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7篇
  免费   1070篇
  国内免费   1558篇
测绘学   753篇
大气科学   1192篇
地球物理   1305篇
地质学   3024篇
海洋学   715篇
天文学   240篇
综合类   580篇
自然地理   91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310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349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367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248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安徽池州铜山铜矿深部找矿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山铜矿资源储量日益枯竭。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中,采用地质、物探综合手段圈定异常区,经深部钻探验证,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72.
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北段,自西向东分别出露北北东向的韧性滑脱变形带、脆-韧性过渡带和脆性的前陆褶断带。韧性滑脱变形带内的张八岭群片岩,广泛发生了低绿片相背景下的糜棱岩化。其中呈现为平缓的糜棱面理和近南北向的矿物拉伸线理。显微构造及石英C轴组构分析显示,该韧性滑脱带一致为上盘向南的运动。该带以东依次变为上盘向南南东→南东的逆冲活动,总体上为左旋走滑挤压变形带。张八岭群所在的韧性变形带为深部陡立走滑构造与浅部脆性构造之间的滑脱变形带,其间的差异走滑变形,造成了该滑脱层在总体向北运动中出现上盘向南的剪切变形。对6处张八岭群片岩中15个不同粒级白云母的40Ar/39Ar定年指示,变形发生在(236.2±0.5)~(238.0±0.4)Ma的中三叠世晚期。这表明郯庐断裂带的左行平移发生在华北与华南板块碰撞的深俯冲阶段,起源于陆内转换断层。  相似文献   
73.
基于GPS测量数据的GIS数据库更新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土地利用GIS数据库更新中多源数据存在不一致的问题,使土地利用GIS数据库的更新更高效、科学、合理并且美观,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的更新方式和土地利用数据更新的实际需求出发,以GPS测量数据为更新源,建立GPS测量数据的误差模型,借助地图匹配的算法思想,提出一种GPS/GIS数据融合匹配的方法,在GPS点误差范围内建立误差缓冲区,按照距离最近、走向最接近的原则,把GPS点与GIS数据进行融合匹配,参与GIS数据的拓扑重构,达到GIS数据库的局部区域的快速更新。实验结果证明,本算法能使GPS点匹配简便快捷,提升更新效率。  相似文献   
74.
地籍建库中瑞得到南方CASS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尝试在地籍建库中用VBA将瑞得数据转换为南方CASS数据的程序的开发,实现了在实际工作中自动完成数据的转换工作,提高了作业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了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了出错率,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75.
76.
设计了一种采用多种策略的建筑脚点提取方法,针对建筑脚点提取中的两个关键步骤--数据分类和建筑脚点分割,分别提出和引入了邻近关系和r半径点密度,从仅反映单次反射的DSM数据中,直接提取出建筑表面点.  相似文献   
77.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引入滑坡监测,既可得到整个滑坡体的概要特征,又能提高监测效率。FBG与BOTDR是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FBG通过测量其反射光波长的变化获得应变或温度值。BOTDR通过测定后向布里渊散射光的频移实现分布式温度、应变测量。FBG传感器灵敏度高,但只能实现离散点的准分布式测量,BOTDR可实现分布式、长距离、不间断测量,但其空间分辨率不高。笔者提出FBG与BOTDR联合监测滑坡的方案。在巫山残联滑坡,在整个滑坡体上铺设监测光纤,利用BOTDR获得整个滑坡体的概要信息;在滑坡体变形的关键部位———变形缝安装FBG传感器,获得某些关键部位的应变信息,从而实现由点到线再到面的监测,获得滑坡体较完整的应变信息。  相似文献   
78.
基于灰色模糊聚类分析的吉林省黑土结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土结构指标的定量研究,确定颗粒组成、团聚性和孔隙性3个方面的9个结构指标,建立结构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灰色模糊聚类分析法对黑土的结构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吉林黑土的结构质量及肥力状况。结果表明,肥力中-低等样品数量占总量的53%,吉林黑土总体肥力状况不容乐观。以灰色模糊聚类分析法评价土壤结构不需要建立评价的分级标准,可以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最优聚类分析,采用结构性指标对黑土肥力和退化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9.
冀北榆树沟煤矿区褐煤地下气化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冀北沽源县榆树沟煤矿白芈系青石砬组含煤地层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认为仵该矿区进行煤炭地下气化是可行的。研究区构造简单,为一轴向近东西向的舒缓向斜,主要煤层厚度大,最大平均厚度为24.31m。可采煤层顶板多为泥岩、炭质泥岩,尤其是煤系上覆的“三趾马红土”层,对气体有良好的圈闭作用。由于褐煤的灰分含量高,26%~49.03%,地下气化时对煤层顶板影响小,主要煤层埋藏浅200—300m,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根据诸多因素分析认为该矿区适合进行褐煤地下气化开采。  相似文献   
80.
Sediments with high sedimentation rate at site MD05-2905 in the Northeastern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provide unique materials for a high-resolution study on the paleoenvironment. Based on precise dating of AMS 14C, grain size analysis of terrigenous debris at core MD05-2905 was conducted after organic matter, biological carbonate and biogenic opal were remov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5.5–63.5 μm coarse grain size ingredients may indicat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changes and that 2–9 μm fine grain size ingredients may be used as a proxy of evolution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The results of grain size analysis, which suggest East Asian monsoon intensity, reveal that a winter monsoon dominated the glacial regime and a summer monsoon dominated the Holocene regime. It was also shown that the summer monsoon increased gradually, experienced several abrupt changes and reached a culmination in the early Holocene (11200–8500 a B.P.) since 36 ka. Controlled by precession periodicity, it may be related with the amount of solar radiation at the highest stage, which needs further study.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7, 22(10): 1012–1018 [译自: 地球科学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