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44篇 |
免费 | 2150篇 |
国内免费 | 128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72篇 |
大气科学 | 765篇 |
地球物理 | 705篇 |
地质学 | 3523篇 |
海洋学 | 828篇 |
天文学 | 32篇 |
综合类 | 323篇 |
自然地理 | 63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149篇 |
2023年 | 191篇 |
2022年 | 337篇 |
2021年 | 402篇 |
2020年 | 323篇 |
2019年 | 337篇 |
2018年 | 310篇 |
2017年 | 260篇 |
2016年 | 312篇 |
2015年 | 347篇 |
2014年 | 302篇 |
2013年 | 371篇 |
2012年 | 459篇 |
2011年 | 422篇 |
2010年 | 425篇 |
2009年 | 386篇 |
2008年 | 402篇 |
2007年 | 337篇 |
2006年 | 362篇 |
2005年 | 259篇 |
2004年 | 236篇 |
2003年 | 191篇 |
2002年 | 165篇 |
2001年 | 121篇 |
2000年 | 99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9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自然与人文多重栅格数据,构建人居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分析2015年关中平原城市群人居环境的空间分异格局,并对人口分布与人居环境质量的协同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人居自然环境呈现出自东向西,由山地、高原向平原、谷地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受地形影响最为明显,地形起伏度与人居自然环境呈负相关关系。(2)人居人文环境表现出平原低、山区高,城镇高于乡村的空间分布格局,受城市行政层级影响显著。(3)关中平原城市群人居环境综合质量指数介于0.216~0.716之间,呈现出以关中平原、汾河谷地向外梯级递减的带状空间分布格局。(4)关中平原城市群人口密度与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分布显著一致,总体呈现出平原高于山地,城市高于乡村的空间分布规律,人居环境质量越高,人口密度越大,土地利用也越充分。 相似文献
82.
83.
利用重庆金佛山自然保护区22个地下水排泄点2005-2009年的水化学监测数据,对比了保护区内、外水化学特征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保护区外地下水的pH值较保护区内的要低,但电导率则较高;自然保护区外地下水的Ca2+、Mg2+、Na+、K+、Cl-、NO-3、SO42-、HCO3-浓度中值比自然保护区内的分别高27.78mg/L、3.23mg/L、3.47mg/L、0.97mg/L、2.38mg/L、9.29mg/L、15.06mg/L、42.03mg/L;保护区内白云岩地下水的Mg2+/Ca2+(摩尔比)为0.76~1.33,明显比保护区外灰岩、碎屑岩区的高,但保护区外灰岩地下水的Mg2+/Ca2+(摩尔比)较保护区内灰岩区的更高。岩溶地下水系统地球化学的敏感性以Ca2+、HCO3-、NO3-较为敏感,保护区内地下水的平均敏感指数(GSI)GSICa2+为0.097,GSIHCO3-为0.125,GSINO3-为0.008;保护区外地下水的GSICa2+为0.415,GSIHCO3-为0.334,GSINO3-为0.648。护区内所有取样点水质均为I或Ⅱ类;而保护区外地下水因受农业施肥、工业生活污水影响,1、16、19号泉的NO3-浓度偏高,为Ⅴ类,其余为Ⅲ类。总体上,保护区内水质明显优于保护区外,可见设立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岩溶水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4.
中国荔波锥状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全球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世界自然遗产地价值,对遗产地本身以及其他类似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系统论思想,将"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一批三处遗产地中的荔波锥状喀斯特置于全球视角,选取相似的、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结合世界遗产第八条有关地质地貌特征与演化历史等方面的评价标准,进行全球对比分析,揭示其全球显著价值。研究表明:荔波锥状喀斯特具有更为独特的演化环境与更为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更有典型的锥状喀斯特单体形态与较为齐全的地貌组合类型,更有罕见的锥状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和生命记录。荔波锥状喀斯特是反映地球热带-亚热带锥状喀斯特演化历史主要阶段的典型范例,极具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世界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85.
An adaptive 2 D nonhydrostatic dynamical core is proposed by using the multi-moment constrained finite-volume(MCV) scheme and the Berger-Oliger adaptive mesh refinement(AMR) algorithm. The MCV scheme takes several pointwise values within each computational cell as the predicted variables to build high-order schemes based on single-cell reconstruction. Two types of moments, such as the volume-integrated average(VIA) and point value(PV), are defined as constraint conditions to derive the updating formulations of the unknowns, and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 on VIA guarantees the rigorous conservation of the proposed model. In this study, the MCV scheme is implemented on a height-based, terrainfollowing grid with variable resolution to solve the nonhydrostatic governing equations of atmospheric dynamics. The AMR grid of Berger-Oliger consists of several groups of blocks with different resolutions, where the MCV model developed on a fixed structured mesh can be used directly. Numerical formulations are designed to implement the coarsefine interpolation and the flux correction for properly exchanging the solution information among different blocks. Widely used benchmark tests ar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proposed model. The numerical experiments on uniform and AMR grids indicate that the adaptive model has promising potential for improving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without losing accuracy. 相似文献
86.
我国南极陨石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因在南极发现了大量的陨石样品,我国天体化学和陨石学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如:①在南极已收集了近万块南极陨石样品,使我国已成为南极陨石拥有大国;②大量的陨石发现和研究成果表明格罗夫山地区为我国发现的新的陨石富集区,填补了我国在南极陨石领域的空白;③发现了许多我国奇缺的陨石类型,如火星陨石、CR型碳质球粒陨石等;④开展了较深入的CAI研究等.这些都将为我国天体化学和比较行星学的发展展示广阔的前景.提出了一些南极陨石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87.
88.
基于AHP法和灰色模式识别理论的海底管道系统路由定量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海底管道路由潜在风险的特点及风险类型,提出了一种将层次分析法(AHP法)和灰色模式识别理论相结合的海底管道系统路由定量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AHP确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模式识别理论,建立识别结果标准,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9.
90.
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对数字地球概念的深入探讨,WebGIS已经是GIS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WebGIS技术基础上,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论述了基于MapObjects IMS及VB6.0语言的数字校园网上发布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