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5篇
  免费   969篇
  国内免费   1233篇
测绘学   465篇
大气科学   792篇
地球物理   961篇
地质学   2685篇
海洋学   637篇
天文学   143篇
综合类   456篇
自然地理   638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308篇
  2021年   305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317篇
  2017年   278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岩石断裂作用的复杂性和混沌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裂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体系,受到岩石结构、反应、流体迁移、应力、岩石变形和力学等多种地质因素和过程的耦合控制。本文建立了断裂体系的反应-输运-力学耦合动力学模型并编制了模拟程序。以湖南水口山矿区为例,通过动力学模拟表明不同地层岩性的断裂渗透率大小和演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断裂作用促使岩石渗透率的空间非均匀性增强,从而有利于流体的局部汇聚和矿体的形成。断裂中压力随时间呈现出非周期振荡变化,反映了断裂演化的混沌特征。  相似文献   
102.
无验潮模式下的GPS水下地形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马小计  何义斌  赵建虎 《测绘科学》2003,28(2):29-30,34
传统的水下地形测量模式定型于利用GPS测定水底点的平面位置,利用测深仪测定水底点的深度,附之以瞬时潮位资料,获得点位的高程。这种模式在上述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取得完满的结果。但当验潮条件不具备时,该模式将不能获得测点的高程。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无验潮模式下的水下地形测量思想,该思想不用专门测定潮位,而直接利用GPS的RTK测量技术,辅之以姿态测量和补偿,从而获得高精度的水底点高程。该方法被验证是正确的,希望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张晓盼  齐欢 《测绘科学》2003,28(3):49-51
探讨了在地图投影的最小二乘二元多项式拟合中参考点的分布对拟合误差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的秩亏的方法来判断参考点是否在指定次数的二元多项式空间的代数曲线上,并导出在极小范数最小二乘意义下的拟合多项式的误差估计式,公式表明拟合误差和参考点的最小二乘误差无关。  相似文献   
104.
利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复合桩基承台外区土阻力群桩效应及其效应系数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土类、桩长、桩距、桩数等对承台外区土阻力群桩效应及其群桩效应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承台外区土阻力随承台宽与桩长之比 (B/L)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幅不大;随桩距S增大而增大;受桩数n的影响不大。(2)承台外区群桩效应系数随B/L增大几乎无变化;随S增大而增大;不随n变化而变化。(3)承台外区群桩效应系数与土类有关。  相似文献   
105.
天山北坡牧草生长季节土壤水分变化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牧业气象试验站多年土壤水分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认为夏季土壤水分比较丰富,其随深度分布呈降水型;春季土壤水分含量最少,秋季次之,其随深度分布呈蒸发、降水型。旬土壤水分含量在牧草生长期呈两峰三谷型。  相似文献   
106.
黑龙江省湿地资源遥感信息解译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黑龙江省湿地分类标准,应用资源卫星遥感技术,建立湿地资源解译标准,判别分析全省湿地资源现状与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107.
文中运用损伤力学研究方法 ,提出孕震过程中引起地壳破坏的应力 -损伤耦合效应。利用应变等效性假设 ,推导了地壳体的应力 -损伤耦合效应与地表重力变化之间的理论关系。根据岩石力学实验的不同加载途径 ,模拟了 1976年唐山 7 8级地震和 2 0 0 1年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重力演化的不同特征 ,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 ,表明应力 -损伤耦合效应可以作为地震前地壳重力变化的一种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108.
土的工程力学性质与其电阻率关系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建立岩土的工程力学性质与其地球物理参数的量化关系是实现工程物探资料量化解释的必然前提。本次工作在分析影响土的工程力学性质和电阻率的共同因素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不同类型土的粒度成分、含水率、饱和度、密实度与其电阻率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耗土的压缩系数、粘聚力、压缩模量与电阻率的关系,得出了一系列的关系曲线及一些拟合公式,并对这些公式的含义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9.
地震活动时序谱的涨落统计特征与地震活跃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地震活动演化的统计判据,本文采用多项式拟合法展示地震时序谱之涨落谱,以分维函数法判断最小邻间距(NNS)分布的Poisson性,然后采用MKS无参量法判别涨落谱之统计稳定性,确定NNS分布的转变区,具体研讨了四川、云南若干震区地震活动时序谱的涨落统计分布,发现地震活跃期到来时NNS分布表现出非Poisson化的特征。进一步通过改变和调节时序数据样本集之震级下限,并逐段前推进行统计计算的方式进一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客观地确定了这些震区地震活动时序涨落谱统计特征的转变期,使根据该统计法判断地震活跃期的方法论渐趋完善。  相似文献   
110.
The record of the biogenic silica flux (BSF, g cm−2(103yr)−1) in Lake Biwa reflects changes in diatom productivity in the lake and provides information regarding changes in paleoclimatic conditions. The BSF record of Lake Biwa demonstrates five periods over the past ca. 145,000 yr when the BSF values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7.5 g cm−2(103yr)−1, and five intervals when they were lower. The data imply that paleoclimatic conditions were warmer and wetter from ca. 123,000 to 115,000, 103,000 to 95,000, 88,000 to 72,000, 57,000 to 32,000 yr B.P., and around ca. 6000 yr B.P. when the BSF values were greater, and relatively dry and cold from ca. 141,000 to 123,000 yr B.P. and during intervals between two of the five warm and wet episodes when the BSF values were lower. Time series of the BSF record can be correlated with the record of biogenic silica content in Lake Baikal and the marine oxygen isotope stages 1 through 6. Furthermore, the BSF values varied with much higher amplitude during the last interglaciation than during the last glaciation, probably implying that the diatom productivity in Lake Biwa was likewise more variable and had a larger range under interglacial conditions than under glaci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