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43篇
  免费   3024篇
  国内免费   4002篇
测绘学   1210篇
大气科学   3008篇
地球物理   3955篇
地质学   8229篇
海洋学   2064篇
天文学   610篇
综合类   1626篇
自然地理   2067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304篇
  2022年   859篇
  2021年   977篇
  2020年   838篇
  2019年   930篇
  2018年   1042篇
  2017年   893篇
  2016年   968篇
  2015年   833篇
  2014年   1034篇
  2013年   1017篇
  2012年   984篇
  2011年   1011篇
  2010年   995篇
  2009年   904篇
  2008年   825篇
  2007年   723篇
  2006年   607篇
  2005年   561篇
  2004年   438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416篇
  2000年   445篇
  1999年   625篇
  1998年   527篇
  1997年   477篇
  1996年   478篇
  1995年   371篇
  1994年   360篇
  1993年   302篇
  1992年   277篇
  1991年   183篇
  1990年   155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4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71.
1986年11月—1987年5月,在中国第三次南极考察和环球科学考察期间,收集了58个海洋气溶胶样品,采用中子活化法分析了Al,V,Mn,I,Br,Mg,Na,Cl等元素。应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和富集因子分析对气溶胶中元素进行分类、定量评估和来源判别,讨论不同来源元素的特征,计算各主要来源的贡献分量。结果表明,海洋气溶胶中Al的99.99%是来自陆源地壳风化物,Na的99.2%。和Cl的99.99%是来自海水,V的91.4%。来自陆源污染物。因此,Al可作为海洋气溶胶中陆源地壳风化物的示踪元素,Na和Cl可作为海水源示踪元素,非地壳源的V则可选择为陆源污染物的示踪元素。  相似文献   
72.
海上不同高度风速换算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海上石油平台上观测的风梯度资料,计算了在不同风况下海面摩擦速度和粗糙高度。结果表明,海面摩擦速度u_*与海上10m高度处风速u_(10)的关系为u_*=0.055u_(10)-0.058。在4—5级风时,海面平均摩擦速度为50cm/s,粗糙度为0.022m,它相当于陆上的平均粗糙高度。在风速为2—3级时,二者与海上通常采用的数据接近。文中最后给出了上述两种风况下海上不同高度的换算系数。  相似文献   
73.
万桢  杨孙楷  黄会良 《海洋学报》1982,4(2):183-190
(一)仪器 SJP-1A型示波极谱仪(浙江丽水无线电厂),阳极为饱和甘汞电极.毛细管特性:在蒸馏水中m=0.63毫克/秒,t=7.3秒,汞柱高度52厘米.(二)试剂 全部试剂均采用二级试剂,溶液均用重蒸馏水配制.  相似文献   
74.
1997年,厦门市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市级海洋功能区划,率先实行了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几年来在科学指导海洋开发活动、建立良好的海洋开发和管理秩序、合理地利用海洋资源和调整海洋产业布局、实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海洋功能区划实施后,厦门市的海域使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中国范围内的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刚刚完成,都还处于起步实施阶段,对于功能区划的管理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原因,  相似文献   
75.
杨良华 《海洋预报》1995,12(4):34-42
本文探讨东海区近海强风预报模式,首先介绍建立预报模式的思路和步骤,及使用说明,为了验证强风预报模式和判别条件,用1986、1987上日本传真天气图进行试报,准确和基本准确度为91.1%,并给出了1989、1995年随船试验预报结果,准确和基本准确率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76.
渤、黄、东海海面热量平衡状况对该海域海洋水文和中国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对该海域热量平衡各分量的年平均和年变化进行了计算,并分别就资料处理和计算方法、年平均状况、年变化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作为该项研究的第一部分,讨论了所用的资料和计算公式,提出了在稳定温度层结条件下的交换系数的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77.
中国对虾弧菌病的药物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对虾病原弧菌的药物敏感性和最低抑制浓度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氯霉素,四环素,痢特灵和SMZ等药物是治疗成虾轻度弧菌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8.
安徽宣城地区中晚更新世风成堆积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25  
通过对宣城向阳中晚更新世沉积剖面的综合研究,认为该剖面与中国北方同时代的黄土—古土壤剖面相比较,虽然长江下游以南地区中晚更新世多个冰期中风成堆积的单层厚度与累积厚度,亦即风成物质的沉积通量与沉积速率均比北方黄土区要小,但它们所反映的气候与环境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79.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是上升流多发区,近年来已引起众多海洋学家的重视。我国海洋学家通过对台湾海峡区水团、海流和营养盐等的分析研究,不仅得出了台湾海峡西部海域上升流的分布范围和特征,并对其成因也作了探讨,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果。由于这些研究都是采用间接方法,因此对上升流的主要成因尚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通过对引起台湾海峡西部海域上升流的各驱动力因子量级的分析,进而判断出上升流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80.
中纬度海洋的热力状况对大气环流的维持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冬季。汛期的研究表明,冬季黑潮海域海表面水温(SST)与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平原汛期降水有密切的关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长期预报组,1978),夏季阿留申海域的SST异常与北太平洋上空大气环流场和后期秋季美国的气温和降水亦存在有意义的关系(Namias,1976)。赵永平(1986a;赵永平, McBean,1996)和Zhao and McBean(1989)曾用北太平洋海洋对大气加热场资料详细地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揭露了黑潮及邻近海域海洋异常加热对同期和后期半年至一年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影响事实,并提出用海洋异常加热对同期和后期大气环流作用的反相性假说来进行解释。以上研究表明,冬季中纬度海洋异常加热与大气环流的异常和我国汛期旱涝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冬季黑潮和湾流海域是中纬度海洋的两个巨大热源,它们对同期和后期大气环流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冬季中纬度黑潮和湾流海域海洋异常加热对夏季副热带高压和中高纬度西风环流的影响,讨论了长江中下游汛期旱涝前期冬季和同期大气环流型。结果表明,冬季东亚和北美冷空气都强时,黑潮和湾流海域对大气异常多加热,夏季西太副热带高压、乌山和鄂海阻塞高压多趋减弱,中纬环流平直,形成长江中下游偏旱的环流形势;反之,西太副热带高压、乌山和鄂海阻塞高压多趋加强,中纬槽脊系统明显,形成长江中下游偏涝的环流场。本文还对可能的物理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