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78篇 |
免费 | 2381篇 |
国内免费 | 171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06篇 |
大气科学 | 1158篇 |
地球物理 | 1575篇 |
地质学 | 4673篇 |
海洋学 | 1263篇 |
天文学 | 224篇 |
综合类 | 668篇 |
自然地理 | 8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6篇 |
2023年 | 254篇 |
2022年 | 382篇 |
2021年 | 420篇 |
2020年 | 376篇 |
2019年 | 439篇 |
2018年 | 463篇 |
2017年 | 444篇 |
2016年 | 502篇 |
2015年 | 435篇 |
2014年 | 488篇 |
2013年 | 604篇 |
2012年 | 598篇 |
2011年 | 610篇 |
2010年 | 575篇 |
2009年 | 555篇 |
2008年 | 583篇 |
2007年 | 511篇 |
2006年 | 499篇 |
2005年 | 392篇 |
2004年 | 293篇 |
2003年 | 279篇 |
2002年 | 340篇 |
2001年 | 327篇 |
2000年 | 221篇 |
1999年 | 170篇 |
1998年 | 78篇 |
1997年 | 74篇 |
1996年 | 63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3篇 |
1973年 | 5篇 |
1967年 | 3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同时测定锆石微区铀—铅年龄及微量元素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建立了一种利用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同时原位测定锆石Pb-Pb及Pb-U年龄和25个微量元素的快速分析方法。P的检出限为14μg/g,Sc的检出限为3μg/g,Rb、Nb、Ba稀土元素Nd、Gd、Dy、Er及Yb的检出限为0.1 ̄0.3μg/g,Pb的检出限0.5μg/g,其它稀土元素及Sr、y、Hf、Ta、Th和U的检出限为10 ̄90ng/g。方法对绝大多数微量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 ̄15%; 相似文献
93.
94.
文章首先对GIS中5种常用的空间插值方法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采用交叉验证法来对比分析不同插值方法的精度。应用反距离权重法、克里金法、自然邻域法、样条函数法、趋势面法5种常用的空间插值方法对兖矿集团济三煤矿1308工作面开采沉陷预计数据进行插值,对比分析了各种插值方法的精度,并对插值的误差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5种常用的空间插值方法中,克里金插值和样条函数插值精度最高,自然邻域插值和反距离权重插值精度居中,趋势面插值精度最低;对插值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与沉陷预计点的数量和密度有关,沉陷预计点的密度越大、数量越多,空间插值结果的精度就越高。研究成果可为矿山开采沉陷预计插值方法的选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5.
在凸度量空间中,利用新的解析法,征明了由集合序列{On}产生的在多值渐近拟非扩张映象下的新的带误差的lshikawa迭代序列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96.
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哀牢山段可划分为东部高级变质带和西部低级变质带。构造分析表明:该构造带由3个不同变形域组成,可能代表其经历的3期左行走滑。第1期走滑发生在整个高级变质带,为拉张性左行走滑,形成角闪岩相L型构造岩。第2期走滑形成高级变质带中的高应变带,变形体制接近简单剪切,形成绿片岩相L-S型糜棱岩。第3期主要发生在低级变质带,为挤压性走滑,形成左行逆冲构造格局,并形成低绿片岩相千糜岩。地质年代学数据证明,3期左行走滑的形成时代分别是:距今58~56Ma、27~22Ma和13~12Ma±。哀牢山—红河构造带第1期左行走滑可能对应于印度与欧亚大陆距今60Ma左右的初始碰撞;第2期变形与青藏高原最强的挤压隆升期一致;第3期事件可能代表距今16~13Ma开始的青藏高原物质进一步东挤。哀牢山—红河构造带的3期主要左行走滑均发生在新生代印度与欧亚大陆的汇聚过程中。 相似文献
97.
Numerical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Ridging Processes Considering Water‐Air Flow in a Hillslope 下载免费PDF全文
In this study, a water‐air two‐phase flow model wa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formation, extension, and dissipation of groundwater ridging induced by recharge events in a hypothetical hillslope‐riparian zone, consider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liquid and gas phases in soil void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a rain begins, the groundwater table near the stream is elevated instantaneously and significantly, thereby generating a pressure gradient driving water toward both the stream (the discharge of groundwater to the stream) and upslope (the extension of groundwater ridging into upslope). Meanwhile, the airflow upslope triggered by the advancing wetting front moves downward gradually. Therefore, the extension of groundwater ridging into upslope and the downward airflow interact within a certain region. After the rain stops, groundwater ridging near the stream declines quickly while the airflow in the lower part of upslope is still moving into the hillslope. Thus, the airflow upslope mitigates the dissipation of groundwater ridging. Additionally, the development of groundwater ridging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ncluding rain intensity, intrinsic permeability, capillary fringe height, and initial groundwater table, was analyzed. Changes in intrinsic permeability affect the magnitude of groundwater ridging near the stream, as well as the downward speed of airflow, thereby generating highly complex responses. The capillary fringe is not a controlling factor but an influence factor on the formation of groundwater ridging, which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antecedent moisture.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groundwater ridging also occurs where an unsaturated zone occurs above the capillary fringe with a subsurface lateral flow. 相似文献
98.
99.
云南易门凤山铜矿床59#矿体分布区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作者采用构造地球化学方法,对59#矿体分布区进行研究。通过R型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结果圈定矿化元素组合异常。该异常分布在刺穿体构造的外缘,与59#矿体产出位置基本一致;同时出现(Bi-Cu)、(TFe-W-Mo-Cu-Bi)、(Zn-Cd-Cu-Ag-Pb-Bi-Mo)的异常叠加,指示叠加成矿作用的特点;根据异常特征和分布规律,推测成矿流体的运移方向、矿体产状,为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0.
白沙河流域地下水及营养盐向海湾输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白沙河流域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特征 ,在大量室内外试验的基础上分别运用水量均衡法、断面法和咸淡水界面法 ,估算了白沙河流域地下水向海湾的输送水量及营养盐输送量。 3种方法估算的结果表明 ,白沙河流域地下水向海湾输送量较大且受降雨影响显著 ,丰水年 (1998年 )地下水入海量高达 2 .2× 10 6m3 ,是枯水年 (1992年 )入海量的 2倍。另外 ,农田灌溉及大气降雨淋滤土壤中所施肥料使该区地下水中营养盐浓度 (尤其是硝酸盐氮浓度 )严重超过了饮用水水质标准 ,每年有 (4~ 11)× 10 6mol硝酸盐氮随地下水入海 ,相比之下 ,可溶性二氧化硅含量稳定 ,氨氮、亚硝酸盐氮、总磷含量较低 ,排海量较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