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22篇 |
免费 | 2082篇 |
国内免费 | 275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89篇 |
大气科学 | 2354篇 |
地球物理 | 2980篇 |
地质学 | 5518篇 |
海洋学 | 1536篇 |
天文学 | 500篇 |
综合类 | 1097篇 |
自然地理 | 10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252篇 |
2022年 | 485篇 |
2021年 | 596篇 |
2020年 | 488篇 |
2019年 | 513篇 |
2018年 | 578篇 |
2017年 | 523篇 |
2016年 | 632篇 |
2015年 | 494篇 |
2014年 | 673篇 |
2013年 | 629篇 |
2012年 | 538篇 |
2011年 | 604篇 |
2010年 | 613篇 |
2009年 | 616篇 |
2008年 | 536篇 |
2007年 | 521篇 |
2006年 | 423篇 |
2005年 | 425篇 |
2004年 | 302篇 |
2003年 | 305篇 |
2002年 | 345篇 |
2001年 | 351篇 |
2000年 | 354篇 |
1999年 | 517篇 |
1998年 | 454篇 |
1997年 | 431篇 |
1996年 | 424篇 |
1995年 | 324篇 |
1994年 | 321篇 |
1993年 | 289篇 |
1992年 | 253篇 |
1991年 | 204篇 |
1990年 | 166篇 |
1989年 | 137篇 |
1988年 | 117篇 |
1987年 | 57篇 |
1986年 | 69篇 |
1985年 | 45篇 |
1984年 | 37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38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21篇 |
1979年 | 13篇 |
1978年 | 7篇 |
1977年 | 6篇 |
1962年 | 5篇 |
1958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992.
大气臭氧与气溶胶垂直分布的高空气球探测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本文给出了1993年9月12日利用高空科学气球在河北省香河地区探测到的大气臭氧和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结果发现:(1) 大气臭氧的数密度在整个对流层较低(~10[12]mol/cm3),并从地面到对流层顶略有下降;对流层顶以上开始快速增加,极值层高度在~24 km,其值为4.78×10[12]mol/cm3;臭氧分压有类似的分布特征,极值146×10[-4]Pa,位于同一高度;(2) 在平流层低层,臭氧分压有一个次极值62×10[-4]Pa,位于15~16 km;(3) 0~30 km大气气溶胶数密度呈现出三个峰值:143,8和1.1 个/cm[3],分别位于近地面、5 km和21 km;(4)气溶胶的数密度谱在对流层为双模态;在平流层,次峰消失。同时,我们还与其他观测结果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93.
为了充分利用过去和现在对气候系统进行定时观测而积累的大量数据 ,本文提出了月气候变化的一种多时间序列逐月滚动预测模型 ,并从与云南月气候变化有某种物理关系的 2 0多个时间序列出发 ,实际建立了一个云南月气候变化的多时间序列逐月滚动预测模型。在提前预测的时间尺度为 2个月的条件下 ,该模型对云南 80个气象观测站点 1995年 1月— 1999年 10月的逐月雨量和气温预测结果检验的最新业务标准评分平均可分别达到 6 6 .7%和 79.0 %。该评分成绩已明显高于云南省气象台目前的实际业务预测水平 ,并达到了“九五”攻关的目标要求 ,因此该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4.
选取2014年11月6—11日一次典型污染过程,以北京城区为重点关注的目标区域,基于印痕分析技术判别对该区域影响较大的敏感源区,设计重点区域减排试验和敏感源区逐日动态减排试验,利用区域化学传输模式WRF-Chem进行模拟对比。结果显示:上述两种方案对源强较高的减排当地PM2.5浓度降低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在传输作用下会辐射影响到下游地区;但仅就目标区域而言,敏感源区减排方案的减排效率要远远高于重点区域减排方案。为了验证基于敏感源分析的动态减排方法的适用性,进一步开展了不同季节以及不同背景浓度的个例模拟。结果表明:基于敏感源区分析结果制定动态逐日减排措施,可降低削减成本、提高减排效率,以达到最具经济环境效益的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A multi-proxy reconstruction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in Asian summer temperatures over the last millenniu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ng?Shi Quansheng?GeEmail author Bao?Yang Jianping?Li Fengmei?Yang Fredrik?Charpentier?Ljungqvist Olga?Solomina Takeshi?Nakatsuka Ninglian?Wang Sen?Zhao Chenxi?Xu Keyan?Fang Masaki?Sano Guoqiang?Chu Zexin?Fan Narayan?P.?Gaire Muhammad?Usama?Zafar 《Climatic change》2015,131(4):663-676
To investigate climate variability in Asia during the last millennium,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summer (June–July–August; JJA) temperature in eastern and south-central Asia is reconstructed using multi-proxy records and the regularized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RegEM) algorithm with truncated total least squares (TTLS), under a point-by-point regression (PPR) framework. The temperature index reconstructions show that the late 20th century was the warmest period in Asia over the past millennium. The temperature field reconstructions illustrate that temperatures in central, eastern, and southern China during the 11th and 13th centuries, and in western Asia during the 12th centur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regions, and comparable to levels in the 20th century. Except for the most recent warming, all identified warm events showed distinct regional expressions and none were uniform over the entire reconstruction area. The main finding of the study is that spatial temperature patterns have, on centennial time-scales, varied greatly over the last millennium. Moreover, seven climate model simulations, from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 (CMIP5), over the same region of Asia, are all consistent with the temperature index reconstruction at the 99 % confidence level. Only spatial temperature patterns extracted as the first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from the GISS-E2-R and MPI-ESM-P model simulations are significant and consistent with the temperature field reconstruction over the past millennium in Asia at the 90 % confidence level. This indicates that both the reconstruction and the simulations depict the temporal climate variability well over the past millennium. However, the spatial simulation or reconstruction capability of climate variability over the past millennium could be still limited. For reconstruction, some grid points do not pass validation tests and reveal the need for more proxies with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accurate dating, and sensitive temperature signals, especially in central Asia and before AD 1400. 相似文献
998.
有机试剂4-(6-甲氧基-8-喹啉偶氮)-间苯二酚的合成和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强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1,(4)
以 6-甲氧基 - 8-氨基喹啉为原料 ,经重氮化后与间苯二酚偶联 ,合成了有机试剂 4- (6-甲氧基 - 8-喹啉偶氮 ) -间苯二酚 (简称 MQAR) ,用 DMF重结晶精制。通过TL C、EA、UV- VIS、IR、1 HNMR等分析手段 ,对合成产物进行分析和结构鉴定 ,确证得到了 MQAR纯品 ,产品熔点为 1 94℃。 相似文献
999.
近20年长江中下游汛期旱涝趋势季度预报的检验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就作者近20年(1968—1987)长江中下游汛期旱涝趋势季度预报作了检验,预报评分显著超过了气候期望。通过对预报因子的分析,作者认为季度长期预报能达到基本可行的程度,关键是预报方法应建立在对长期天气过程形成和发展的物理分析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00.
卫星观测的OLR对夏季青藏高原月雨量及凝结潜热的估算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本文用美国NOAA1974年6月—1984年5月(其中1978年3—12月缺测)2.5×2.5经纬度网格月平均OLR资料,以及同期青藏高原上83个站的月总降水量资料,分析发现在夏季(6—9月)两者在空间和年际变化上都有密切的负相关,而地面测站数量和高山积雪对上述相关系数的影响较小。分区求得的回归方程,可以较好地估算高原雨季的平均降水量及相应的总潜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