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05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基于2012—2019年兰州地区146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小时降水数据,从不同时间尺度分析兰州地区近8 a降水精细化特征。结论如下:(1)2012—2019年,兰州地区年均降水量总体呈"北少南多、外多内少"的空间分布特征;年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2018年降水异常偏多46%,而2015、2017年降水异常偏少,尤其2015年偏少30%。(2)兰州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受环流形势影响,7—8月南部降水明显多于北部,其余月份南北降水差异不明显。(3)兰州地区降水量和降水范围分别表现为"朝少夕多"、"夜大日小"的日变化特征;受海拔高度影响,城区降水量总体比山区小,且因热岛效应,城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午后至傍晚前后,多为对流性降水,而山区降水日分布较为均匀,整体日波动较小。(4)安宁区短时强降水发生频次最高,但短时强降水频发的站点出现在皋兰县六合站和永登县徐家磨村站,永登县是兰州地区短时强降水预报需重点关注的地区。  相似文献   
32.
基于2012—2019年兰州地区146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小时降水数据,从不同时间尺度分析兰州地区近8 a降水精细化特征。结论如下:(1)2012—2019年,兰州地区年均降水量总体呈"北少南多、外多内少"的空间分布特征;年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2018年降水异常偏多46%,而2015、2017年降水异常偏少,尤其2015年偏少30%。(2)兰州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受环流形势影响,7—8月南部降水明显多于北部,其余月份南北降水差异不明显。(3)兰州地区降水量和降水范围分别表现为"朝少夕多"、"夜大日小"的日变化特征;受海拔高度影响,城区降水量总体比山区小,且因热岛效应,城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午后至傍晚前后,多为对流性降水,而山区降水日分布较为均匀,整体日波动较小。(4)安宁区短时强降水发生频次最高,但短时强降水频发的站点出现在皋兰县六合站和永登县徐家磨村站,永登县是兰州地区短时强降水预报需重点关注的地区。  相似文献   
33.
邯邢地区高岭石、伊利石粘土矿赋存于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的7个层位.矿体主要呈层状产出,厚度变化较大.矿石主要由片状高岭石组成,次要和少量矿物为绢云母、石英、黑云母等.矿床成因包括沉积矿床(如石炭-二叠系高岭石伊利石粘土矿)、风化残积矿床(如软质高岭石粘土矿床).该地区可划分出临城竹...  相似文献   
34.
库姆塔格沙漠的“羽毛状沙丘”形态的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照卫星照片和地形图,实地观测了库姆塔格沙漠“羽毛状沙丘”分布区域的地貌。新月型“沙垄”是该区域的主导性地貌类型,垄间地形波状起伏。如果将“沙垄”喻为“羽轴”,垄间的波状起伏地形为“羽枝”,则可构成卫星照片所显示的“羽毛状沙丘”。新月型“沙垄”的走向为NE-SW,由新月形沙丘前一沙丘的迎风坡与后一沙丘的东翼相连而成,高3~19m,宽约50m,长15~22km。“垄”间起伏地形的波长为100~300m,振幅为40~100cm,与“沙垄”成60~105°夹角。在波状起伏地形的波峰与波谷过渡区堆积颜色较浅的细沙,厚2~7cm,构成了“大沙波”。实地观测的“羽毛状沙丘”的形态与卫星照片显示的形态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5.
湘西表生环境中的砷及其生态健康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西是金、砷、锑、汞等有色金属的重要成矿带,区域地层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湘西所出露的地层均显著富集砷,是砷的高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区,元素存在相态的实验进一步表明,新元古界至寒武系中的砷以易迁移形式为主,母岩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其风化土壤中的砷的含量较高,土壤砷的高背景特征受人为采矿活动的影响,局部地区呈现高异常,土壤、水体砷的高异常已影响到居民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6.
公开地图的表示关乎国家安全、领土完整、民族尊严,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和严格的法定性。动画效果地图是大众喜闻乐见而又十分有效的信息传播载体。但在公开表示方面存在盲区,是"问题地图"的高发区,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总结了动画效果地图的常见类型、高发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动画效果地图表示方法建议,明确了地图底图和动画效果都要符合公开地图表示有关要求,对动画效果地图的制作和公开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启发性。  相似文献   
37.
利用实测地表温度数据,计算温度变化对GNSS基准站观测墩和基岩垂向形变的影响;联合大气负荷变化,综合分析温度变化对基准站垂向形变的影响规律。以新疆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数据为例,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新疆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垂向影响的年周期项振幅为1.4~2.1 mm,半周年振幅为0.01~0.33 mm,周年项振幅占主要部分;垂向时间序列变化扣除温度变化影响后,RMS值平均减小0.55 mm,精度提高约9%;温度变化与大气负荷变化对垂向形变影响的趋势基本一致,呈现上半年增加、下半年下降,扣除两项影响后精度提高约13%。研究表明,温度和大气负荷变化均为基准站垂向位移周期性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8.
南方志留系碎屑矿物热年代学分析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碎屑矿物热年代学是恢复多旋回沉积盆地构造演化的有利手段。本文通过对南方5个地区志留系的碎屑锆石和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年龄和热历史模拟研究认识到,印支期以来研究区志留系至少经历了3次区域性的岩石抬升、冷却事件,即早中三叠世(235~250 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10~140 Ma)和始新世—渐新世(45~25 Ma)。其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始新世—渐新世是志留系后期改造的两个关键时期,前者是志留系烃源岩生烃基本停止的时期,后者是志留系抬升到地表,油气盖层受到广泛破坏的时期。  相似文献   
39.
近64年长沙市高温热浪事件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增强对高温热浪事件的认识,给相关部门科学制定应急预案提供依据,本文利用逐日最高气温资料,依据高温热浪定义,对长沙市近64年来高温热浪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长沙市年均高温日30.6d,年均高温热浪2.16次。高温日、高温热浪事件集中在6—9月,且以7月出现最为频繁。2长沙市高温热浪事件发生频次和强度呈明显阶段性变化特征:20世纪50—60年代中期变化平稳或呈缓慢增多(增强)趋势,70—90年代末呈偏少(偏弱)趋势,21世纪以来呈偏多(偏强)趋势。3城市化造成的热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温热浪强度。  相似文献   
40.
大兴安岭中段东坡龙江盆地早白垩世植物化石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大兴安岭中段东坡龙江盆地早白垩世18属31种植物大化石和18属21种孢粉化石。该植物群以有节类、真蕨类、银杏类及茨康类最为丰富,其次为苏铁类、本内苏铁类及化石果类,时代可能为早白垩世早中期。根据植物特征及伴生的热河生物群生物特点,龙江盆地早白垩世总体上可能处于温暖湿润的季节性变化的暖温带,并伴有短暂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古环境应为沼湖环境,并在湿地和山坡上生长着不同的生物群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