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2篇
  免费   1387篇
  国内免费   2075篇
测绘学   906篇
大气科学   784篇
地球物理   1240篇
地质学   3220篇
海洋学   895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421篇
自然地理   699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358篇
  2021年   434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396篇
  2018年   371篇
  2017年   346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381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405篇
  2012年   487篇
  2011年   496篇
  2010年   450篇
  2009年   372篇
  2008年   408篇
  2007年   390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4篇
  1934年   2篇
  1928年   3篇
  192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在分析树木生长对气候要素响应的基础上,利用采自天山中段南坡夫斯坦沟的雪岭云杉树轮宽度年表,重建了巴仑台地区1360~2004A.D.当年7月至次年6月的降水量序列,方差解释量达53%(调整自由度后为52%)。交叉检验结果表明重建方程稳定可信。过去645a以来,巴仑台地区的降水量变化存在12个偏少阶段和12个偏多阶段。巴仑台地区降水量重建序列存在10.7~11、6.7和2.1a的显著准周期及16.5~17.2和2.4~6.6a的较显著准周期,并且在1496A.D.前后发生了降水量由少向多的突变。  相似文献   
992.
不同时期古黄河三角洲土壤剖面盐渍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渤海湾西岸选取8个不同地貌单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剖面,分别在土壤返盐和淋溶最强的季节,按0~20、20~40、40~60和60~90cm采集土壤盐渍化样品,分析土壤剖面盐渍化特征。古河道带地势较高,为轻度盐化土壤,以硫酸盐型和氯化物-硫酸盐型盐渍化类型为主。河间洼地多为中度盐化土壤,为硫酸盐-氯化物型盐渍化类型。潮上带土壤的盐分含量达7~11g/kg,为盐土,为氯化物型盐渍化类型。土壤的蒸发、淋溶作用跟地貌、沉积等密切相关。同一地貌类型上,距海较远土壤剖面HCO3-含量高,Cl-含量低,全盐含量低,盐化程度低。  相似文献   
993.
木质藤本植物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重要的植被和生态的组分.通过对哀牢山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中30个林窗的调查,探讨了林窗-林窗边缘-林内的梯度上,以及不同大小和演替阶段的林窗中藤本植物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阳性种藤本植物主要出现在林窗中,而且对不同大小和演替阶段林窗环境的反应存在明显的差异;耐荫种藤本植物则主要出现在林内,林窗边缘以及中、小面积的林窗和处于演替中、后期的林窗中.从林窗中心到林窗边缘和林内藤本植物的多样性(Fisher's α多样性指数)和多度呈降低的趋势.此外,藤本植物的多样性在中等大小和处于演替中、后期的林窗中较高,而其多度在小林窗和处于演替中期的林窗中较高.该研究指出藤本植物物种问生活史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阳性种藤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是由林窗来维持的.  相似文献   
994.
国外综合贫困研究及对我国贫困地理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新城市贫困研究的内容和方法逐步多元化,综合贫困指标体系和以地域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促进了贫困地理研究。本文首先辨析贫困和综合贫困的概念,综合贫困研究的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再评述国外综合贫困研究的主要内容;最后在分析我国城市贫困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在指标体系、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空间层次等几个方面拓展转型时期我国城市贫困地理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995.
以典型的秦巴山地城市万源市为例,根据山地生态系统特征,选取士地覆盖类型、高程、地质灾害、生境类型、水土流失、坡度、景观破碎度和生物多样性等8个因子,划分为极敏感、敏感、低敏感和不敏感4个等级,利用AHP确定因子权重,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得到综合的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4个敏感级的面积比分别为8.44%、44.50%、38.31%、8.75%.根据各个因子对生态环境贡献的大小,得到了限制性敏感因子在空间上的分布.生态敏感性分析为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用地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减小了城市发展对生态系统破坏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6.
中国天山山区235 a气候变化及降水趋势预测   总被引:27,自引:18,他引:9  
  利用4个降水重建序列与天山山区10个气象站降水变化的响应关系,重建了天山山区近235 a来气候变化的年降水序列,重建序列的方差解释量达到47.7%。对过去235 a天山山区气候变化中降水变化的特征分析发现:降水大致经历了7干7湿的变化阶段,其中偏湿年份为124 a,多于偏干年份;天山山区的降水量以2.1 a、3.0 a、5.8 a、6.0 a的高频变化和24~25 a的低频变化周期最为显著。研究表明,近百年天山山区气候变化中的降水变化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初到80年代,降水量逐渐减少,导致冰川退缩、河流径流量减少、湖泊萎缩、沙漠面积增大、植被覆盖率减少;80年代后期至今,降水量迅速增加,导致河川径流量增加、湖泊面积增大和沙尘暴日数减少,生态环境趋于好转,但同时造成洪水和地质灾害频繁。采用基于方差分析的周期叠加方法对天山山区未来23 a气候变化中降水的演变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未来23 a气候变化中天山山区以湿润为主,期间有部分年份可能较常年干旱。  相似文献   
997.
盾构隧道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盾构隧道在地震作用下可发生接头螺栓剪断、管片开裂、管片端部混凝土脱落、大变形及错台等震害,将影响隧道的安全与正常使用,因此,建立合理的分析模型与计算方法来研究隧道可能的震害具有重要的工程防震减灾意义。采用嵌入梁单元模拟接头,厚壳单元模拟管片,无限元作为动力人工边界,同时在管片之间及管片与地层间设置非连续接触关系,更好地模拟了管片厚度方向应力及管片与地层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厚壳-接触-无限元地震响应分析模型。并将该模型运用于某大直径越江盾构隧道的抗震分析中,计算结果与盾构隧道震害特征较为吻合,表明该模型可反映盾构隧道的真实地震动响应。并应用该模型分析了壁后注浆层材料参数及结构与土体相互作用对管片动力响应的影响。所建模型对于研究盾构或TBM施工隧道的震害分析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8.
赣南- 粤北燕山期火山岩较为发育,并可分为下、中、上三个不同时期的火山岩系,但分布于粤北司前-赣南南迳 一带的火山岩一直缺乏可靠的同位素年龄。河口破火山口构造碎斑熔岩的锆石具有清晰的震荡环带,Th/U 比值高,属典型 的岩浆成因锆石。锆石SHRIMP U-Pb 测年结果显示,14 颗锆石15 个测点的年龄变化范围较小,为410~473 Ma,加权平均 年龄为(443.6±5.4)Ma,MSWD 为1.3,代表了碎斑熔岩的成岩年龄。根据国际地层表,河口破火山口构造碎斑熔岩形成 于晚奥陶世末期-早志留世初期,属加里东期火山活动的产物。河口破火山口构造碎斑熔岩加里东期锆石SHRIMP U-Pb 年 龄的首获,证明司前-南迳一带存在加里东期火山岩,这为赣南-粤北加里东期岩浆作用和花岗岩型铀矿成因的研究提供 了新的窗口。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更为合理地评价盾构壁后注浆控制地层变形机制,采用自制的硬性浆液固结变形试验装置,对水泥胶结作用影响硬性浆液的固结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并建立了能够反映水泥胶结作用的硬性浆液固结变形模型,编制了相应的数值计算程序,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硬性浆液固结变形数值计算模型的构建对于提高盾构施工模拟精细度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袁从华  吴振君 《岩土力学》2012,33(3):805-811
以沪渝高速公路湖北段平缓反倾红砂岩为研究对象,在平缓反倾红砂岩高陡边坡中岩体易软化崩解。自然冲侵蚀形成的高陡山体卸荷变形可达几十毫米至近百毫米,卸荷变形破裂方向与构造节理重叠,使节理裂隙变宽,贯通性提高,为高陡坡体提供了顺坡向陡直破裂面。加之公路切坡卸荷变形和坡体软化变形,岩体软化后的变形模量下降约80%,卸荷变形和软化变形各有数毫米的变形量,与自然坡体卸荷重叠,使坡体变形进一步加大,使红砂岩坡体潜在不稳定性增大。同时地下水作用使卸荷裂隙充填一定高度的静水压力,还使岩体产生软化,岩块软化系数一般在0.3~0.7,导致岩体强度显著下降,30~40 m高的静水压力可使边坡的稳定性系数从开挖前的5.56降至1.96,开挖后从2.77降至1.07,这两方面的作用可使切坡后较稳定的反倾坡体变化到极限平衡状态,甚至失稳状态。因此,施工中要特别注意切坡后的即时加固,并采取措施防止卸荷裂隙中地下水聚积,减少地下水对坡体的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