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64篇 |
免费 | 755篇 |
国内免费 | 109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14篇 |
大气科学 | 697篇 |
地球物理 | 902篇 |
地质学 | 2042篇 |
海洋学 | 652篇 |
天文学 | 215篇 |
综合类 | 368篇 |
自然地理 | 4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140篇 |
2022年 | 241篇 |
2021年 | 278篇 |
2020年 | 268篇 |
2019年 | 283篇 |
2018年 | 265篇 |
2017年 | 252篇 |
2016年 | 252篇 |
2015年 | 241篇 |
2014年 | 244篇 |
2013年 | 223篇 |
2012年 | 272篇 |
2011年 | 246篇 |
2010年 | 231篇 |
2009年 | 196篇 |
2008年 | 204篇 |
2007年 | 164篇 |
2006年 | 150篇 |
2005年 | 129篇 |
2004年 | 104篇 |
2003年 | 78篇 |
2002年 | 101篇 |
2001年 | 89篇 |
2000年 | 96篇 |
1999年 | 129篇 |
1998年 | 125篇 |
1997年 | 99篇 |
1996年 | 113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64篇 |
1993年 | 73篇 |
1992年 | 59篇 |
1991年 | 51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6篇 |
1979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1933年 | 2篇 |
193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s of substituted indolic compounds and their degradation by marine anaerobic microorganis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egradation of selected indolic compounds including indole, 1-methylindole, 2-methylindole, and 3-methylindole was assessed under methanogenic and sulfate-reducing conditions using the serum-bottle anaerobic technique and marine sediment from Victoria Harbour, Hong Kong as an inoculum.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indole degradation was achieved in 28 days by a methanogenic consortium and 35 days by a sulfate-reducing consortium. During degradation under both conditions, two intermediates were isolated, purified and identified as oxindole and isatin (indole-2,3-dione) suggesting that both methanogenic and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use an identical degradation pathway. Degradation processes followed two steps of oxidation accomplished by hydroxylation and then dehydrogenation at 2- and then 3-position sequentially prior to the cleavage of the pyrrole ring between 2- and 3-positions. However, none of 1-methylindole or 2-methylindole was degraded under any conditions. 3-Methylindole (3-methyl-1H-indole, skatole) was transformed under methanogenic conditions and mineralized only under sulfate-reducing conditions. It is clear that methyl substitution on 1- or 2-position inhibits the initial attack by hydroxylation enzymes making them more persistent in the environment and posing longer toxic impact. 相似文献
82.
83.
范立红 《CT理论与应用研究》1996,(4)
本文阐述了应用FY85-Ⅲ型立体定向仪辅以EL-506H计算器对颅内异物的三维空间坐标值进行逻辑编程处理实行颅内异物定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本文在分析监管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国土资源"三定方案",形成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从国土资源监管制度建设,监管平台建设的目标与内容、监管指标,国家级综合监管平台设计与建设进展、监管平台的应用与成效、思考与展望五个方面阐述了国土资源监管平台建设现状、效果和下一步建设重点,按照土地监管生命周期和矿产监管生命周期分环节获取信息,形成监管指标环环相扣,数据层层获取的工作模式,结合业务工作,在集成化应用和综合监管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5.
86.
87.
近年来云南持续发生严重干旱,云南干旱是否日趋"常态化"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相关报道不断见诸媒体。本文从水文的角度对云南省的历史干旱、水文要素以及趋势预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历史依据和现代气象水文观测数据的支撑下,考察近100年来全球增暖可能导致部分地区干旱化的可能,从而认为近年来提出的云南干旱"常态化"存在科学依据;但干旱"常态化"仅能局限于近现代时期这一时间范畴,对于今后更长时期云南省干旱发展趋势,依据现有技术手段及研究成果尚难以判断把握。 相似文献
88.
全球油气巨量富集带主要发育于被动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及大陆裂谷系中,而江南-雪峰隆起北缘具有区别于这3类的陆内坳陷斜坡带和古隆起边缘斜坡带的大地构造背景。通过对江南-雪峰隆起北缘(扬子南缘)海相油气陆内巨量富集的主控因素和破坏机制的研究,对比全球油气聚集带(区)发育的主要原因,试图建立海相油气富集和破坏的相关模式。类似于江南-雪峰隆起北缘的陆内坳陷斜坡带与古隆起边缘斜坡带的叠合斜坡带,是大陆块体内一种新的油气富集单元。通过研究,认为下寒武统和下志留统两套优质烃源岩、加里东旋回中-晚期和晚印支期-早燕山旋回早期两期良好的成藏时空匹配关系是海相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而加里东旋回末期和晚印支期-早燕山旋回晚期两个关键破坏期,通过隆升剥蚀、断裂开启和岩浆活动等方式导致了海相油气的破坏。时空匹配的叠合斜坡带既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又是油气改造的活跃区域。 相似文献
89.
基于新郑矿区以平均每年0.0813×108m3的涌水量向地表排放热水,造成的地热资源损失和污染环境的现实,在分析地温地质条件基础上,利用热储资源量公式、卡明斯基公式和弹性储存量公式,分别计算了矿山开采前和开采后不同类型地热资源量,并对当前矿区地热潜能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选择煤层底板加固技术,保持岩溶裂隙水一定的水位、减少地下水排放和利用识别模型,选择适宜区段作为地热资源开采区,以调减矿山日常的排水量,尽可能维持渗流场基本不变,进而提高热储的潜能,实现节能减排,达到保护与利用地热资源的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0.
嫩江—黑河构造带地处松嫩地块与兴安地块的结合部位,一直以来是业内学者关注的焦点。在构造带内内蒙古莫力达瓦旗哈达阳一带野外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一套变质变形程度与周围地质体差异很大的地层。岩石组合为绿泥石白云母构造片岩、二云母微晶片岩、黝帘白云糜棱片岩等。采用LA-ICP-MS技术获得的绿泥石白云母构造片岩中锆石U-Pb年龄为413.9Ma±2.7Ma。通过分析区域地质演化历史及不同时代地质体特征,认为沿红山梁—哈达阳—依克特一带存在一条构造混杂堆积岩带,这套强变形岩石应为构造混杂岩带的一部分,其原岩形成时代为早泥盆世,后期构造定位应与嫩江—黑河构造带最后于早石炭世末拼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