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2篇
  免费   497篇
  国内免费   863篇
测绘学   491篇
大气科学   431篇
地球物理   402篇
地质学   1248篇
海洋学   508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203篇
自然地理   40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1945年   1篇
  193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The Nandan-Hechi metallogenetic bel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in-polymetallic producing district in China, and is the location of the Dachang super-large tin deposit. Based on the detailed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isotopic data, the stages of magmatic activity in the Nandan-Hechi metallogenetic belt have been lined ou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study about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granites, and by using ω(Al2O3)-ω(SiO2), ω(TFeO)/[ω(TFeO) ω(MgO)]-ω(SiO2), AFM, ACF and Rb-Yb Ta, Rb-Y Nb,Ta-Yb, Nb-Y discrimination diagrams in combination with regional geological setting analysis,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analyses about the structural environment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granites, and discussed the structural environment and dynamic setting for the large scale mineralization in this area.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granites in Nandan-Hechi metallogenetic belt belong to the POG type,while the later stage alaskite belongs to the RRG CEUG type. The granites were formed at the stage of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from postorogenic phase to intraplate setting. But the major structural environ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steady regional extension. The formation age for the granites coincides with the time for this transformation, and this translation environment is favored for large-scale metallogenesis.  相似文献   
52.
中国中央造山带内两个超高压变质带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中央造山带内至少发育两个超高压变质带,一个是南阿尔金-柴北缘-北秦岭超高压变质带,超高压峰期变质年龄为早古生代(500~400 Ma),代表扬子与中朝克拉通间的深俯冲和碰撞带;另一个是研究程度较高的大别-苏鲁超高压和高压变质带,峰期变质年龄主体是三叠纪(250~220 Ma),代表扬子克拉通内部的陆内大陆深俯冲和碰撞带。对东秦岭看丰沟及香坊沟的变质岩片详细岩石学和构造学研究以及先期造山带尺度的构造、岩石和年代学研究资料分析证明,南阿尔金-柴北缘-北秦岭超高压变质带,向东不能与大别-苏鲁超高压和高压变质带的任一部分相连,包括南大别和西北大别超高压及高压变质岩石。相反,大别-苏鲁超高压及高压变质带,向西经桐柏山,横过南襄盆地延伸到南秦岭的西峡及商南一带。仅在东秦岭-大别山范围内,两个超高压变质带分别位于南丹断裂系南北两侧,沿造山带近平行延展,之间被一系列以断裂或剪切带为边界的岩石构造岩片相隔,不能构成横贯中国中部统一的巨型超高压变质带。任何有关中国中央造山带构造格架及构造演化模型的建立,均应考虑其内部发育两个时代和功能不同的超高压变质带。  相似文献   
53.
云南逐月雨量和气温的格点数据资料场建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根据云南各气象台站的逐月雨量和气温观测数据资料,采用距离平方加权平均的格点插值方法,建立了云南(98.0°E~106.0°E、21.0°N~29.0°N)1951年1月~2002年12月0.25°×0.25°经纬度分辨率的逐月格点降水和气温数据资料场。应用该格点数据资料场,分析得到了云南年降水量场和年气温场变化的一些基本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54.
基于模糊算子理论的道路半自动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算子理论的道路半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在对小比例尺影像进行Sobel边缘检测的基础上,定义了12种模糊算子表示2维道路的各种可能的结构,然后在给定道路种子点附近形成的一定范围内进行搜索,提取出道路的中心线。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速度较快并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5.
航天GPS接收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GPS接收机为航天器提供航迹、姿态、时问和相对距离等导航信息,提高航天嚣运行的自主性。文中介绍了清华宇航中。航天GPS接收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给出测试结果和分析。  相似文献   
56.
The classic Sverdrup theory suggests that the water movement in the central subtropical gyre of North Pa-cific be slowly westward or southwestward.In the late sixties of the20th century,the existence of a peculiar eastward narrow flow between20°N and25°N in spring was theoretically predicted.It was named the Subtropical Countercurrent(STCC),although direct observational evidences were not yet sufficient to con-firm whether or not such eastward flow between20°N and25°N was a persistent…  相似文献   
57.
思茅境内澜沧江径流变化量与云南气候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思茅澜沧江流域下游思茅境内水文站1960年1月~2001年12月的逐月径流量和云南的月雨量(气温)场格点资料为基础,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思茅境内澜沧江流域的东西部径流量变化及其与云南气候变化的关系。结论为:思茅境内澜沧江下游流域的径流量变化与滇西南的降水量变化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季节特征为春夏季较好,秋冬季次之;与元江河谷一带的气温变化也有显著的反相关关系,其中西部流域还与滇南的气温变化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季节特征则为冬春季较好,夏秋季不显著。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流域的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且西部升温的上升趋势更显著,气温上升对径流量的变化起减小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流域的东西部降水量变化出现了显著的差异,其东部的降水量明显增多,与此相一致,其东部径流量变化的增幅也明显大于其西部。  相似文献   
58.
湘西合仁坪金矿床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柳林汊一带广泛分布钠长石_石英脉型金矿,合仁坪金矿床是其典型代表。文章对合仁坪金矿床的硫、铅同位素进行了研究,并与区域石英脉型金矿床进行对比,探讨了该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并初步确定了其矿床成因。研究表明,合仁坪金矿床硫化物的δ34S值范围较窄(-4.8‰~4.4‰),平均为-0.6‰,该矿床的硫为深源硫,由深部变质流体带入;铅的同位素组成较均一,并表现出明显的造山带铅的特点。结合区域成矿作用,进一步研究揭示,合仁坪金矿床为一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其成矿可能与湘西雪峰山地区加里东期的造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9.
60.
康媛  孙卫  盛军  时建超  刘艳妮  赵婷 《地质论评》2016,62(1):103-110
三塘湖盆地牛圈湖区块中生界侏罗系西山窑组储层具有典型的异常低压油藏特征,晚白垩末期储层达到最大埋深,此时下部芦草沟组烃源岩演化程度达到最大,随着油气持续向储层充注,此时地层压力达到最大,可达30.33~50.74MPa。本文从引起油藏异常低压的主要因素入手,定量分析了构造抬升与地层剥蚀、地层温度降低、成岩作用中的"耗水作用"以及矿物蚀变引起的自生体积缩小等因素对地层压力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地层压力降低,其中溶蚀作用中矿物蚀变所形成的"耗水作用",使地层压力下降24.4%~37.1%,是造成储层异常低压的首要因素,同时矿物蚀变导致自身体积缩小并导致储层压力下降16.5%~24.8%,地层温度降低和构造运动对储层压力降低影响相对较弱,降低幅度分别为7.9%~8.6%和4.8%~8.1%。以上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地层压力下降17.45~37.85MPa,最终形成现今异常低压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