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121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61.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2000~2009年覆盖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MOD09A1和MOD13Q1数据集的相关数据,该保护区1:5万DEM,并结合2008年9月采集的野外湿地数据,进行了基于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改进型调整植被指数(MSAVI)、地表水分指数(LSWI)、海拔和坡度5个参数的保护区湿地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类型主要为河流、湖泊、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主要分布在海拔4100~4700m且坡度≤4°的佩枯错、浪强错、多布扎等湖泊密集的高原湖盆地区、佩枯错与浪强错之间的平原地带和保护区中部及北部坡度较缓的河谷地区,大部分湿地分布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内;2000~2008年保护区湿地以季相变化为主,6~9月(湿季)湿地面积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1.2%;6~9月湿地面积年际变化幅度小于保护区总面积的0.1%;坡度和海拔是影响保护区湿地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和提取该地区湿地空间分布范围的有效参数。  相似文献   
162.
基于改进型SIMTOP参数化径流方案和新安江模型的三层土壤水量平衡计算方法,本文构建了一个输入数据和率定参数较少、同时具有地形指数尺度转换机制、较好描述二维水文过程的简单高效的大尺度水文模型TOPX,并将其与区域环境系统集成模式RIEMS紧密耦合,以增强区域气候模式对大尺度流域径流量的定量数值模拟能力.TOPX模型在酉水河流域和泾河流域的离线测试表明:该模型对小尺度流域的径流量模拟精度较高,能够较好地描述流域水文变化过程;同时,该模型在大尺度上具有较强的分布式模拟能力,能够捕捉陆面水文过程的主要特征和时空演变特点.TOPX与RIEMS的耦合模式在泾河流域进行了在线测试,借助TOPX模型中的地形指数降尺度转换和水文过程产汇流机制,耦合模式实现了利用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的气象资料来驱动水文模型进行大尺度流域日径流量的模拟.进一步分析还表明:区域气候模式RIEMS模拟的降水时空分布数据的精度是影响耦合模式对径流量模拟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3.
基于两种新型景观指数的张掖绿洲植被格局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通过遥感与GIS技术分析张掖绿洲植被格局动态,验证了Frohn(1998)提出的两种新型景观指数PPU(Patch Per Unit)和SqP(Sq)[Square Pixel]在时间序列上对于植被景观格局分析的适用性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PPU和SqP(Sq)指数分别对应聚集度和分维数这两种传统景观指数呈相似的变化趋势和统计相关性,但其针对景观类型的变异系数相对于聚集度和分维数都较高,即其指数值对各植被斑块类型辨识的敏感性更强,对景观破碎化程度和斑块形状复杂度的时空演变具有更好的预测性。通过对新型景观指数特性的分析及动态对比,表明张掖绿洲植被景观的空间异质性和斑块形状复杂度呈现逐渐增强的总体态势。  相似文献   
164.
我国码头新结构型式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新  史宏达 《海岸工程》2013,32(1):35-43
对我国近些年出现的几种新型码头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导管架码头结构型式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型式,结构的整体刚度大、水平变位小、透空性好、波浪反射小,在开敞式环境下可适当降低码头面高程;椭圆沉箱墩式结构解决前后不均匀沉降的问题,提高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内河架空直立墩式结构对大水位差适应能力强,结构紧凑,对水流穿行影响小,装卸作业时泊稳条件好,是内河航道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5.
搁浅、误捕和救助记录是研究野生动物分布和获取其基本生物学数据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对那些缺少系统性野外调查的物种。本研究收集了福建沿海2006—2019年间鲸鲨(Rhincodon typus)的搁浅、误捕和救助记录,初步探讨福建沿海鲸鲨的时空分布情况,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共收集福建沿海鲸鲨搁浅、误捕和救助记录30例,包括搁浅10例、误捕18例和救助2例,其中福州鲸鲨记录大部分在平潭岛附近,这可能与平潭海域上升流带来的丰富生物资源有关;所有记录中有28例(93.3%)发生在6—10月,表明夏秋季可能是鲸鲨在福建沿海活动的高峰期。此外,有体长记录的22条鲸鲨中,17条(77.3%)为幼年个体,可能是因为幼年鲸鲨偏好在高生产力的近岸海域聚集以获取充足的食物,因此也更容易搁浅或被误捕。较多的误捕记录(60.0%)提示渔业活动对鲸鲨有较大威胁。因此,建议建立全省甚至全国性的鲸鲨搁浅误捕数据库,进一步严格和规范渔业管理,改进渔具以降低误捕鲸鲨的概率,加强对公众(特别是渔民)的宣传教育,以更好地保护这一濒危物种。  相似文献   
166.
单道地震作为海上地震勘探测量方式的一种,采用自激自收的测量方式,具有施工效率高、资料处理解释快速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海上地质调查。本文对单道地震资料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整套处理流程,重点是采用SRME算法对多次波进行压制,提高数据信噪比。将上述算法应用于长岛海域单道地震资料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7.
以中国气象局逐小时地面降水数据集为参考基准,采用8种统计评价指标综合评估对比了美国NASA研发的全球降水计划(GPM)多卫星降水联合反演IMERG(Integrated Multi-satellitE Retrievals for GPM)卫星降水产品的三个不同版本的Final数据,分析了三套卫星降水在中国大陆地区多时空尺度下的反演精度,探讨了IMERG最新版本V5数据的改进情况及反演中仍然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IMERG数据能够准确地捕捉到中国大陆地区的降水区域特征,但是在中国西北部地面站点稀疏地区误差较大,精度较低,难以精确估测该地区的实际降水值.最新版本V5数据精度整体上优于先前的V3和V4数据,V5与地面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75,均方根误差为7.03 mm/d,较V3、V4有明显提高,改善了V3、V4在中国西北部出现的降水低估问题;但是V5在冬季表现较差且没有解决前期版本存在的高估问题,整体上相对实际降水仍处于高估状态;同时V5在对高雨强事件的捕捉监测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建议在强降雨事件监测中需谨慎使用卫星降水IMERG数据集.目前V5系统中的校正算法还存在部分缺陷:为消除全球降水系统性低估问题,目前的校正算法整体性抬升了卫星降水值,从而导致卫星降水反演在中国地区高雨强事件下出现高误报以及高估问题,进而影响到IMERG数据回推以及后续再生数据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8.
基于PS-InSAR和SBAS技术监测南京市地面沉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覆盖南京地区的23幅Sentinel-1A影像,分别采用PS-InSAR技术和SBAS技术进行数据处理,获得了两组研究区域的地表沉降信息,并对两组结果进行交叉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获取的结果无论是在沉降范围还是在形变量级上,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研究区域在2015-04~2017-01期间存在地面沉降问题,且最大的沉降速率达到-30 mm/a。  相似文献   
169.
李光明  雍永源 《地球学报》2000,21(4):373-378
藏北那曲地区中上侏罗统拉贡塘组发育典型的深水浊流沉积,根据浊积岩鲍马序列和粒度特征,可以进一步将其区分为近源砂质浊积岩和远源细屑浊积岩。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拉贡塘组浊积岩富集Cr、Co、Sc、Th等元素,无Ce负异常或负异常不明显,沉积物物源主要来自于变质岩区或再循环的沉积岩分布区。那曲盆地是冈底斯中生代多岛弧盆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中上侏罗世深水浊流沉积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中的弧后盆地环境,该弧后盆地的形成与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盆的洋壳向南的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0.
以吐鲁番市和哈密市(简称吐哈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MODIS多光谱传感器2000、2006、2012年和2018年的遥感数据,采用4个表征湿度、干度、热度和绿度的指数,建立和绘制吐哈地区多个时期的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y index,RSEI),并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及土地利用转换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近20 a来,吐哈地区的绿度指数平均增加0.0244,热度指数平均降低0.0241,而湿度和干度指数整体的变化接近于0;其中,热度指数与RSEI具有负相关性。总体而言,2000—2018年吐哈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表现为略微下降的趋势;其中,吐鲁番市的鄯善县RSEI变化幅度最大,环境质量表征数据在区域下降幅度中排列首位,哈密市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环境质量减少的幅度最小。近20 a来,吐哈地区的草地面积有明显增加,但需控制草地开垦及过度放牧,防止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