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80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Ion chromatography-ultra violet-hydride generation-Atomic Florescence Spectrometry was applied to detect 5 arsenic species in seafoods. The arsenic species studied include arsenobetaine(As B), arsenite(As(III)), dimethylarsinic acid(DMA), monomethylarsonic acid(MMA), and arsenate(As(V)), which were extracted from samples using 2% formic acid. Gradient elution using 33 mmol L~(-1) CH_3COONH_4 and 15 mmol L~(-1) Na_2CO_3 with 10 mL CH_3CH_2OH at pH 8.4 allowed the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of all the species on a Hamilton PRP-X100 anion-exchange column in less than 8 min. In this study, an ultrasound extraction method was used to extract arsenic species from seafood.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was good and the recoveries from spiked samples were in the range of 72.6%–109%; the precision between sample replicates was higher than 3.6% for all determinations. The detection limits were 3.543 μg L~(-1) for As B, 0.4261 μg L~(-1) for As(III), 0.216 μg L~(-1) for DMA, 0.211 μg L~(-1) for MMA, and 0.709 μg L~(-1) for As(V), and the linear coefficients were greater than 0.999. We also developed an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species in bonito, Euphausia superba, and Enteromorpha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Therefore, it was confirmed that this method was appropriate for the detection of arsenic species in seafood.  相似文献   
92.
21世纪,中国的人口和经济的持续增长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生态脆弱的限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消减资源利用引起的环境影响是学术界和决策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资源流动的视角研究资源利用过程及其引起的环境影响。我们把资源流动过程分解为开采、加工、转化、消费等几个关键环节,评价其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影响,并寻求改善的途径。因其资源消耗量大、生态环境影响严重,我们选取了林木、煤炭及石油研究其资源与产品流动及其环境影响。林木产品的产量、进出口量和消费量数据来自中国森林统计年鉴(1949-2001)。煤炭、石油的开采量、进出口量和消费量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80-2006)。研究表明:过去几十年,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资源消费结构逐步改善,但资源消费总量居高不下,对生态环境构成极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93.
改良土静强度试验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本文研究了粉粘土及粘土在加入不同配比的石灰、水泥、粉煤灰时的静三轴强度的变化规律 ,通过分析比较 ,得出了不同掺合料的掺合比与强度的关系 ,为设计、施工及养护提供可靠的依据 ,以满足高速铁路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填料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4.
长期以来,我国的氡观测一直以模拟水氡观测为主。模拟水氡观测是地震监测预报中前兆观测的重要测项,一直采用定时取样、鼓泡、测值计算及数据入库等一系列人工观测手段。其观测方法落后,且带有较大程度的人为操作误差,使观测数据的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鼓泡”是模拟水氡观测过程的关键环节,鼓泡操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水氡测值的准确性。通过对传统模拟水氡鼓泡装置进行改造,研制出一套适用于所有模拟水氡仪器的自动鼓泡装置,解决传统人工鼓泡过程中鼓泡时间与鼓泡速率不规范对水氡测值产生较大干扰的问题。自动鼓泡装置可降低鼓泡操作难度,减少人为操作误差,提高水氡观测资料质量。  相似文献   
95.
大型海藻龙须菜凋落物分解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海藻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规模栽培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但藻体的凋落分解会对栽培区和邻近海域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探讨龙须菜凋落对水环境的影响, 本文通过45d的室内受控实验, 评估了龙须菜凋落分解过程中水体溶解氧和氮、磷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 干龙须菜实验组在实验期内水体溶解氧浓度显著降低(较对照组降低了82.81%); 水体氮、磷浓度显著提高, 总氮、总磷浓度较对照组分别上升了161.78%和759.93%。鲜龙须菜+海水+沉积物组在实验前中期(第0~21天)水体溶解氧浓度持续降低(较对照组降低了53.92%), 但在21d后又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 其水体氮、磷浓度在实验中末期亦显著提高, 分解过程总氮、总磷浓度分别较对照组上升了36.65%和177.80%, 水体氮、磷变化曲线较干龙须菜组平缓且迟滞。鲜龙须菜凋落分解过程中的营养盐释放率低于干龙须菜, 沉积物对鲜龙须菜的分解及氮、磷和碳释放有促进作用, 但对干龙须菜的分解及氮、磷和碳释放有一定程度的减缓作用。龙须菜失重率、分解速率及营养盐释放率均呈现如下规律: 干龙须菜+海水组>干龙须菜+海水+沉积物组>鲜龙须菜+海水+沉积物组>鲜龙须菜+海水组。依据上述结果, 建议在龙须菜规模栽培和收获过程中应及时打捞脱落或衰老藻体, 尤其对已收获的大型海藻应妥善处理, 避免大型海藻腐烂而导致水体污染。  相似文献   
96.
利用1961-2005年广东省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奇异谱分析结合自回归模型对广东候平均降水进行未来1~5候的延伸期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广东省降水侯平均存在一个准40 ~60 d的振荡周期,对1961-2000年候降水重构相关系数在0.96以上.对2001-2005年候降水进行未来1~5候的预报试验,预报效果除2003年后延第5候较差外,其它4 a的预报结果都较好.后延第1候预报相关系数最高达到0.86,后延预报到第5候时相关系数也在0.3以上.从预报平均相对均方根误差来看,5 a均在30%以内,预报的稳定性和效果较理想.总体说明奇异谱分析结合自回归模型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预报方法,在未来10~30 d延伸期天气预报业务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7.
晚秋与后冬间欧亚遥相关型波列反相现象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围绕1979/1980—2013/2014年晚秋(11月)与后冬(次年1、2月)间欧亚遥相关(EU)型波列关系展开研究,揭示了晚秋与后冬间欧亚遥相关指数存在显著负相关,即二者主要呈反位相变化。对比晚秋与后冬间欧亚遥相关型呈反位相和同位相变化时的环流演变规律发现,反位相变化年晚秋环流异常对后冬有显著的指示意义,而同位相变化年晚秋环流异常对后冬指示意义较弱。就可能的外部成因而言,反位相与同位相变化过程均与北大西洋湍流热通量(NATU)异常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具体物理过程表现为:当北大西洋湍流热通量正(负)异常时,有利于北大西洋50°N附近上升(下沉)运动及对流层中低层水汽含量显著增多(减少),相应北大西洋上空高度场乃至整个欧亚遥相关型波列表现为负(正)异常。  相似文献   
98.
利用NCEP1再分析的逐日、逐月位势高度、海平面气压、风、温度、相对湿度资料与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3.0)降水资料,分析了新疆北部2010年1-2月连续5次降雪过程以及蒙古高压和极涡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充沛水汽条件下蒙古高压强而连续的爆发是导致2010年降雪极端异常的重要原因.该年蒙古高压平均强度为历年最强...  相似文献   
99.
岩溶地貌在全球广泛分布,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貌形态及自然景观。在我国湘黔鄂渝交界区存在着极具观赏性的特殊岩溶地貌,其形态特征有别于常见的岩溶地貌。但当前对这套特殊岩溶地貌的名称及其地学价值尚未深入探讨。该类型地貌具有四个基本特点:红颜色、层状凹凸形态、泥质灰岩的成景岩性、土下环境差异溶蚀成因。在对比分析它与红色系地貌、已认识的岩溶形态、常见岩溶地貌的差异性基础上,文章采用“外观特征”+“地貌类型”的命名原则将它命名为“红色层状凹凸岩溶地貌”,简称“红色岩溶”,并提出其科学定义及界定标准。红色岩溶具有重要的地学价值,其极具观赏性的独一无二形态使得红色岩溶具有重要的旅游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0.
李宝玲  乔小娟  宋凡  周鹏鹏 《水文》2018,38(2):73-80
阿拉善左旗诺日公是我国典型干旱区,地下水是该区主要的供水水源。水化学研究对地下水流动过程具有指示意义。以阿拉善诺日公地区地下水为研究对象进行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表明:从北部基岩隆起区到豪斯布尔都盆地中心,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水化学类型由低矿化度的Na-HCO_3·Cl、Na-Cl·HCO_3型,逐渐过渡到盆地中心排泄区高矿化度的Na-SO_4·Cl、Na-Cl·SO_4型水,水质状况变差,由淡水逐步过渡到微咸水。区域地下水整体从西北向东南排泄,TDS的升高较好地指示了地下水的径流方向。蒸发作用是本区地下水化学构成的主控因素,同时溶滤作用、离子交换作用及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化学成分也有影响。本研究为该地区水资源评价及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