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82篇 |
免费 | 5217篇 |
国内免费 | 306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05篇 |
大气科学 | 3101篇 |
地球物理 | 4153篇 |
地质学 | 9337篇 |
海洋学 | 2247篇 |
天文学 | 657篇 |
综合类 | 1645篇 |
自然地理 | 202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2篇 |
2024年 | 465篇 |
2023年 | 564篇 |
2022年 | 993篇 |
2021年 | 1146篇 |
2020年 | 1114篇 |
2019年 | 1022篇 |
2018年 | 1098篇 |
2017年 | 977篇 |
2016年 | 1029篇 |
2015年 | 898篇 |
2014年 | 1080篇 |
2013年 | 1035篇 |
2012年 | 985篇 |
2011年 | 1011篇 |
2010年 | 1004篇 |
2009年 | 904篇 |
2008年 | 816篇 |
2007年 | 714篇 |
2006年 | 605篇 |
2005年 | 562篇 |
2004年 | 444篇 |
2003年 | 403篇 |
2002年 | 381篇 |
2001年 | 418篇 |
2000年 | 441篇 |
1999年 | 622篇 |
1998年 | 519篇 |
1997年 | 472篇 |
1996年 | 469篇 |
1995年 | 365篇 |
1994年 | 359篇 |
1993年 | 312篇 |
1992年 | 277篇 |
1991年 | 182篇 |
1990年 | 153篇 |
1989年 | 132篇 |
1988年 | 104篇 |
1987年 | 82篇 |
1986年 | 60篇 |
1985年 | 52篇 |
1984年 | 34篇 |
1983年 | 33篇 |
1982年 | 26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9篇 |
1977年 | 5篇 |
1958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172.
173.
斜坡稳定性,归根结底是斜坡发生变形破坏的可能性程度。而斜坡稳定性受制于众多地质因素的综合作用,因而用经典的数学方法进行多因素且较为切合实际的评价是相当困难的。模糊数学方法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其显著优点是能处理大量的定性资料及模糊地质信息,因此,我们选择模糊数学方法进行达川地区的斜坡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4.
175.
北极地区地质构造及主要构造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极地区范围很广,北极圈面积达2 100×104 km2,区域地质复杂。通过对北极地区区域地质编图,笔者认为前寒武纪主要由波罗的、劳伦和西伯利亚三大克拉通,以及其间的微板块或地块组成。主要造山带包括新元古代-早寒武世的贝加尔造山带、晚志留世-早石炭世的加里东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海西造山带、晚中生代的上扬斯克造山带、新西伯利亚造山带与楚科奇-布鲁克斯造山带。根据北极地区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显生宙以来经历的构造事件大致包括:新元古代-早寒武世的贝加尔运动,致使波罗的古陆与斯瓦尔巴-喀拉地块碰撞造山;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加里东运动,在劳伦古陆周边形成规模巨大的加里东造山带;晚古生代的海西运动,波罗的古陆与西伯利亚古陆的碰撞造山形成海西造山带;北极阿拉斯加-楚科奇微板块裂离加拿大边缘,侏罗纪加拿大海盆开始张开;早白垩世,阿拉斯加-楚科奇微板块继续与西伯利亚碰撞,阿纽伊洋(Anyui Ocean)消亡,形成上扬斯克-布鲁克斯造山带。受北极调查程度影响,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6.
177.
178.
综述了近20年国际上地幔转换带中水的研究进展。前人研究表明,地球深部的水主要以OH-(hy-droxyl)形式存储在名义上无水矿物(NAMs)中。高温高压实验研究表明,地幔转换带中的主要矿物均具有较高的储水能力,且在转换带的温压条件下,其储水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中瓦兹利石(β-Ol)和林伍德石(γ-Ol)的储水能力为2%~3%,超硅石榴子石(Mj)的储水能力为0.1%左右,据此估算地幔转换带的储水能力约为1.2%~1.91%,是地表水总量的3.9~6.2倍;而转换带除外的上地幔和下地幔主要矿物的含水量或储水能力均小于0.1%,因此与上、下地幔相比,地幔转换带可能是地幔的主要储水库。尽管地幔转换带具有较强的储水能力,但对地幔转换带的实际含水量还存在干、湿两方面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证据和争议。地幔转换带中的水会对转换带中一系列的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当水含量增加时,橄榄石(Ol)向β-Ol、γ-Ol分解以及超硅石榴石的分解反应分别向低压、高压和低压方向迁移,从而由橄榄石向β-Ol和γ-Ol分解两个相变反应界定的转换带宽度也会增加;水还会使地幔深部的部分熔融温度降低,熔体的密度降低;同时,水的加入可以很好地解释地幔岩pyrolite模型在410km不连续面处产生的与地震波测量不相符突变,也可以解决全地幔对流模式所不能解释的地幔成分分层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转换带中的水对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包括中国东部地区受太平洋板块深俯冲作用的影响,均具有重要的约束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79.
依据黑龙江东部方正断陷新的三维地震资料,重新厘定了其主干断层——伊汉通断层(FZ3),发现该断层规模明显变大,对断陷的沉积-构造演化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依据对伊汉通断层的新认识和FZ4、FZ5断层的发现,以及FZ6和FZ7断层的特征,确定方正断陷内部结构具有南北向(走向)分段、东西向(横向)分带的特点,并将方正断陷的沉积-构造演化划分成古近纪古新世—始新世的断陷期、始新世末的挤压隆起期、渐新世的差异沉降期和古近纪末期的挤压反转期4个阶段,指出东部凹陷埋藏深、面积大,是方正断陷新的油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80.
近年来,文登市国土资源局大力加强国土资源文化建设,不断激发干部活力,提高部门形象力和影响力,极大地促进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1构建和谐进取的精神文化(1)抓理论教育,为精神文化建设奠实基础。坚持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作为主题教育的第一讲。每年度下发政治理论学习计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