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2篇
  免费   969篇
  国内免费   1286篇
测绘学   545篇
大气科学   561篇
地球物理   753篇
地质学   2336篇
海洋学   573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275篇
自然地理   50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6篇
  1942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21.
低聚羧甲基壳聚糖的抗氧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低聚壳聚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OS)醚化得到O-羧甲基壳聚糖(O-carboxymethyl chito-sanolig osaccharide,O-CMCOS)和N-羧甲基壳聚糖(N-carboxymethyl chitosanolig osaccharide,N-CMCOS),其取代度(substituting degree,DS)均为0.54,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其结构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活性以及还原能力。结果表明,COS及其衍生物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活性及还原能力的强弱顺序均为:O-CMCOSCOSN-CMCOS。  相似文献   
222.
莱州湾海岸带环境与功能区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07—2008年莱州湾地下水监测数据,在甄别、整理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各类别的地下水质特征,同时考虑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划分出海水入侵预防治理区、海水入侵重点治理区、养殖与海化产业区和海化工业区共四个区域。  相似文献   
223.
美国卡罗莱纳州区域海洋观测预报系统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美国卡罗莱纳州区域海洋观测预报系统(Caro-COOPS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观测-模式模拟-数据同化-业务应用"形成的一个完整链结,为卡罗莱纳州及其周边海域的科研、经济以及军事应用提供服务。观测系统依靠沿岸水文气象台站、海上浮标、潜标以及卫星遥感装置等,获得研究海区的准确观测资料。数值模拟模块是Caro-COOPS系统的核心部分,使用三重网格嵌套技术,并耦合了大气、海浪、泥沙输运以及生物化学模型,真实、全面地模拟出该海区的状况。Caro-COOPS系统中采用集合卡曼滤波和四维变分同化的方式,利用观测数据来调整计算误差。在模式的运行过程中,数据同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初始场和强迫场的修正上,其观测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处理后,可对原有的强迫场进行校正,将相对真实的强迫场提供给模式计算;模式计算的结果与观测数据相融合,通过滤波的方法调整积分的方向,以便更加逼近物理场的真实状态,将滤波调整后形成的物理场作为模拟下一个时刻计算所需的初始场。经过数据同化的调整,优化了模式计算所依赖的初始场和强迫场,减小了其与真实状态的误差,使模式的计算结果更加逼近真实值。Caro-COOPS系统的一大优势亮点是通过将预报结果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快速而准确地定位洪水、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区域,可准确至每一条街道乃至住宅,极大方便了决策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灾害预防和救助工作。GIS与模式结果的结合也极大地增强了Caro-COOPS系统服务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224.
对国内外已经建立的几种生物硅的测定方法进行简要的评述,并详细地对内湾沉积物中生物硅化学提取法的条件选取进行实验探讨,对低生物硅含量的内湾沉积物测定提出了较优的条件。  相似文献   
225.
钱塘江流域浮游甲壳动物的分布与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阐明钱塘江流域主要河段水生态环境状况,2006年在钱塘江的干流及支流设置10个监测采样点,按季节采集浮游甲壳动物。标本分析显示,共采集浮游甲壳动物到32种,其中枝角类5科19种,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分别为7种、9种、8种和6种,优势种为远东裸腹溞(Moina weismanni)、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和脆弱象鼻溞(Bosmina fatalis);桡足类共鉴定3目13种,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分别为3种、4种、5种和10种,优势种为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和棘尾刺剑水蚤(Acanthocyclops bicuspidatus)。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枝角类的密度分别为1.0、9.0、7.5和2.0 ind/L,生物量分别为0.005、1.195、1.254和0.330 mg/L;桡足类的密度分别为30.2、54.7、167.6、45.9 ind/L,生物量分别为1.53、1.56、4.65和0.89 mg/L。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密度和生物量的最大点都出现在浦阳江的进化。  相似文献   
226.
研究样品采自太平洋东部W2001-2站位(154°07'42"W,10°30'34"N,水深5102m),以无扰动多管采样方式采样.本文通过研究氯仿沥青"A"、有机质和有机分子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探讨了有机质在柱样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大致以21-33cm和33-48cm为界线,呈现出系统的变化规律:正构烷烃呈单峰群分布,主碳峰为C25,碳优势指数(carbon preference index,CPI)为0.90-1.26,略显奇偶优势,反映出正构烷烃的母质除了少部分来自海洋菌藻类,主要来自洋底较深处软泥.低的姥鲛烷/植烷(Pe/Ph<0.81),反映了柱样的强还原环境性质.饱和烃/芳烃比值低,存在大量不饱和烃(非烃+沥青质为49.63%-59.66%),富含有利于早期成烃的特殊组分,并长期处于低演化阶段,以上特征均显示出样品的低成熟特点.研究还表明元素Ti和V与有机碳、氯仿沥青"A"呈正相关性;元素P、Mg和Mn与有机碳、氯仿沥青"A"呈明显负相关性,与非烃也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提供了低成熟度条件下有机质的组成特点及其与化学元素作用的证据.  相似文献   
227.
汕尾市品清湖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沿岸泻湖,作者首次对其进行了实地精确测量,面积为23.16km2,湖岸线长39.62km.前人对品清湖的研究认为品清湖潮汐类型属于混合潮中的不正规日潮型,本文测量计算潮汐系数F为1.1,认为该区域的潮汐类型属于混合潮中的不正规半日潮型,分析研究品清湖的沉积环境特征对研究我国沿岸泻湖的形成演化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本文通过对品清湖水文动力、泥沙运移、沉积年代的研究,在对品清湖地质背景、形成演化过程、地形地貌特征、环境动力特征等分析的基础上,对4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组分等分析,全面了解品清湖沉积物的类型、粒度组成及特征,沉积物分布、分区及来源等沉积环境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品清湖沉积物主要由黏土、粉砂、砂以及砾石组成,沉积物类型可以分为黏土质粉砂、砂质粉砂、粉砂质砂、砾质砂、砂质砾、砂-粉砂-黏土以及砂等7个类型,其中黏土质粉砂是品清湖的主要底质类型.沉积物的来源有多源性或受多种动力因素影响,主要有4种来源,具有典型泻湖港湾沉积的特点,品清湖的底质分区可划分为6个区域,不同的区域反映了不同的物质来源和动力环境.  相似文献   
228.
为了改善多波束声纳的分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干原理的测深新算法,对每一个波束脚印内的信号进行相干处理,获得了大量的海底深度值。在此基础上,采用新算法对仿真数据和某型号多波束测深声纳湖上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多波束测深算法,该算法可显著提高声纳海底测量的分辨率,获得大量的海底深度测量值。  相似文献   
229.
3株海洋来源微生物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株海洋微生物发酵物的抗肿瘤活性部位分离鉴定了放线菌内酯素(1)、2-吡咯酸(2)、5,7,4'-三羟基异黄酮(3)、7,4'-二羟基异黄酮(4)、环(脯-甘)二肽(5)、N-甲酰基-星形孢菌素(6)、过氧化麦角甾醇(7)、6,9-环氧麦角甾-7,22-二烯-3-醇(8)等8个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分别产自2株放线菌L39-3(1和2)、L20-1d1(3~6)和1株真菌LJW-110(7和8)。抗肿瘤活性初步测试结果表明,除2和5以外对K562细胞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在100μg/mL浓度下的抑制率约在32%~66%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30.
陆地与海洋来源放线菌次级代谢能力的核糖体工程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株抗肿瘤活性新化合物产生菌放线菌野生株YN17707(陆地)、18522(陆地)和007(海洋)为出发菌,用核糖体工程抗生素抗性筛选技术,改造次级产物代谢生产能力。通过链霉素抗性筛选,得到突变株212株,经发酵产物的TLC和HPLC分析,高产原始菌所产化合物的突变株87株(41%),可产新产物的突变株22株(10%)。在18522的108株突变株中,高产突变株达53.7%(58株),产新产物突变株达11.1%(12株),链霉素抗性筛选对18522的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