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115篇
地质学   237篇
海洋学   61篇
天文学   56篇
综合类   77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黄河上游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对黄河上游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确定了灾害风险评价的主要影响要素和指标体系,进行了以县(市、旗)为单元的风险评价。评价单元共116个。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共分为5级,高风险单元3个,较高风险单元8个,中等风险单元24个,较低风险单元54个,低风险单元27个。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评价区内不同地区崩滑流灾害风险程度相对差异较大,总体分布特点是中部地区较高,北部和南部较低。从风险指数的结果来看,有些风评价单元的风险指数非常接近临界值,一旦危险性条件和易损性条件发生改变,将会引起地质灾害的风险级别发生变化。因此,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无论是在开发资源还是进行各种工程活动,都应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地质灾害向着严重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2.
利用新三维地震资料对松南-宝岛凹陷反转构造带发育特征、形成期次进行研究,并从构造背景及力学机制两个方面探讨反转构造的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松南-宝岛凹陷反转构造带主要发育一系列"上凸下凹"的大型褶皱背斜,伴生NWW向弱走滑断裂构造和NNW向张剪构造。反转构造及其伴生构造符合NEE右旋剪切应力场特征,形成时间与东沙运动一致,表明该反转构造带可能受晚中新世南海东北部东沙运动产生的右旋走滑应力场作用控制。反转构造有利于研究区圈闭的重建和改造,对琼东南盆地东部新区油气运移和重新优选分配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3.
甘雨  马小川  阎军 《海洋学报》2019,41(4):42-52
海底沙波具有显著的活动性并能够对海底工程设施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对海底沙波活动性的评估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大多数研究者仍利用平面剖面对比来分析海底沙波的迁移特征。然而,该方法难以全面高效地获取海底沙波二维平面迁移矢量。本文基于2007年和2009年的高分辨率多波束测深数据,详细阐述了空间互相关方法在分析北部湾东南海域海底沙波迁移规律中的应用过程。利用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了研究区海底沙波的活动特征,并进一步讨论了空间互相关算法中不同参数的选取对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用空间互相关分析方法能够有效获取海底沙波二维迁移矢量,获得的海底沙波迁移速率和迁移方向与前人研究成果吻合,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但在对实际DTM数据进行空间互相关分析时,需根据海底沙波形态、数据质量等因素选取合适的参数及矢量获取方法。本研究实验了一种确定海底沙波迁移规律的新方法,该方法将有效提升获得海底地形变化规律的效率和准确度,可获得更加精细的海底地形动力过程。  相似文献   
24.
南岭山地湖泊多环芳烃的大气沉降历史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大山脉对大气环流具有阻挡或屏障作用.通过分析测定南岭山地湖泊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垂直分布,结合210Pb定年,探讨了大气PAHs污染在南岭山地的沉积历史.结果显示,沉积物中的PAHs主要以低环数化合物为主,其中尤以菲的含量为最高.在剖面深度0~28 cm范围内,总多环芳烃的含量范围为86~778 ng/g.自1970年开始,PAHs含量持续增加,其中20世纪80、90年代中后期PAHs含量略有降低;在2000年后,沉积柱中的PAHs含量呈急剧增加之势态.多环芳烃在大气迁移过程中发生了组成分异,沉积物中相对富集轻组分(低环数)PAHs,与颗粒物结合的大气干湿沉降是PAHs向偏远山地积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5.
Dai  Guofei  Gan  Nanqin  Song  Lirong  Fang  Shaowen  Peng  Ningyan 《中国海洋湖沼学报》2018,36(4):1103-1111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Microcystins (MCs) are cyclic hepatotoxic peptides produced by the bloom-forming cyanobacterium Microcystis and present a public health hazard to humans and...  相似文献   
26.
中国地质灾害系统层次分析与综合灾度计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业成  张春山  张梁 《地球学报》1993,14(2):139-154
本文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地质灾害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参照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建立以综合灾度为指标的地质灾害综合评价的系统层次结构模型和计算的数学模型;以经纬度2.5°×2.5°为计算单元,计算得出不同地区的地质灾害程度指数和综合灾度指数;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地质灾害区域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7.
南海月平均流的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一个二维全流方程模式,计算了南海1—12月的逐月平均流。所得的南海逐月环流的总趋势以及一些中小尺度的涡旋现象不仅与海洋观测相一致,也与已有的一些研究结果相吻合。而且,计算所得的海洋场和海面起伏场均很好地反映出南海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特别是高海暖流的存在在计算中又进一步得到了证实。文中对南海海流的机理也作了一此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8.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作汛期降水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煜东  宫家文 《气象科学》1994,14(4):386-389
本文提出汛期降水预报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并选择一组标样进行了具体分析,预报成功率达100%,结果表明,该方法性能良好,可望成为汛期降水预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9.
黄土孔隙性分类判别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煜东  宫家文 《地质科学》1993,28(4):378-382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一典型模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对洛川黄土孔隙性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洛川黄土孔隙性预测的计算机智能专家系统。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方法性能良好,可望成为黄土孔隙性分类、判别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0.
As the ongoing global research on acid precipitation is developing in depth,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ecological effects of aluminum (Al) due to its toxicity to plants and animals, which is caused by acid precipitation. As a very serious problem of terrestrial and aquatic environmental acidification occurs in China, especially in southwestern China,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Al speciation in these regions is ver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e Al speciation results of surface waters in China are reported and its ecological impacts is evaluated. More than 100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about twenty provinces of China. Driscoll's Al speciation scheme combined with the modified MINQEL computer model is used for speciation of Al.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ecological impacts of acidification are quite different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because of different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s and geological settings. In Western countries, acidification is mainly caused by NO2-. Due to low concentrations of K+, Na+, Ca2+, Mg2+, the buffer capacities of soil and water are weak. Therefore, natural waters can be acidified to pH<5 very easily, resulting in a considerable mobilization of Al and worsening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acid precipitation is mainly in the form of sulfuric acid. In northwestern China, concentrations of K+, Na+, Ca2+, Mg2+ are high in soil and surface waters. This leads to much higher capacity and a high resistance ability to acidification. The pH values of waters in this region are high (around 7) and no serious Al toxicity is found at present. However, in north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China, the soil is rich in Al (unsaturated aluminosilicates in northeastern China, saturated aluminosilicates in north and central China, aluminum-rich soil in southeastern and southwestern China). The concentrations of K+, Na+, Ca2+, Mg2+ in soil and waters are lower than those of northwestern China. Therefore the buffer capacity is limited. Numerous surface waters have already been acidified and pH values declined to 5. The impacts of Al toxicity on ecological systems in these regions are very serious, especially in Jiangxi, Hubei Provinces and Chongqing Municip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