地区的地表、地表下15 km和25 km剖面的静态位移场、应力及应变场.结果表明,GPS点位的模拟位移场与观测值在南北向和东西向的误差分别为0.68 mm及0.77 mm,各个主要活动断层在1992~2004年间的构造活动较弱,随着深度的增加,剖面的应变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18.
随着全国范围内土地复垦工作的广泛开展,对于土地复垦项目的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选取实验区域,获取实验区的相关实地数据及遥感影像,研究处理和解译实验区遥感影像,对影像进行分类处理,提取了土地复垦项目的工程量指标,并对其进行精度分析,建立了土地复垦项目的工程量评价体系,结果与实地数据一致,说明遥感评价方法具有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9.
周娜  刘纪平  董春  王勇 《测绘通报》2008,(12):64-67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模型评价方法和分析电子政务空间信息服务应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次、可扩展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度评价模型,并给出适用度计算的方法和流程。最后,以三种地震灾害评估模型在震灾评估中的应用为例对其进行基于适用度的模型适用性评价。  相似文献   
120.
In northern Jiangsu coastal zone area, Guanhe River is the biggest river and has the best navigation conditions among rivers which flow into the Yellow Sea. The grain sizes show gradual increase from the high intertidal zone to lower intertidal zone. The heavy metal values have slight changes along both sides of the river mouth, but show an evident change perpendicular to the tidal flat. In the latter case, they show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grain size fluctuation, that is, the heavy metal values gradually decline when the grain size increases from the high intertidal zone to the lower intra-tidal zone. Analyses of the heavy metal elements show that on the Guanhe estuary surface sediment, the content of the elements Hg, As and Cu is above background values; Pb and Zn contents are rather close to the background values; and Cd content is less than the background values. The element Hg comes out to be harmful in a medium level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ile the elements of Cr, As, Cu, Pb, Zn and Cd fall in a safe range of MPL. On the whole, Guanhe estuary tidal flat is not very harmful to the ecology in terms of the heavy metals.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Marine Geology & Quaternary Geology, 2007, 27(5): 23–32 [译自: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