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7篇
  免费   2433篇
  国内免费   3880篇
测绘学   1954篇
大气科学   1619篇
地球物理   1853篇
地质学   6468篇
海洋学   2804篇
天文学   165篇
综合类   904篇
自然地理   1413篇
  2024年   140篇
  2023年   361篇
  2022年   704篇
  2021年   829篇
  2020年   711篇
  2019年   806篇
  2018年   691篇
  2017年   683篇
  2016年   682篇
  2015年   720篇
  2014年   723篇
  2013年   879篇
  2012年   962篇
  2011年   968篇
  2010年   899篇
  2009年   922篇
  2008年   943篇
  2007年   882篇
  2006年   825篇
  2005年   620篇
  2004年   457篇
  2003年   352篇
  2002年   349篇
  2001年   328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7篇
  1972年   9篇
  1971年   5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为探究不同悬沙浓度下潮滩粒度特征的变化,对黄河三角洲潮滩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使用采自研究区的潮滩表层沉积物,设定与实际潮滩尺寸按比例缩小的室内水槽以及波浪潮汐动力模拟,对不同悬沙浓度条件(0~14.9 kg/m3)下的模拟“潮滩”进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悬沙浓度的减少,潮滩粒度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随着含沙量的减少,整个潮滩的细颗粒沉积物分布范围减小,总体上沉积物呈现粗化特征,但颗粒较大的极粗粉砂的分布同样减少;在不同含沙量条件下,分选系数、偏度和峰度均值总体呈现出潮下带上部高、潮间带和潮下带下部低的特征,反映了模拟的潮间带上部和潮下带前缘的分选较潮滩中部更好的特征。含沙量的变化同样影响了模拟潮滩的微地貌形态,随着含沙量的降低,潮滩微地貌逐渐侵蚀破碎。潮滩物理模型实验有助于快速再现潮滩冲淤形态和变化特征,使特定条件下潮滩的变化具备可预见性,从而为人类有针对性地进行生产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2.
建筑垃圾是城市市政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堆填处理可能造成场地及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地下水污染。传统观念认为,建筑垃圾中多为惰性或无害成分,对地下水影响有限,缺乏关于建筑垃圾堆填对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的研究。选取2处建筑垃圾堆填场地,通过对场地周围地下水采样分析,得到场地周边地下水化学指标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识别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组分来源,从而定量评价建筑垃圾填埋对周边地下水水质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建筑垃圾填埋会显著影响周边区域地下水组分的浓度和质量,尤其是TDS、TH、Ca2+、SO42-等组分显著受到影响,填埋时间越长、填埋体量越大,影响程度越深。两场地区域范围内Na+、Ca2+、Mg2+、SO42-和TDS 5个组分或指标的空间分布整体变化趋势较一致,均表现为垃圾填埋场附近沿地下水流下游方向的点位浓度较高,其他点位浓度较低,验证了建筑垃圾填埋对区域地下水质量的影响。PMF来源解析确定两场地周边地下水化学组分来源有建筑垃圾填埋、岩石风化溶解、水岩相互作用和农业活动,在场地一来源贡献占比分别为29.2%、21.6%、24.2%和15.1%,在场地二贡献占比分别为15.6%、23.2%、28.4%和18.2%。两场地周围地下水质量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较深,人为污染源正在成为地下水中离子组分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243.
地幔流体在地质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地球科学研究的一个前缘课题。提供了甘肃西秦岭新生代钾霞橄黄长岩中各种形态分凝体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的资料,对分凝体的性质、深部地幔流体的成分及成因机制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钾霞橄黄长岩中分凝体是软流圈地幔流体活动的记录,其成因机制与岩浆作用对软流圈的开放和软流圈上涌的条件下,原生钾霞橄黄长岩浆的分异作用(特别是液态不混熔作用),以及岩浆的抽提作用、动态熔融作用等综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44.
245.
针对当前大规模全球科学数据可视化中存在的单机可视化数据量有限、从底层开发并行可视化系统难度大等问题,该文基于分布式环境和VisIt,提出了一种简便、开放而又有效的大规模全球科学数据可视化方法。介绍了VisIt的体系结构及运行机制,给出了自定义数据的并行可视化方法;并基于NCEP数据集及全球空间格网,在小规模集群环境下实现了小粒度适应性球体退化八叉树格网(SDOG)下的全球大气温度场的并行可视化。VisIt的并行可视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增加计算节点,VisIt能有效摆脱传统单机可视化对数据量的限制,可实现大规模全球科学数据的并行可视化。  相似文献   
246.
西藏“一江两河”中游地区风成地层沉积时代、沉积相和磁化率等研究结果表明,早在800KaB.P.前西南季风就已存在,受全球气候波动和青藏高原隆起的影响,其盛行衰变与东南季风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主要表现为本区地层所记录的气候变化信息不如东南季风区详细;而且西南季风因高原屏障作用给本区带来的降水愈来愈少,气候明显地向干冷化发展。  相似文献   
247.
Sandy desert landscape is a geological product of arid climate and abundant sand materials supply in natural conditions, therefore the formation of sandy desert is an ideal studying object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arious stratigraphic/epigenetic spheres of the earth system. However, until now,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provenance and formation of these deserts in Xinjiang, Central Asia is diverse and inconsistent, a systematic review is necessary. Ancient aeolian sand sediments in the internal areas of these deserts and their twin dust deposits in the Cenozoic strata surrounding the Xinjiang deserts are direct and indirect clues reflecting the provenance of sand materials and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deserts. Based on the geochemical, mineralogical and isotopic evidences of desert sands and relevant deposits in the peripheral region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andy deserts in Xinjiang, Northwest China. Many proofs proposed that desert sands in Xinjiang were mainly sourced from the ancient pluvial, alluvial and fluvial sediments and were eventually achieved because of the local sand supply. It pointed out that the settings of tectonic structure in Xinjiang had made sediments both in the Tarim Basin and the Junggar Basin being influenced greatly by regional hydrological system and aeolian processes originated from the planetary wind system of westerly,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and the topographical mountain-valley winds. However, the directions of transportation paths are different between the hydrological dynamics and the aeolian dynamics, which are decided by the slantwise structures of the basins tectonics and the region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routes, respectively, and have determined anisotropies of the transport pathway of these sediments delivered by different agents. This results in a geological cycle of detrital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in the two large basins and thus largely increases the degree of sediment mixing, alternation and recycle between younger and older sediment sources, as well as the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of sand provenances.  相似文献   
248.
介绍了河南省气象台与地市局、国家基本站之间依托于邮电部门的X.25分组交换网组建的全省X.25分组交换网的设计思想和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249.
安迪尔河位于塔里木沙漠南缘,发源于昆仑山,上游河水沿河床大量入渗,中游为干河床,下游为泉水溢出补给型河流。安迪尔河缺乏水文资料,以临时水文站1998年实测水文资料为依据,对安迪尔河的水文特征进行分析,以便说明泉水型河流水文特征。分析了安迪尔河水位年内变化、冰期水位、畅流期水位、洪水期水位的变化特征;对安迪尔河水位流量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水位流量关系方程式,并对冰期、畅流期的、洪水期逐日平均流量和流量特征进行了推求和分析,安迪尔河1998年泉水溢出量为0.5528亿m3。  相似文献   
250.
文章通过对安徽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城市货运量变动情况的分析,运用地域非均衡系数、位势商及地理联系率指标,总结得出近十五年来安徽省货流运输联系的基本特征及其时空演化趋势。自1990年以来,安徽省货流运输能力显著增强、运输结构不断优化、货运强度和货物生成密度持续下降,地区间运输联系逐步加强。在时间序列上,货运量分布表现出均衡化趋势,地域分布非均衡系数不断减小,同时,货运量分布区域位势高低悬殊,而且各城市的波动比较明显。在空间演化方面,货运量分布与生产地分离的趋势已经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