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5篇
  免费   1431篇
  国内免费   2145篇
测绘学   911篇
大气科学   902篇
地球物理   1290篇
地质学   3559篇
海洋学   999篇
天文学   118篇
综合类   409篇
自然地理   913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353篇
  2021年   450篇
  2020年   368篇
  2019年   430篇
  2018年   406篇
  2017年   361篇
  2016年   377篇
  2015年   443篇
  2014年   428篇
  2013年   481篇
  2012年   568篇
  2011年   566篇
  2010年   514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457篇
  2007年   439篇
  2006年   375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4篇
  1954年   4篇
  192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31.
前人在讨论水深对内潮能通量影响的时候得出结论:有限深海洋中海面对内潮的反射使得正压潮向内潮的能量转化相比较无限深海的情况显著降低,对于选定的地形,在无限深海假定下得到的能通量是该地形上内潮能通量的上限。鉴于前人所研究的基本上都是平滑的地形,而实际的海洋地形总是比较粗糙的,本文探讨了粗糙地形上内潮能通量随水深的变化。选取了弦函数地形、随机白噪声地形、弦函数地形叠加在高斯地形之上、随机白噪声地形叠加在高斯地形之上和随机白噪声地形与弦函数地形同时叠加在高斯地形之上5种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对于这5种情况,都存在海洋有限深时的能通量大于无限深假定时的能通量,这说明前人得出的"有限深海洋中海面对内潮的反射使得正压潮向内潮的能量转化相比较无限深海的情况显著降低"的结论对于粗糙地形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232.
通过地球化学勘查,于星火林场一支线发现银矿点.该矿点的矿化体产于二叠世花岗闪长岩中,受北东向的青山里断裂带控制.笔者着重阐述了该矿点矿化情况、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和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233.
结合天山公路实际,引入模糊理论中的多因素综合评判模型,对天山公路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研究,开发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系统,并以专题图的形式显示评价结果。通过对结果分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图中的危险等级分布,大致与野外调查一致,表明该系统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34.
首先阐明地质灾害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分析了目前应用于滑坡安全监测自动化远程监测设备和技术,并重点介绍了GPS天线阵列变形监测系统,接着根据某矿山的一个滑坡现场,进行GPS天线阵列监测方案设计,并在实地进行数据采集测试,最后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对几期结果的较差和精度进行分析,得出在矿山自动化监测技术中,GPS天线阵列变形监测系统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监测技术,很适合滑坡安全监测。  相似文献   
235.
基于GIS的建筑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IS技术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提高施工管理效率,控制施工进度,检验施工质量,节省施工费用等,都显示出了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无法比拟的优点,同时能为施工设计人员以及领导决策提供直观的图形显示和分析统计的功能,真正达到施工设计和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系统将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测量作为系统管理的重点,设计了11个子系统,涵盖了大量的空间和属性信息,内容丰富,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236.
王丹  耿丹  李丹彤 《北京测绘》2021,35(7):833-838
基础测绘作为测绘事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法定性、战略性、公益性和专业性.新型基础测绘要在承载法律法规赋予的法定任务基础上,面向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工程建设管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以及其他政务管理和公众服务等对公共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及服务的需要,建立由理念、成果、服务、技术和机制等要素构成的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提升基...  相似文献   
237.
为了解西辽河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分布规律、变化趋势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利用2000—2018年西辽河流域11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和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集,通过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探讨了生长季各月NDVI与气象因子的时滞性,以及气象站周围10 km缓冲区内不同植被类型NDVI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  相似文献   
238.
目的】 为了建立川东北最佳极端强降水概率预报方程。【方法】 利用ERA时间间隔为1 h的0.25°×0.25°再分析资料,计算1990—2019年5—9月逐日4个时次的物理量,统计分析极端强降水个例物理量异常度,采用4种实验方法对比分析并建立预报方程。【结果】 (1)异常度较明显因子分别为700 hPa比湿、850 hPa比湿、700 hPa水汽通量散度、850 hPa水汽通量散度、500 hPa垂直速度、700 hPa垂直速度、850 hPa垂直速度,大部分平均异常度绝对值在1.5以上,K指数和假相当位温相当,08时总体比其他时次异常度明显。(2)预报方程预报结果。样本内检验,该预报概率平均值为0.652,60%的百分位值为0.623,预报概率最大值为0.999。样本外检验,预报指数阈值为0.6时,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0%,平均空报率为9.3%,平均漏报率为0.7%,其中有13站的漏报率为0%;以0.65为阈值检验,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2.4%,平均空报率为6.9%,平均漏报率为0.7%,其中有13站的漏报率为0%,预报效果更佳。【结论】 极端强降水概率预报方程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239.
陈一秀  杨丹 《矿床地质》2021,40(1):128-142
安徽铜陵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该矿集区具有大规模的成矿作用和多种类型的复杂成矿系统演化,找矿潜力大,研究程度较高.区内广泛发育一系列层状硫化物矿床,其成因问题一直是中国矿床学界争议的焦点之一.文章从成矿年代学、成矿流体来源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对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矿集区内层控硫化物矿...  相似文献   
240.
Soil conservation practices can greatly affect the soil erosion process, but limited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about its influence on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PSD) of eroded sediment, especially under natural rainfall. In this study, the runoff, sediment yields, and effective/ultimate PSD were measured under two conventional tillage practices, downhill ridge tillage(DT) and plat tillage(PT) and three soil conservation practices, contour ridge tillage(CT), mulching with downhill ridge tillage(MDT), and mulching with contour ridge tillage(MCT) during 21 natural rainfall events in the lower Jinsha Riv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soil conservation practices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oil erosion. The conventional tillage of DT caused highest runoff depth(0.58 to 29.13 mm) and sediment yield(0.01 to 3.19 t hm-2). Compared with DT, the annual runoff depths and sediment yields of CT, MDT and MCT decreased by 12.24%-49.75% and 40.79%-88.30%, respectively.(2) Soil conservation practices can reduce the decomposition of aggregates in sediments. The ratios of effective and ultimate particle size(E/U) of siltand sand-sized particles of DT and PT plots were close to 1, indicating that they were transported as primary particles, however, values lower/greater than 1 subject to CT, MDT and MCT plots indicated they were transported as aggregates. The ratios of E/U of claysized particles were all less than 1 independently of tillage practices.(3) The sediments of soil conservation practices were more selective than those of conventional tillage practices. For CT, MDT and MCT plots, the average enrichment ratios(ERs) of clay, silt and sand were 1.99, 1.93 and 0.42, respectively, with enrichment of clay and silt and depletion of sand in sediments. However, the compositions of the eroded sediments of DT and PT plots wer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original soil. These findings support the use of both effective and ultimat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for studying the size selectivity of eroded sediment,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revealing the erosion mechanism in the purple soil area of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