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5篇
  免费   2546篇
  国内免费   3808篇
测绘学   1945篇
大气科学   1642篇
地球物理   1798篇
地质学   6198篇
海洋学   2765篇
天文学   130篇
综合类   924篇
自然地理   1417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687篇
  2021年   784篇
  2020年   677篇
  2019年   829篇
  2018年   706篇
  2017年   694篇
  2016年   658篇
  2015年   717篇
  2014年   723篇
  2013年   900篇
  2012年   952篇
  2011年   976篇
  2010年   902篇
  2009年   921篇
  2008年   938篇
  2007年   888篇
  2006年   837篇
  2005年   621篇
  2004年   470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348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4年   9篇
  1924年   1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21.
余达淦 《铀矿地质》2001,17(6):321-327
笔者认为,对华南中生代富大铀矿成矿背景的研究要强调壳幔交换的深部作用,强调构造体制变革对成矿的制约,以及两条火山岩带和一个岩浆活动区的成矿地位.构造研究中要引进伸展构造理论,研究盆岭构造、热隆构造及与变质核杂岩构造配套的常见构造型式,研究盆岭耦合特点.成矿模式要考虑岩浆定位部位深浅及形成构造环境差异、地化环境差异,要探索大型、超大型铀矿形成的岩浆定位部位与层圈构造、地壳韧脆性构造转换面、地球化学转换面的耦合条件.  相似文献   
922.
表生水条件下毒砂溶解作用动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毒砂氧化溶解和释放的砷将对周围水体造成污染.本文用混合流流动反应器研究了毒砂在温度为15、25、35和45℃的FeCl3酸性地表水作用下的氧化溶解过程.结果显示在温度为15~35℃内,毒砂的氧化随FeCl3溶液浓度增加和反应温度升高而加速,而45℃时毒砂的反应速率反而降低;毒砂在与氧化剂FeCl3酸性溶液(浓度小于1×10-4 mol·  相似文献   
923.
缅甸含硬玉的蛇纹石化橄榄岩及其围岩的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以缅甸帕敢地区含硬玉岩的蛇纹石化橄榄岩及其围岩-未细分的变质岩为研究对象,较详细地研究了各类岩石的岩相学,岩石化学及主要矿物的组成,认为该区超基性岩为含铬铁矿的蛇纹石化纯橄岩,它的围岩由含多硅白母蓝闪石片岩,石榴斜长角闪岩,大理岩及透辉石大理岩,石英岩等构成。通过其中典型的变质反应分析与计算,认为围岩的变质程度分别为蓝闪石片岩相和的高角闪岩相,其中蓝闪石片岩相的压力大于0.8-1.0GPa,斜长角闪岩相的温度为582度,通过对比分析世界上不同产地硬玉岩的特征,认为硬玉岩,尤其是优质者,产出环境如下:(1)容矿岩体属超基性岩,以含铬铁矿的纯橄岩为最佳;(2)围岩中存在低温高压变质岩,即蓝闪石片岩-榴辉岩类;(3)位于与俯冲带有关大地构造单元内。  相似文献   
924.
井间地震走时波形层析成像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裴正林  余钦范 《现代地质》2001,15(3):333-338
提出了井间地震走时波形顺序反演方法。该方法先利用井间地震走时反演得到速度模型的低频成分 ,然后用井间地震波形反演获得速度模型的高频成分。数值模型试验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该方法反演稳健 ,提高了走时成像的分辨率 ,克服了波形成像易于陷入局部极小的缺陷 ,实现了快速高分辨率成像。  相似文献   
925.
以东经108°线为界,把中国大陆分为东、西两部,东部取震级M≥6的地震、西部取M≥7的地震为强地震.利用有史以来全部地震资料,针对不同情况和不同时期,系统地研究了相继两次强地震之间的时间间隔,目的在于讨论一次强地震发生之后,下一次强地震何时发生.在所有情况下地震间隔数目都随时间间隔值的增大呈明显的趋势性减小.给出了8种情况下的间隔数目统计和相应的模拟函数,以及间隔值的经验概率和相应的函数模拟概率.由此可估计时间间隔为某个值的概率,也可估计时间间隔处于某个区间的概率.反之,对于给定的概率,可估计时间间隔的值或它所处的区间.  相似文献   
926.
评估地震人员伤亡的软件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家喻  杨哲 《地震地质》1996,18(4):462-470
设计了地震人员伤亡评估系统软件包,并利用该系统对北京地区假定地震发生后的人员伤亡进行了预测。为设计该系统,建立了北京地区的人口数据库、唐山和邢台地震人员伤亡数据库,对一天中人在不同时间段逗留在房屋内部的概率进行了讨论,从而建立了地震人员伤亡评估的数学模型。该系统作为地震灾害评估系统的子系统,主要用于地震人员伤亡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927.
郝喆 《地质与资源》1992,28(4):394-400
采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获取地质环境的破坏现状和采空区特征.按相关规范要求,预测小窑采空区的影响范围,剖析采空区残留空洞的稳定性,评价采空区的活化潜在威胁,分析采空引起的覆岩三带发育特征,剖析采空区引起的地表移动特征,获取相应地表变形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928.
I. INTRODUCTIONWhen a sediment--laden flow reaches the backwater zone of a reservoir, the suddenreduction of flow velocity causes sediment particles to settle toward the river bed. Undercertain circumstsnces, it will plunge and form a layer of sediment--water mixture flowingbeneath the water surface. This flowing layer is called the turbidity current. A turbiditycurrent is relatively stable and has important impacts on reservoir sedimentation.In the case of deep reservoirs, due to temper…  相似文献   
929.
刘冰  左溪冰  谭熊  余岸竹  郭文月 《测绘学报》1957,49(10):1331-1342
针对高光谱影像分类面临的小样本问题,提出了一种深度少样例学习算法,该算法在训练过程中通过模拟小样本分类的情况来训练深度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特征,其提取得到的特征具有较小类内间距和较大的类间间距,更适合小样本分类问题,且能用于不同的高光谱数据,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利用训练好的模型提取目标数据集的特征,然后结合最近邻分类器和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监督分类。利用Pavia大学、Indian Pines和Salinas 3组高光谱影像数据进行分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训练样本较少的情况下(每类地物仅选取5个标记样本作为训练样本)取得优于传统半监督分类方法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930.
松辽盆地东缘域位于松嫩—张广才岭微板块东部.自晚古生代以来该域经历了西拉木伦河缝合带闭合产生的北向挤压作用、蒙古—鄂霍茨克洋自西向东剪刀叉式闭合对其东侧东南侧产生的挤压作用以及西太平洋板块西向变向俯冲产生的挤压作用等区域构造应力场影响,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地壳变动.该东缘域的地壳结构与松辽盆地地壳是否具有相近的结构特点,这是至今未被研究的内容.在Songliao Drep研究中已经用深反射地震手段得到松辽盆地地壳结构的一组新认识.这些认识在其东缘域是否还成立,也需要用同样精度的手段予以研究.另外,莫霍界面的宏观特征与微观(内部)特征,从松辽盆地到其东缘域有什么样的变化,其形成机理是什么,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了回答这些科学问题,从哈尔滨西至尚志市附近实施了一条东西向约150 km长的深反射地震剖面.通过研究发现东缘域与松辽盆地基底地壳具有明显的差别,即由松辽盆地地壳的三分性变到东缘域盆地外地壳的二分性,在剖面近东端得到近26 km深的莫霍界面深度,并用均衡理论分析莫霍界面形态特征的形成机理;上部地壳存在双向大型推覆断裂,推测其被推覆体主体是古亚洲洋沉积地层即C-P系海相地层.这些认识为中国东北地区探查晚古生代海相地层、研究东北亚地壳结构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