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1篇
  免费   1359篇
  国内免费   2028篇
测绘学   985篇
大气科学   1194篇
地球物理   1600篇
地质学   4125篇
海洋学   1064篇
天文学   284篇
综合类   614篇
自然地理   732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477篇
  2021年   533篇
  2020年   463篇
  2019年   480篇
  2018年   461篇
  2017年   453篇
  2016年   482篇
  2015年   465篇
  2014年   549篇
  2013年   544篇
  2012年   502篇
  2011年   484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436篇
  2008年   379篇
  2007年   442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气温日较差研究进展: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日较差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指示3个方面对日较差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概括。观测数据以及气候模式模拟的结果表明,全球气温日较差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呈下降趋势,而这种下降趋势不仅仅是自然变化的结果,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辐射、云量、气溶胶、下垫面的变化、水汽、降水以及航迹云等因素都能对日较差的变化造成影响。日较差的"周末效应"以及城市化过程中日较差的变化相对于平均气温的变化,能够更有效地指示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应明  余晖  梁旭东  李佳 《气象》2009,35(2):94-100
利用热带气旋年鉴、海温和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分析2007年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的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简称TC)活动状况及海-气条件.结果表明,相对于气候平均值,2007年西北太平洋TC活动的季节峰期推后了约2个月,源地明显偏北,生成点纬度发生了2次明显跃变,年度TC的总体活动较弱,但个体的强度较强,路径以西北行为主,登陆比例偏大.影响上述TC活动特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年内ENSO循环的位相使得上半年的大气环流不利因素居多,而下半年大尺度上升运动、热带辐合带均较强,副高偏北、局地垂直风切变较小和对流层低层较强的扰动活动等条件,也十分有利热带气旋活动.  相似文献   
33.
基于极坐标投影的多谱勒雷达数据栅格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研究球面距离算法、极坐标投影原理及新一代多谱勒天气雷达产品的数据存储格式,实现精度较高的雷达数据栅格化,为雷达回波追踪、降水算法优化、短时临近预报等相关的应用与研究提供经过仰角订正、球面距离订正后的更准确更通用的产品数据.  相似文献   
34.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yl compounds in ambient air of Shanghai,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levels of carbonyl compounds in Shanghai ambient air were measured in five periods from January 2007 to October 2007 (covering winter, high-air-pollution days, spring, summer and autumn). A total of 114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eighteen carbonyls were identified. Formaldehyde, acetaldehyde and acetone were the most abundant carbonyls and their mean concentrations of 19.40 ± 12.00, 15.92 ± 12.07 and 11.86 ± 7.04 μg m−3 respectively, in the daytime for five sampling periods. Formaldehyde and acetaldehyde showed similar diurnal profiles with peak mixing ratios in the morning and early afternoon during the daytime. Their mean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est in summer and lowest in winter. Acetone showed reversed seasonal variation. The high molecular weight (HMW, ≥C5) carbonyls also showed obvious diurnal variations with higher concentrations in the daytime in summer and autumn, while they were all not detected in winter. Formaldehyde and acetaldehyd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removing OH radicals in the atmosphere, but the contribution of acetone was below 1%. The carbonyls levels in high-air-pollution days were reported. More carbonyl species with higher concentrations were found in high-air-pollution days than in spring. These carbonyls were transported with other pollutants from north and northwest in March 27 to April 2, 2007 and then mixed with local sources. Comparing with Beijing and Guangzhou, the concentrations of formaldehyde and acetaldehyde in Shanghai were the highest,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air pollution in Shanghai was even worse than expected.  相似文献   
35.
利用NCAR公用陆面模式(Community Land Model 3.0,CLM3.0)及普林斯顿大学1948—2001年1°×1°、3 h一次的全球大气近地面强迫资料,对中国地区1948-2001年的土壤温度进行了off-line模拟试验,通过对模拟结果和全国台站观测土壤温度资料的对比,评估了CLM3.0对中国区域不同层次土壤温度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模式能模拟出中国地区多年平均土壤温度的空间分布型,除部分地区模拟比观测偏高外,模式模拟的土壤温度普遍偏低;模式能较好地反映出中国地区土壤温度的年际变化,对4月的模拟稍好于7月。对于划分的8个子区域,东部区域模拟好于其它各区,除高原一带外,表层的模拟均好于深层;模式基本能抓住土壤温度的变化趋势,而且模拟出了7月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土壤温度显著降低这一趋势,但模拟的趋势比观测有所偏弱。  相似文献   
36.
再谈重庆高温干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凤荣 《四川气象》2007,27(3):18-20
针对2006年重庆地区发生的百年不遇的高温干旱,从气象的角度分析了此次高温干旱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进而提出了一些应对方法和措施,以供今后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7.
长江下游仪征河段处于枯季潮流界的上边界,揭示其汊道分流属性及滩槽联动演变机制,对河势控制工程及深水航道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了1955—2021年水文泥沙及地形等资料,在汊道分流关系及调整成因上:世业洲右汊的分流属性为枯水倾向型汊道,即低流量时期分流比大于高流量时期;1959—2021年期间,世业洲右汊分流比经历了“稳定-下降-上升”的调整过程,上游河段滩槽格局调整及流域来沙减少引起的汊道间不均衡冲刷是分流关系调整的主因;流域流量过程调整、河道崩岸等综合影响引起1959—2017年期间世业洲右汊分流比为减小态势,航道工程实施起到了调控汊道关系的功能,世业洲右汊分流比为增加态势.在滩槽联动演变关系上:仪征河段进口段以展宽为主,世业洲左汊展宽程度大于右汊,左汊河床形态变化与进口段滩槽形态的一致性关系优于右汊,即上游进口段滩槽演变、流域来沙量减少等综合作用会加速了左汊发展;2015年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建设以来,工程区域淤积且洲体完整性增强,且深槽冲刷及河槽容积增大,表明航道工程已实现汊道分流关系及滩槽调控的功能.  相似文献   
38.
黏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Su是海上风电工程设计中重要的力学参数之一,孔压静力触探测试(简称CPTU)无法直接测得黏土强度,但其所提供的锥尖阻力、侧摩阻力以及孔隙水压力与土体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存在映射关系,国内外基于CPTU已经演化出多种解释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基于滨海某海上风电项目,开展了原位CPTU试验、三轴不固结不排水(UU)、三轴固结不排水(CU)、固结快剪(CQ)以及船上微型十字板剪切(MVST)试验,对已有计算公式的适用性进行了校验,分析发现需根据区域场地情况对其中经验系数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提高计算精度。研究基于CU试验结果,结合工程实例对原有公式中经验参数进行优化修正,最后通过误差分析,验证了修正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利用改进后的修正预测模型可使江苏地区海域黏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计算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39.
基于东海陆坡区OT12-01孔长度为5.35 m沉积物AMS 14C测年、高分辨率粒度分析和XRF岩芯元素扫描数据,识别出了末次冰盛期(LGM)至全新世期间发生的多次滑塌事件。研究发现,OT12-01孔全新世晚期沉积层缺失,LGM至全新世期间呈现AMS 14C年龄模式频繁倒转、沉积物粒度、元素比值垂向上多处突变或"错动"等特征,保存了LGM至全新世非连续的沉积记录。OT12-01孔沉积物主要来源于低海平面时期的长江/黄河物质,OT12-01孔是由中国大陆陆源物质在东海陆架经水动力分选,细颗粒被搬运至东海陆坡后,发生多次滑塌形成。LGM时期物源供给是OT12-01孔形成滑塌沉积的重要因素,末次冰消期海平面快速上升可能是高频滑塌沉积的触发原因,而低海平面时期甲烷水合物溢出、频繁的地震和火山喷发可能是海底滑坡作用发生的诱因。  相似文献   
40.
从分析基于支持向量机和相关向量机的高光谱影像分类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出发,将基于概率分类向量机的方法用于高光谱影像分类试验。在贝叶斯理论框架下,概率分类向量机为基函数权值引入截断Gauss先验概率分布,使得不同类别的基函数权值具有不同符号的先验分布,并利用EM算法进行参数推断,得到足够稀疏的概率模型,弥补了相关向量机选取错误类别的样本作为相关向量的不足,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模型的分类精度和稳定性。OMIS和PHI影像分类试验表明,概率分类向量机能够很好地应用在高光谱影像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