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722篇 |
免费 | 6301篇 |
国内免费 | 1008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858篇 |
大气科学 | 3507篇 |
地球物理 | 5190篇 |
地质学 | 18873篇 |
海洋学 | 5018篇 |
天文学 | 433篇 |
综合类 | 2193篇 |
自然地理 | 40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8篇 |
2023年 | 903篇 |
2022年 | 1742篇 |
2021年 | 2222篇 |
2020年 | 1763篇 |
2019年 | 2007篇 |
2018年 | 1769篇 |
2017年 | 1749篇 |
2016年 | 1790篇 |
2015年 | 2067篇 |
2014年 | 1916篇 |
2013年 | 2311篇 |
2012年 | 2567篇 |
2011年 | 2348篇 |
2010年 | 2371篇 |
2009年 | 2223篇 |
2008年 | 2237篇 |
2007年 | 2039篇 |
2006年 | 2015篇 |
2005年 | 1649篇 |
2004年 | 1230篇 |
2003年 | 899篇 |
2002年 | 996篇 |
2001年 | 857篇 |
2000年 | 667篇 |
1999年 | 385篇 |
1998年 | 137篇 |
1997年 | 129篇 |
1996年 | 110篇 |
1995年 | 72篇 |
1994年 | 72篇 |
1993年 | 63篇 |
1992年 | 72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43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28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3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5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13篇 |
1955年 | 4篇 |
1954年 | 1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湘中南二叠系孤峰组硅质岩的成因属性及其地球动力学指示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华南二叠系底部的硅质岩及同一层位对应于华南重要的地幔强活动期和成矿期,有非常重要的动力学指示意义。研究表明,孤峰组剖面的岩性可划分为三段:泥页岩段、厚层状硅质岩段和薄层状硅质岩段。沿剖面自下而上,Al2O3、K2O和TiO2含量逐渐降低,MnO、TFe等组分逐渐升高;稀土元素显示出一定的铈负异常,∑REE偏低,且向上∑REE逐渐减少而HREE/LREE逐渐增高;一些热水沉积诊断性微量元素如As、Sb、Hg等也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异常。这些特征均表明硅质岩的成岩过程中包含有正常沉积和热水沉积的共同作用,且自下而上热水沉积作用逐渐增强的趋势。这种成岩作用的演化特征,代表了下扬子地台拉张裂陷盆地对晚古生代伸展背景的沉积响应,对于探讨裂谷盆地阶段性发育的动力学特征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漂浮式风电平台在波浪中的摇晃运动会导致塔架根部产生很大的弯矩,极大地威胁平台结构安全。同时流体的附连水质量效应对平台塔架结构的动响应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因此充分考虑这种流固耦合效应有利于更加准确地评估平台塔架的结构动响应。采用三维频域线性水弹性方法计算塔架在流体作用下的结构共振频率特征以及各阶模态振动的主坐标响应特性,然后通过弹性模态叠加法获得塔架的弯矩载荷。并结合概率学手段,预报了短期极限海况下塔架弯曲载荷响应,为新一代漂浮式风电平台结构安全性评估和方案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15.
认识青藏高原东部现代表土的色度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理解其与现代气候因子之间的联系,对于高原地区黄土-古环境重建和揭示第四纪环境变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研究区表层土壤色度的详细分析,对比现代气候资料,探讨了青藏高原东部表层土壤色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结果表明:① 高原东部表土色度参数空间变化特征差异显著,表现为随纬度升高,土壤亮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红度和黄度则逐步减小;随经度的升高,黄度先增大后减小,而红度值逐步减小;红度和黄度整体随着海拔上升而呈先减小后升高的特征。这些变化特征和差异是表土色度对高原东部复杂地理环境和水热条件变化响应的结果。② 在高原的干旱-半湿润区,土壤亮度对降水的响应敏感;红度和黄度对大尺度的温度变化响应较敏感,而较冷的环境下,红度对温度响应复杂,但与降水存在一定的联系。红度/黄度比值主要指示了气候控制下的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变化和竞争,对干旱-半湿润区域的降水变化响应较为敏感。青藏高原东部现代表土色度与气候密切相关,其空间变化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现代气候因子的空间变化;另一方面由于该区地形和气候复杂多变,部分色度指标与气候关系复杂,在重建青藏高原东部黄土古环境变化历史时需要谨慎。 相似文献
16.
17.
Farmers along the Amazon River each year face multiple natural hazards that threaten crop production and limit the potential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expansive floodplain and active channel.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the findings of a study of natural hazard-related risk associated with rice production on silt bars in the active channel of the Amazon River near Iquitos, Peru. Data were gathered in four rice producing communities in 2014 using household surveys (n = 83 households),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surveying of land elevations along the Amazon River, and interpret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magery. The probability, extent, and severity of rice crop shortfalls were estimated for recent production years and the economic losses to farming households were also assessed. Our findings point to a very high risk of crop shortfalls due to natural hazards, suggesting that a good year brings rice farmers bounty and a bad year, near penury. River stage reversals (repiquetes) and edaphic conditions were found to be more problematic than the often cited hazard of high and/or early floods. Also surprisingly, farmers’ perceptions of hazards and risk diverged markedly from actual shortfalls experienced during the production years studied. Our results provide the first quantitative estimates of risk due to the multiple natural hazards along the Amazon River and point to the need to assist lowland farmers with risk mitigation so as to unlock the considerable potential of Amazon floodland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8.
岩石锚杆基础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岩石锚杆基础作为架空输电线路塔基中的一种特殊基础型式,可以充分发挥原状岩体的力学性能,具有良好的抗拔性能。根据目前岩石锚杆基础原型试验的结果,《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中所推荐的单锚基础抗拔承载力计算模型中,理想45?破坏模式与实际不符,按其设计计算值偏差较大,可能导致设计成果不安全。为此,依据极限平衡原理基于围岩强度建立了较为合理的抗拔承载力计算模型,力学推导得出了相关公式,并进行了简化。通过推导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设计值对比验证可知,抗拔承载力极限值位于 ~ 区间内,与推荐公式 的计算值一致性较好,能满足工程应用精度,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荔湾凹陷北与白云凹陷相邻,南与双峰盆地(南海西北次海盆)相接,发育于洋陆过渡边界,具有独特的结构构造特征。选取荔湾凹陷为研究对象,在3D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以断裂特征分析厘定凹陷性质、构造古地貌恢复解析凹陷结构,进而指出古地貌恢复和构造演化对油气勘探的影响。研究获得三方面的创新性认识:①荔湾凹陷为洋陆过渡壳上发育的断坳,断坳作用占主导地位;②32Ma的底辟作用将荔湾凹陷改造为“四洼三凸”的构造格局,恩平组沉积期凹陷北部是一个连通的洼陷;③恩平组沉积期连通洼陷的古地貌有利于三角洲(烃源岩)的发育,背斜型圈闭的定型受控于32Ma的底辟作用,是荔湾凹陷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20.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lastic mechanics, and using the typical rupture model of shallow earthquake, the authors considered the shallow earthquake as a plane mechanical problem, which was constructed the corresponding mechanical model. By the stress components' formulas of the semi-infinite model acted by the finite even shearing force, the main stress is deduced. It is clear that the sector on the right of the center section is squeezed zone, where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points at the "source of stress", and that on the left is tensile zone, where the minimum principal stress points to the "source of stres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