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24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利用GIS软件建立并用两种数据格式存储。通过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信息项目的具体建库过程,对MAPGIS环境下实现扫描矢量化、建立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方法提出了具体认识。  相似文献   
82.
根据柴达木周边地区独特的地球化学景观条件和金矿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特点,提出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应作为该地区金矿化探详查工作的主要手段,总结了该方法应用中的一些技术关键和后续工作方法要点,并以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3.
介绍青海省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划定工作的实践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同时根据青海省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84.
分布于昆秦接合部—苦海—赛什塘构造混杂带中的混杂岩片,经历了中高压绿片岩相变质和同期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经推算其变质条件P=0.5~0.7GPa,T=400~450℃,地热梯度为16~22℃/Km,属不典型的中高压变质作用产物。经研究确定,物质沉积混杂的时代为P_1—P_2,变质变形作用时间为263~278Ma,经历最后一次变质并折返时间为220~279Ma,三个时期分别代表着本区经历的古特提斯洋壳俯冲、弧陆碰撞—陆内碰撞和陆内造山作用阶段。  相似文献   
85.
通过分析兴海县土地利用状况、潜力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必要性;在明确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原则和方向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6.
托克妥环形构造处于昆中断裂的次级构造带上,形成于三叠纪,为一火山构造,属于火山颈相。随着青藏高原的抬升,其一直处于剥蚀阶段,至目前最有利于铜成矿的火山口构造已被剥蚀,只留下了火山颈的部分。经研究认为找铜的方向应在火山构造与围岩的接触带上,特别是接触带产状较缓的部位。  相似文献   
87.
通过正确地选择和使用遥感信息源并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支持下,发现Landsat-5T.M7.4.1卫星图像上显示出青藏高原北部生态环境分区具有规律性。笔者在对这种分区规律进行简要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青藏高原北部区域的青海省景观生态区划以及生态环境分区规律与青藏高原岩石圈动力学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88.
为探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华北一作区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基于多年马铃薯生长发育资料和气象资料,对APSIM-Potato模型进行调参与验证,评价模型在武川地区的适用性。利用验证后的模型模拟马铃薯叶面积指数(LAI)、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对不同发育阶段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1) 各发育阶段天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均在3 d内;LAI、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12.82%、17.35%和14.48%,均低于20%,表明APSIM-Potato模型在武川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2) 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和强度的增加,马铃薯LAI、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随之减小。模拟单一发育阶段干旱胁迫时,马铃薯LAI、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对分枝-开花期水分胁迫的响应最大;模拟连续发育阶段干旱胁迫时,LAI、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对全生育期水分胁迫的响应最大。  相似文献   
89.
90.
使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作为农业干旱的监测指标,以站点气象要素和大尺度环流要素为驱动变量,建立干旱预测模型,分析评价传统的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ARIMA)时间序列模型以及不同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NN)的预测效果.结果 表明:DNN模型的总体预测能力优于ARIMA模型;同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提出的传统LSTM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