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90篇 |
免费 | 1000篇 |
国内免费 | 131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15篇 |
大气科学 | 815篇 |
地球物理 | 1049篇 |
地质学 | 2884篇 |
海洋学 | 709篇 |
天文学 | 161篇 |
综合类 | 502篇 |
自然地理 | 6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3篇 |
2023年 | 150篇 |
2022年 | 346篇 |
2021年 | 356篇 |
2020年 | 298篇 |
2019年 | 307篇 |
2018年 | 337篇 |
2017年 | 294篇 |
2016年 | 318篇 |
2015年 | 292篇 |
2014年 | 307篇 |
2013年 | 293篇 |
2012年 | 231篇 |
2011年 | 265篇 |
2010年 | 278篇 |
2009年 | 249篇 |
2008年 | 226篇 |
2007年 | 216篇 |
2006年 | 155篇 |
2005年 | 159篇 |
2004年 | 160篇 |
2003年 | 189篇 |
2002年 | 318篇 |
2001年 | 246篇 |
2000年 | 220篇 |
1999年 | 216篇 |
1998年 | 128篇 |
1997年 | 103篇 |
1996年 | 90篇 |
1995年 | 88篇 |
1994年 | 81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64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4篇 |
1978年 | 3篇 |
1975年 | 1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快速评估建筑物地震灾害信息对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有着指导意义,而极化SAR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因此利用极化SAR图像提取震害信息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虽然极化SAR具有丰富的极化信息,但其纹理信息不可忽略,尤其是完好的人工建筑物在图像上呈现规则的纹理特征,而倒塌建筑区域纹理分布杂乱,因此结合纹理信息也可以很好地提取建筑物信息。以2010年玉树地区的全极化SAR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Yamaguchi分解的体散射分量PV提取了SAR图像中的建筑物区域以及道路、水系等非建筑物信息,在此基础上,对相干散射矩阵T11分量中倒塌建筑物、完好建筑区域进行变差计算,根据变差曲线确定变程a后,再对建筑物区域采取窗口m*m(m=3*a)进行变差计算得到变差纹理信息,最后利用FCM算法对变差纹理信息分别提取完好建筑物和倒塌建筑物区域,为了对比分析,文章利用Yamaguchi分解的二次散射分量PD提取完好建筑物区域,与震后光学遥感图像对应样本点进行人工验证,得到完好建筑物的提取精度为80.18%,倒塌建筑物的提取精度为84.54%,道路水系的提取精度为77.58%。 相似文献
112.
基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IAP 9L大气环流模式,设计并完成了赤道太平洋暖异常海温和印度洋地区的不同结构异常海温的强迫试验,以研究在El Ni o位相期间印度洋不同海温异常分布对初夏亚洲季风及我国南部地区初夏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El Ni o位相期间印度洋异常海温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El Ni o位相期间,印度洋不同的海温结构对越赤道气流异常,对印度、中南半岛及中国南方的降水分布有重要的影响。利用NCEP的资料进行合成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3.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发育 “粒间孔型石英砂岩”、“溶孔型石英砂岩”、“粒间孔—溶孔复合型长石砂岩”3类相对高渗储集层。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地质背景,分析了该地区上古生界3类相对高渗储集层的岩石结构、组分与物性等基本特征,详细探讨了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活动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各类相对高渗储集层形成的控制机理,并在此基础上,依据与物源的距离、沉积相类型及砂体分布、孔隙类型、颗粒成分及粒度粗细、杂基成分及含量、储集层最大埋深、后期构造运动等因素,对主力勘探层系山西组二段和下石盒子组八段进行了储集层优劣分级综合评价,认为受高石英含量母岩控制的沉积体系、辫状河高能沉积相带和强溶蚀、弱压实的有利成岩相带分布区是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碎屑岩相对高渗储集层的主要发育区域。 相似文献
114.
115.
为探索铁法盆地含煤沉积旋回的成因,在应用沉积相分析方法揭示该盆地含煤沉积旋回特征的基础上,依据盆缘断裂活动引起可容空间的变化,进而控制沉积物体积分配、沉积相类型及其空间配置的原理,对其含煤沉积旋回的构造控制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认为,在盆缘断裂活动导致可容空间减小和沉积充填速率较高的条件下,形成了盆缘断裂内侧冲积扇相及扇前河流相,并由后者构成含煤沉积旋回单元的主体;在盆缘断裂活动使得盆缘地带可容空间与沉积物体积相匹配的条件下,形成盆缘断裂内侧冲积扇后,很少有较粗碎屑向更远处进积,扇前大面积泥炭沼泽化形成了含煤沉积旋回单元的顶部煤层。上述两种情况周期性交替形成了铁法盆地的含煤沉积旋回。 相似文献
116.
Ming Chen Feng Yin Xiaodong Li Xiande Xie Wansheng Xiao Dayong Tan 《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2013,48(5):796-805
The high‐pressure minerals of reidite and coesite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he moderately shock‐metamorphosed gneiss (shock stage II, 35–45 GPa) and the strongly shock‐metamorphosed gneiss (shock stage III, 45–55 GPa), respectively, from the polymict breccias of the Xiuyan crater, a simple impact structure 1.8 km in diameter in China. Reidite in the shock stage II gneiss displays lamellar textures developed in parental grains of zircon.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zircon to reidite likely corresponds to a martensitic mechanism. No coesite is found in the reidite‐bearing gneiss. The shock stage III gneiss contains abundant coesite, but no reidite is identified in the rock. Coesite occurs as acicular, dendritic, and spherulitic crystals characteristic of crystallization from shock‐produced silica melt. Zircon in the rock is mostly recrystallized. The postshock temperature in the shock stage III gneiss is too high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reidite, whereas reidite survives in the shock stage II gneiss because of relatively low postshock temperature. Reidite does not occur together with coesite because of difference in shock‐induced temperature between the shock stage II gneiss and the shock stage III gneiss. 相似文献
117.
利用sPn震相计算九江-瑞昌地区地震的震源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震震相sPn与Pn到时差与震中距无关,只与震源深度和地壳模型有关.应用此方法,计算了发生在九江-瑞昌地区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结果表明,利用区域台网sPn-Pn的到时差确定地震震源深度较为可信.根据华南地区速度模型,建立了九江-瑞昌地区sPn与Pn到时差与震源深度便查表. 相似文献
118.
ZHENG Xiaodong XIAO Shu WANG Zhaoping WANG Rucai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2007,6(4):393-397
The secretion function of mantle is closely related to shell formation in some bivalves and gastropods. Up to now, few researches have been reported for cuttlebone formation in the class Cephalopoda. In this study, the structure and secretion function of cuttlebone sac of the golden cuttlefish Sepia esculenta was analyzed using the histological and histochemical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 and columnar cells located in sac epithelium, and flat cells existed near the base membrane. A lot of fibroblasts were found in the lateral mantle collective tissue. Some mucus, mucopolysaccharide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were found in the sac. The ultra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Quasi-connective-tissue-calcium cells (QCTCC) were observed using 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ttlebone sac secretion function and shell formation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19.
在构造和气候的综合作用下,本区在早第三纪成为一个大型裂谷湖盆,并在沙四、沙三和沙一期因受古太平洋海泛影响而具有"近海"湖盆的特征,其演变经历了初始形成-强烈扩张-晚期扩张-收缩干涸四个阶段,构成一个完整的湖侵-湖退旋回和湖泊早期形成-中期扩张-晚期收缩三个亚旋回。 相似文献
120.
大庆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扶杨油层CO_2非混相驱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庆长垣外围有3×108t特低渗透的扶杨油层储量在注水开发条件下难以有效动用,为提高这部分储量的有效动用率,开展了CO2非混相驱油试验研究。PVT测试结果表明,扶杨油层原油较稠,体积系数小,膨胀性和收缩性小,溶解系数较低;CO2驱油细管实验最小混相压力为29 MPa,比原始地层压力高8.6 MPa,现场试验为非混相驱;长岩心实验CO2驱油采收率比注水高4~6个百分点。综合室内可行性评价实验结果看,大庆长垣外围扶杨油层开展CO2驱油试验是可行的,并于2003年初在宋芳屯油田南部开辟了注气试验区,有注气井1口,采出井5口。矿场试验结果表明,CO2驱油能够使特低渗透、裂缝不发育的扶杨油层建立起有效驱动体系,从根本上改善其开发效果,该技术有望成为特低渗透扶杨油层有效动用的可行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