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25篇
  免费   3100篇
  国内免费   4075篇
测绘学   1241篇
大气科学   3037篇
地球物理   4067篇
地质学   8575篇
海洋学   2121篇
天文学   628篇
综合类   1613篇
自然地理   2018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408篇
  2022年   923篇
  2021年   1064篇
  2020年   905篇
  2019年   956篇
  2018年   1077篇
  2017年   928篇
  2016年   996篇
  2015年   855篇
  2014年   1068篇
  2013年   1015篇
  2012年   990篇
  2011年   1009篇
  2010年   1009篇
  2009年   904篇
  2008年   822篇
  2007年   716篇
  2006年   606篇
  2005年   561篇
  2004年   439篇
  2003年   398篇
  2002年   371篇
  2001年   410篇
  2000年   439篇
  1999年   618篇
  1998年   522篇
  1997年   470篇
  1996年   471篇
  1995年   365篇
  1994年   358篇
  1993年   309篇
  1992年   276篇
  1991年   183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29篇
  1988年   97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4篇
  195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本文收集了一组钛榴石样品,作了穆斯堡尔谱和化学分析。采用各对应双峰等值限制拟合。拟合结果,统计误差X~2均较小。文中还分析了钛榴石结构的阳离子占位情况,并对其五对双峰谱指派如下:Fe~(3+)在[Y]位和(Z)位,Fe~(2+)在{X}和[Y]位,而另一对双峰指派为Fe~(2+){X}→Fe~(3+)(Z)的电荷离域。从化学分析和穆斯堡尔谱数据求出二种方法Fe~(2+)/∑Fe的差值,说明钛榴石中有Ti~(3+)的存在,用此简便方法估算了Ti~(3+)的含量,得出了四面体中阳离子的占位择优为Fe~(3+)>(Al~(3+),Ti~(4+))的结论。  相似文献   
252.
Fe3+纳米胶体颗粒的光吸收边蓝移与溶液中Al/Fe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合成了n(Al)/n(Fe)和碱化度不同的45个聚合氯化铝铁(PAFC)样品,进行了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光吸收边蓝移或红移以及Fe(Ⅲ)羟基氧化物和Al-Fe共聚体纳米胶体颗粒大小分布与溶液的Al/Fe比和碱化度(B=[OH]/[Al+Fe])密切相关。电镜观察和电子衍射分析表明:Al(Ⅲ)的加入使Fe(Ⅲ)羟基氧化物和Al-Fe共聚体纳米胶体颗粒变小、有序度降低是造成PAFE光吸收边蓝移和保持胶体颗粒在亚稳定状态下存在的重要原因。当n(Al)/n(Fe)〉8:2后,PAFC溶液中Fe(Ⅲ)羟基氧化物和Al-Fe共聚体胶体主要以〈10m的纳米颗粒形态存在,对应的光谱能级提高到26000cm^-1以上,且各种曰值下Fe^3+的光谱能级趋于一致。这表明,在大量Al(Ⅲ)存在条件下,PAFE中Fe3^+的所处的化学环境相似。点能谱分析显示,n(Al)/n(Fe)=4:6的样品中颗粒物的化学计量比最接近AlOOH,FeOOH,溶液的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253.
In karst areas, accurately measuring and managing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water content (SWC) is very critical in settling numerous issues such as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ecosystem reconstruction, etc. In these areas, SWC exhibits strong spatial dependence, and it is a time and labor consuming procedure to measure its spatial variability. Therefore, estimation of this kind of soil property at an acceptable level of accurac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spatial estimation of SWC by using ordinary kriging (OK) and cokriging (COK) methods with prime terrain variables, tending to predict SWC using limited available sample data for a 2,363.7 km2 study area in Mashan Coun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Southwest China. The measured SWC ranged from 3.36 to 26.69 %, with a mean of 17.34 %.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SWC and prime terrain variables indicated that SWC showe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elevation (r is 0.46, P < 0.01), and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slope (r is ?0.30, P < 0.01); however, SWC was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spect in the study area. Therefore, elevation and slope were used as auxiliary data together for SWC prediction using COK method, and mean error (ME) and root mean square error were adopted to validate the prediction of SWC by these method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K with prime terrain variables data was superior to OK with relative improvement of 28.52 % in the case of limited available data, and also revealed that such elevation and slope data have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the precision and reliability of SWC prediction as useful auxiliary variables.  相似文献   
254.
红土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找矿评价标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红土型金矿是80年代新发现的金矿类型,它可分为初生型和改造型两类。矿床规模大,矿体成层状、似层状和透镜体,产状平缓。矿石呈松散状,品位低,金主要呈次显微状或微粒状的游离自然金存在,其沉淀富集主要发生在地下水流动带。形成红土型金矿的条件为:相对稳定的地质区及地台区,存在含金矿源体,古气候为热带雨林和热带稀树干草原气候,准平原及低山丘陵地貌,找矿评价标志为:发育红土型风化壳是找矿前提,金矿源体存在是找矿基础,化探异常、红土发育区残留的“硅帽”及红土化剖面中的铁质带为重要的找矿标志,网纹状红土下面的高岭土层为矿体顶板的标志层,砂金为指示其上游红土发育区可能存在红土型金矿的标志  相似文献   
255.
刘行  邹灏  李阳  蒋修未  李蝶 《地质论评》2019,65(Z1):223-224
正拉琼锑金矿床位于措美县西约17 km,大地构造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东段,地处于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YZS)与藏南拆离系(STDS)大断裂之间。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之后,导致印度洋持续扩张,造成印度大陆不断向北挤压,形成喜马拉雅造山带(尹安,2000),该地区近东西向的断裂自北而南依次  相似文献   
256.
花山锑金矿床位于皖南东至县境内, 是皖南地区代表性金-多金属矿床之一。 本次工作对花山锑金矿床开展了野外地质、岩相学特征观察以及金属硫化物电子探针分析, 得到以下结论:1) 花山锑金矿床主要成矿阶段可分为毒砂-黄铁矿(PyⅠ)阶段、黄铜矿-黄铁矿 (PyⅡ)阶段和方解石-辉锑矿阶段。 2) 金在不同阶段硫化物中均有赋存, 其矿化伴随整个热液成矿过程, 且以毒砂-PyⅠ阶段和黄铜矿-PyⅡ阶段为主。 毒砂-PyⅠ阶段和黄铜矿-PyⅡ阶段发育金矿化, 无锑矿化, 方解石-辉锑矿阶段发育锑、金共生矿化。 3) 早阶段即毒砂 -PyⅠ阶段和黄铜矿-PyⅡ阶段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毒砂及黄铜矿, 成矿物质来源以地层为 主;晚阶段即方解石-辉锑矿阶段载金矿物为辉锑矿, 成矿物质来源以燕山期岩浆岩为主。 本次工作对东至及皖南地区金矿床的寻找勘探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57.
江苏省溧水县土壤环境污染预警预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溧县土壤环境质量的现状。溧水县主要有黄砂土、栗色土、岗黄土、黄岗土、马肝土、板浆白土、青泥条、青泥土等8种土壤类型。通过地球化学调查和对溧水县土壤的系统采样,获得了反映土壤质量的地球化学数据。通过对土壤中污染物富集历史的研究,揭示了土壤污染物的演化趋势。通过寻找零污染的历史时间结合现代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建立了土壤重金属污染预警预测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影响土壤质量的关键因子和土壤污染的影响因素,得出了工业是影响土壤质量的主要因子,土壤污染在不断加速的结论。  相似文献   
258.
杨晓飞 《地质与勘探》2020,56(1):94-101
贵州苗匡热矿水地热区大地构造位于江南复合造山黔南坳陷铜仁复式褶皱变形带,区域构造为红石古断裂带与苗匡断裂交汇锐角区,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前南华系板溪群、南华系、震旦系、寒武系;热矿水水化学类型为HCO_3-Na型,含高氟、锶、锂、偏硅酸;弱碱性水;呈带状中低温热储;区域大地热流供给热量;地下热矿水补给为构造破碎带深远程补给;区域性红石活动断裂带具有导热导水储水性,热矿水被温差、压力差等驱动循环运移至断裂破碎带富集,苗匡次级断裂带在该热储起到连通传导作用;热矿水井口温度45℃,出水量560 m~3/d。研究结果可对该区热矿水勘查开发及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59.
彭阳  陈安泽  钱方 《地质论评》2014,60(5):1109-1112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阿诗玛石柱,其岩石地层是呈水平产状的中二叠统茅口组厚层块状灰岩,但其构成岩石的具体岩性却未见做过详细工作。笔者等经公园管理部门同意,自下而上分别在阿诗玛石柱背侧底部、下部、中部、上部和顶部共采集样品五块,对其岩石学特征及沉积微相作了详细研究,弄清了这一世界著名景点自下而上的岩石构成及沉积相。底部为高能浅滩相灰色厚层块状具平行层理生屑颗粒灰岩,构成阿诗玛脚部。下部为中能浅潮下灰色厚层块状虫筳生屑泥粒灰岩,构成阿诗玛腿部。中部为中能浅潮下灰色厚层块状砂屑泥粒灰岩,构成阿诗玛腰部。上部为中能浅潮下灰色厚层块状具生物扰动含砂屑生屑泥粒灰岩,构成阿诗玛胸部;顶部为高能浅滩相灰色厚层块状砂屑生屑颗粒灰岩,构成阿诗玛头部。其中含有大量生物化石碎屑:有孔虫、三叶虫、藻类、介形虫、腕足、苔藓虫、虫筳、海百合茎、双壳类,为高能浅滩相和中等能量浅潮下环境。希能为石林形成过程研究和科学普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0.
通过薄片观察、鉴定可知,桥口地区沙河街三段储集层砂岩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孔隙以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胶结物溶孔等次生溶孔为主.经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将成岩阶段划分为早成岩A、B期和晚成岩A1、A2、B期,早成岩A、B期的机械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大量丧失,晚成岩A1溶蚀作用对储层孔隙起重要改善作用,增加大量次生孔隙,晚成岩A2、B期方解石胶结物的胶结作用使砂岩次生孔隙大量减少.因此早期原牛孔隙的大量散失、晚期胶结作用使次生孔隙大量减少是造成本区砂岩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