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8篇
  免费   524篇
  国内免费   694篇
测绘学   113篇
大气科学   573篇
地球物理   822篇
地质学   1534篇
海洋学   325篇
天文学   191篇
综合类   254篇
自然地理   32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吉林省夹皮沟金矿带几个重要地质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夹皮沟金矿带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桦甸地区。自1820 年发现以来,已累计探明黄金地质储量150 吨左右。该金矿带位于中朝古板块北缘东段与布列亚-佳木斯地块南缘的碰撞对接部位附近。区内发育5 条平行的NW 向含矿构造带,其北端均以锐角交汇于挥发河断裂。有别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夹皮沟金矿带恰好位于高级区与夹皮沟花岗-绿岩带的接触部位,形成以夹皮沟金矿化带为中心的矿化分带。夹皮沟金矿带为中生代成矿,夹皮沟NW 向弧形构造片理化带及其上盘扇状断裂系控制着金矿床的分布。在主要NW 构造带之间,还存在一系列与之平行的次级构造,它们与扇状断裂的交汇点及扇状构造系中的横向应力集中带是金矿化定位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672.
通过模拟沙湖沉积物-水系统,以沙湖原水氟离子(F-)浓度为1倍浓度(0.69 mg/L),设置0.5倍浓度、1倍浓度、1倍浓度灭菌、2倍浓度和4倍浓度共5个实验组,探究不同上覆水F-浓度背景下沙湖沉积物中F-的迁移.结果表明,沉积物F-的释放量随上覆水F-浓度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其中2倍和4倍浓度组的沉积物由释放F-转变为吸附F-.碱性水体有利于沉积物F-的释放,即随着pH增大,F-释放量也会增加.微生物的Beta多样性层次聚类分析表明,F-会抑制PaenisporosarcinaThiobacillus的相对丰度,但对Fusibacter的生命活动具有促进作用.根据各浓度组间优势菌属相对丰度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可得,AcinetobacterThiobacillus相对丰度与pH呈负相关;Fusibacter相对丰度与F-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而Thiobacillus的相对丰度则与F-表现出弱负相关.通过对各浓度组中重要离子的分析发现,0.5倍组和4倍组中F-的迁移受Ca2+、HCO3-和SO42-浓度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0.5倍浓度组的Ca2+、HCO3-浓度与F-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4倍组中F-浓度和Ca2+、HCO3-浓度呈负相关,SO42-浓度和F-浓度的相关性则是0.5倍组呈负相关,4倍组呈极显著正相关.本文在不同上覆水F-浓度背景下全面探究了沙湖沉积物中F-释放和迁移机理,为沙湖及其他含氟地表水的氟污染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73.
基于无砟轨道基床表层水力损伤病害产生机制,提出一种在基床表层上设置聚氨酯碎石防水联结层的水力损伤控制措施。通过建立级配碎石组(J-0)、透水型聚氨酯碎石组(J-5)及致密型聚氨酯碎石组(J-10)3组试验模型,研究聚氨酯碎石防水联结层的静动力特性、疲劳特性与防水特性。结果表明:静力加卸载作用下,J-10残余应变为2.6×10–6,最大位移约为1.0 mm,与下部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层变形适应性良好,耗能效果明显,在列车动力荷载水平作用下,可减小基床表层动变形与动应力幅值,增大动应力扩散范围;在长期动力循环荷载作用下,J-0与J-5在注水后结构层动力响应显著增大,而J-10动力响应在加载次数1~2万次后基本保持稳定;试验过程中J-10能够有效防止水分进入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层,而J-0与J-5水分不断下渗,引起级配碎石细颗粒损失。研究成果对整治多雨地区无砟轨道基床表层水力损伤病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74.
应用近代微束矿物学分析测试技术,对在中国陨落的随州、寺巷口和岩庄等三块球粒陨石中矿物的冲击熔融和分离结晶作用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查明存在有硅酸盐单矿物熔体、硅酸盐矿物混合熔体和全岩熔体三种组成不同的冲击熔体。研究结果显示:(1)三种熔融相与未熔相之间在主成分和微量元素组成上没有明显差别,说明它们是原地熔融的产物,但在较大的冲击熔块中,也发现冲击熔融作用引发了一部分元素,如亲铁元素、硒元素和轻重稀土元素的分异现象;(2)查明Al2O3、Cr2O3、Na2O和CaO等优先进入从冲击熔体结晶的辉石常压相或辉石的高压相——镁铁榴石(属地幔过渡带矿物)中;(3)Al元素能进入阿基莫石(即辉石的钛铁矿结构相,属下地幔矿物)中,以固熔体形式稳定下来。ELNES的测定查明,其氧化铁组分中Fe3+/∑Fe的比值高达0.67(3);(4)陨石全岩熔体中硅酸盐相与金属-硫化物相之间为完全不混熔,后者以孤立的共结体团块产于硅酸盐熔体之中,除Zn、Na、Cr、Co和Cu在硫化物相中和Na在金属相中有明显富集外,其他元素的浓度则无明显变化;(5)在寺巷口陨石熔脉的金属-硫化物共结团块内发现了FeNi金属-硫化铁-磁铁矿组合,进一步证实了S和O等轻元素可以加入到以Fe-Ni金属为主要组成的地核成分中去;(6)在岩庄陨石的FeNi金属-硫化铁共结体团块的硫化铁内发现了Na、Mn和Fe的磷酸盐矿物小球体,说明P和Na、Mn等元素也能成为地核的组成元素。以上研究在行星演化、地幔矿物学和地球化学,以及陨石学研究上均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675.
676.
本文介绍了碱金属硼酸盐的一些基本知识,主要回顾了其中Li2O—B2O3体系的研究历史,讨论了该体系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并总结了Li2O-B2O3晶态及非晶态物质作为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77.
电子信息系统雷灾风险评估方法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灾害是一种风险,防治灾害就是管理并降低或者消除风险。需要正确认识和评估风险,对于雷电灾害来说就是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进而实施合理的雷电防护。因此,雷击风险评估是防雷设计工作之前的最重要的环节,为了全面、具体实施全方位的雷电防护提供客观、准确、科学的依据,本文针对电子信息系统雷电灾害的特点,在详细分析各种灾害成因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提出了对雷电灾害进行风险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8.
一次梅雨锋上MCS云微物理过程及降水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选取2004年6月23日一次梅雨锋MCS暴雨过程,在天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V3.6)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于可分辨尺度的降水,采用Reisner霰显式方案,对云内微物理过程特别是对各种水成物的源项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冷云过程是此次降水的主要云物理过程.云中以霰和雪为主要的降水元,尤其霰的作用最大.在强降水时段,雨水的主要源项都与霰有关,霰的生长过程中冰相粒子与过冷水的碰并以及霰的凝华过程最为重要.零度层上方存在着丰富的过冷水,最大的云水含量中心也在过冷层中.在过冷层中冰相粒子主要通过凝华过程和碰并过程增长,MCS发展强盛期冰晶与过冷水的碰并增长要大于液水的蒸凝过程的增长.最后给出了本次梅雨锋上MCS降水云系的三层云结构及微物理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679.
To prevent confusion between water and buildings in the extraction of urban surface water from hyperspectral data, we analyzed the spectra of shadows and water in hyperspectral images, and proposed an anti-shadow water extraction method. This method first uses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for initial water extraction, then uses the height of the reflectance peak at 588 nm to eliminate the shadow of buildings. The method was validated by two hyperspectral datacubes, which were obtained for Jiaxing City and Zhoushan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Compared to the common spectral indices used to extract a water body, such as the NDVI,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hyperspectral difference water index, and index of water index, the proposed method could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shadow of buildings. The commission error reduced from more than 40% to about 15%, and the Kappa coefficient was increased from 60 and 70% to over 80% for the two datacubes. This indicat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inhibit the shadow of buildings and does not have a regional dependence.  相似文献   
680.
基本气流在局域流型演化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一个β平面准地转正压模式,实施了5组时间积分为72个模式日的试验,分析了不同基本气流对局域流型演化特征的作用。结果指出:强的基本气流相应于持续性干旱流型;弱的基本气流相应于间歇性的干旱流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