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55篇 |
免费 | 2589篇 |
国内免费 | 147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84篇 |
大气科学 | 717篇 |
地球物理 | 1167篇 |
地质学 | 4142篇 |
海洋学 | 1066篇 |
天文学 | 79篇 |
综合类 | 461篇 |
自然地理 | 80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篇 |
2024年 | 249篇 |
2023年 | 271篇 |
2022年 | 407篇 |
2021年 | 459篇 |
2020年 | 385篇 |
2019年 | 422篇 |
2018年 | 383篇 |
2017年 | 341篇 |
2016年 | 366篇 |
2015年 | 388篇 |
2014年 | 370篇 |
2013年 | 439篇 |
2012年 | 514篇 |
2011年 | 478篇 |
2010年 | 491篇 |
2009年 | 491篇 |
2008年 | 504篇 |
2007年 | 427篇 |
2006年 | 447篇 |
2005年 | 365篇 |
2004年 | 264篇 |
2003年 | 195篇 |
2002年 | 202篇 |
2001年 | 202篇 |
2000年 | 167篇 |
1999年 | 76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7年 | 2篇 |
1966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前人在山西交城断裂带上开挖过多个探槽,揭露出全新世3次古地震事件,但其研究结果尚不能确定该断裂带全新世活动段的北部边界.近期在该断裂带北端和中段又开挖了3个大型探槽,其中在阳曲县泥屯盆地西界开挖的龙王沟探槽,是一个由多个探槽组合成的大探槽,该探槽揭示的地层断错信息,将交城断裂带全新世活动的范围向北延伸了20km.另外2个大型探槽分别为交城断裂带中段瓦窑沟东侧台地前缘的瓦窑探槽与市儿口沟西侧T1阶地前缘的新民探槽.这3个大探槽均揭示出全新世中期(14C测年值为距今5 ~ 6ka)的垆土和淤泥层,以及多组平行分布的断面,所揭示的全新世3次古地震事件具有断错事件活动的同步性,可与前人探槽揭示的全新世断层活动事件相对比.3次断错活动时间分别距今3.06 ~3.53ka、5.32ka左右或6.14ka左右、8.36ka左右;3次事件的时间间隔分别为2.02 ~ 2.84ka和2.22 ~ 3.04ka.这些断错事件的同震垂直位移为1.5~4.7m,显示了7级以上地表破裂型的强震活动.最后讨论了探槽中14C测年样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2.
针对车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量大、密度高且存在分层错位和噪点等情况,提出了一种具实时性激光点云快速栅格化算法,该算法根据雷达扫描精度预设栅格单元大小,可在不丢失对象形状特征的情况下,能快速完成点云数据平滑及降采样处理,并将数据量缩小为处理前的60%。将该栅格算法处理后的点云数据应用于深度学习,作为pointnet++神经网络的训练集及测试集,完成语义分割模型训练与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在1s内完成上百万量级的点云栅格处理,并且经该算法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能有效缩短训练时长、提升网络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93.
对不同波况条件下实测的一岬间海滩碎波带两个测站的波面数据 ,通过小波变换方法计算了小波能谱 ,并作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 :( 1 )碎波带波能存在典型的多尺度振荡特性 ;( 2 )在正常波况下 ,波能主要分布于风浪频域 ,入射波自外测站向内测站传播过程中 ,能量具有向低频方向转移的趋势 ;( 3)在高能波况下 ,能量均向长重力波频带增加 ,在长重力波显著尺度 ,二测站之间存在良好的位相一致关系 相似文献
94.
95.
工作范围在乌兰布和沙漠北部,面积共约4200km2.年平均降水量85~140mm,由西南向东递增,降水同位素组成δD~δ18O恰与Craig线一致,并与阿拉善地区相同.测得地下水中同位素含量范围,δ18O为-74‰~121‰,氚为0~190TU,14C为17~97pMC.由地下水同位素组成区别出与降水线平行或相交的6种类型.从所有地下水水点,以及可能有补给关系的其它水点的各类同位素关系,包括δ18O,T,δ13C和pMC,识别出两类承压水的各3个补给源和潜水的3个补给源,并区别出一组氚含量极低的潜水,对不同位置的承压水和潜水,由其同位素关系估算出了各补给源的组成和变幅. 相似文献
96.
介绍了甘肃省境内明长城专题地图符号的制作方法,对长城影像地图专题符号制作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提出了利用制图软件进行专题地图符号制作,并且形成了完整的、规范化的系列符号,为统一、快速制作长城资源专题影像图奠定坚实基础,满足了文物管理部门对甘肃省境内明长城资源管理、保护、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97.
官厅水库秋季悬浮颗粒物和CDOM吸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12年9月5日在官厅水库采集的水体吸收系数数据,对总悬浮颗粒物、浮游植物色素颗粒物、非色素颗粒物和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的吸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秋季官厅水库的颗粒物吸收以浮游植物色素吸收为主,总颗粒物吸收光谱与浮游藻类吸收光谱相似;非色素颗粒物和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的吸收系数随波长的增大接近指数规律衰减;ad(440)、ad(675)与CChl.a呈显著相关,表明官厅水库秋季的非色素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浮游藻类降解产物,陆源性输入较少;a ph(440)、a ph(675)与CChl.a存在显著线性关系,但其比吸收系数较为恒定,与CChl.a基本无关;不同采样点的不同组分吸收系数对总吸收系数的贡献不同,大致有4种表现类型.在富营养程度较高的妫库区,浮游植物色素是水体光谱吸收的主导因子;在富营养程度较低的中库区,颗粒物与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共同主导水体光谱吸收. 相似文献
98.
Highway frost heave and thawing settlement caused by water migration towards the freezing front and ice lens development is widespread in the alpine meadow area of the southeast Qinghai-Tibet Plateau (QTP).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on a highway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project in the QTP was carried out in this work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fine particle content, initial water content, and the number of freeze-thaw cycles (FTCs) on frost depth, temperature gradient (Grad T), total water intake, and water intake flux.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 a modified model of migration potential related to fine particle content, freeze-thaw history, and freezing time was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fine particle content, the frost depth of soil decreases, the curve of total water intake over time is transformed from an S-shape to an arch, and the curve of water intake flux over time is transformed from a peak shape to descending shape. The variation trend of migration potential with freezing time and the freeze-thaw history is the same as that of water intake flux with freezing time and freeze-thaw history. The variation trend of soil intake flux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to determine the variation trend of soil migration potential. This study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subgrade in the alpine meadow area of the QTP. 相似文献
99.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生烃潜力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古生界高成熟-过成熟碳酸盐岩的生烃潜力一直是困扰我国海相地层油气评价和勘探的重要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本采用有机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系统剖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基本特征及其生烃潜力。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发育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厚度较大,有机质丰度较低,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型和Ⅱ型,有机质热演化已达到过成熟阶段,这套烃源岩是该区重要的有效气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可为中部大气田提供良好的气源条件。 相似文献
100.
济南和邹平辉长岩的Pb-Sr-Nd同位素特征和岩浆源区中下地壳物质贡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鲁西晚中生代济南和邹平辉长岩的Pb-Sr-Nd同位素和元素组成的研究,给出(87Sr/86Sr)i=0.7041~0.7056,εNd(t )=-6.0~-13.0,( 206Pb/204Pb)i=16.545~16.998,(207Pb/204Pb)i=15.242~15.350,(208Pb/204Pb)i=36.488~36.944(除SD792表现出高放射成因Pb外)。由于辉长岩的堆晶性质,其微量元素组成不能用于指示其物质来源。与EMⅠ型大洋和大陆玄武岩对比,表明济南和邹平辉长岩的源区具有与EMⅠ地幔端元一致的同位素特征,但在Pb同位素图解上有明显的下地壳物质的贡献。下地壳物质的参与可能与拆沉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