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37篇 |
免费 | 1010篇 |
国内免费 | 163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46篇 |
大气科学 | 845篇 |
地球物理 | 1091篇 |
地质学 | 2981篇 |
海洋学 | 904篇 |
天文学 | 240篇 |
综合类 | 438篇 |
自然地理 | 5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4篇 |
2023年 | 194篇 |
2022年 | 328篇 |
2021年 | 363篇 |
2020年 | 343篇 |
2019年 | 388篇 |
2018年 | 342篇 |
2017年 | 337篇 |
2016年 | 321篇 |
2015年 | 358篇 |
2014年 | 340篇 |
2013年 | 328篇 |
2012年 | 396篇 |
2011年 | 351篇 |
2010年 | 328篇 |
2009年 | 297篇 |
2008年 | 285篇 |
2007年 | 254篇 |
2006年 | 227篇 |
2005年 | 197篇 |
2004年 | 160篇 |
2003年 | 124篇 |
2002年 | 148篇 |
2001年 | 133篇 |
2000年 | 119篇 |
1999年 | 153篇 |
1998年 | 125篇 |
1997年 | 100篇 |
1996年 | 119篇 |
1995年 | 76篇 |
1994年 | 63篇 |
1993年 | 72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6篇 |
1979年 | 6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4篇 |
1954年 | 1篇 |
1933年 | 2篇 |
193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We monitored the amplitude changes of coda transmission waves around 500kHz across the frictional interface of a simulated 1.5-meter-long fault during normal stress holding test. We find that the amplitude of coda transmission waves increases with the logarithm of stationary contact time. Localized increase amounted to a level ranging from 4% to 16% along the fault is observed during the 1-hour experiment. We discuss that the frictional strength at mesoscopic scale,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amplitude of coda transmission waves, is responsible for the phenomenon. Combining the reported method with other complementary approaches will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fault mechanism either at laboratory or on-site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3.
460矿床是火山岩型铀矿床。玻璃包裹体中裂变径迹研究表明:成矿岩体次流纹斑岩的原始铀含量为13.0ppm;裂变径迹测年龄法在强烈蚀变地区可以作为一种测年龄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OLSR (optimal link state routing) is one of the four basic routing protocols used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by the MANET working group of IET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OLSR, a proactive routing protocol, is based on a multipoint relaying flooding technique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topology broadcast. OLSR uses periodic HELLO packets to neighbor detection. As introduced in Reference [1], the wormhole attack can form a serious threat in wireless Networks, especially against many ad hoc Network routing protocols and location-based wireless security systems. Here, a trust model to handle this attack in OLSR is provided and simulated in NS2. 相似文献
15.
东昆仑阿拉克湖地区第四纪水系演化过程及其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第四系沉积物的沉积时代、沉积类型及盆山耦合与迁移规律,将东昆仑阿拉克湖地区第四纪水系变迁划分了4个阶段:早更新世小型内陆盆地无序水系阶段;中更新世冰川水系与东流水系阶段;晚更新世柴达木盆地内陆水系向南溯源侵蚀阶段;全新世黄河外泄水系形成与发展阶段。根据研究区及相邻地区黄河水系和柴达木盆地内陆水系的溯源侵蚀发展历史及趋势分析,认为研究区未来水系发展趋势不一定是加鲁河袭夺鄂陵湖、扎陵湖两湖及黄河水系,而可能是黄河加快下蚀作用和溯源侵蚀,鄂陵湖和扎陵湖将逐渐消失成为河流,黄河水系最终将袭夺柴达木内陆盆地水系。 相似文献
16.
北京延庆高于庄组凝灰岩的锆石U-Pb定年研究及其对华北北部中元古界划分新方案的进一步约束 总被引:24,自引:39,他引:24
作者最近在北京延庆高于庄组张家峪亚组上部发现了凝灰岩,并测得了该凝灰岩中锆石1559±12Ma的SHRIMPU-Pb年龄和1560±5Ma的LA-MC-ICPMS U-Pb年龄。这一新的高精度定年结果表明,华北北部高于庄组形成于中元古代初期的盖层纪(Calymmian Period,1600~1400Ma)早期。结合早先大红峪组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1622~1625Ma),现在可以确切地将高于庄组的底界年龄限定在1600Ma左右。结合最近在铁岭组斑脱岩获得的锆石U-Pb年龄(~1440Ma),本文再次建议,应将华北中元古界蓟县系的底界下拉到高于庄组底界,自该组底部(1600Ma)到铁岭组顶部(1400Ma)的巨厚碳酸盐岩序列都属于新定义的蓟县系,并对应于国际中元古界的盖层系,高于庄组与大红峪组之间的界线则可作为蓟县系与长城系的分界标志。高于庄组凝灰岩锆石的精确定年,为华北北部中元古界年代地层划分等研究,提供了直接的年代学约束。 相似文献
17.
基于海温和环流特征量的江苏省小麦适播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江苏省60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冬小麦冬前生长期间的气温资料,利用曼-肯德尔法(Mann-Kendall method)分析发现,小麦冬前生长期间日均气温及有效积温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均有明显的增暖趋势。同时根据江苏省各地区冬小麦有记录以来的农业气象资料分析可得,播期与冬前总积温、有效积温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尤以有效积温更为显著,均通过了0.001显著水平检验,故可利用冬前有效积温确定冬小麦适播期。在此基础上,根据海气相互作用原理以及500hPa大气环流特征量能表征天气形势和控制天气条件的这一特性,利用最优化因子相关技术对海温及环流特征量进行普查,从中挑选一批与冬前有效积温相关显著、稳定性强、因子相互独立、可靠的海温和环流特征量作为长期预报因子,建立冬前有效积温的海温模型和环流模型,其拟合效果和试报效果甚佳,可投入业务应用,提前1-2月预测冬前有效积温,从而确定冬小麦适播期。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恩施市1966~2016年近50年的年平均气温、0~20cm平均地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统计回归、Mann-Kendall等方法对恩施市年均气温和各层地温的年代际变化、季节变化、突变情况、地气温差变化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恩施市近50年平均气温和各层地温总体呈显著性上升趋势;年均气温和地温的年代际平均阶段性特征明显,1966~1996年,气温和地温呈下降趋势,从1997年开始,气温和地温呈明显增暖趋势,2006~2016年年均气温和地温是近50年中最暖的10年。恩施市1966年到1980年代初期,气温和地温多波动,从1980年代初到2000年代初,平均气温和各层地温均呈现出明显变冷的趋势,地温变冷趋势更加明显;年均气温在1998年突变为增暖趋势,且近10年增暖趋势十分显著,而各层地温突变为增暖趋势是在2001年,较年均气温晚三年。各层地温与气温的季节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气温和各层地温从1966~2016年升温幅度在春季最明显,夏季最不明显;春季平均气温较各层地温的升温速率均偏小,夏季平均气温和各层地温有增温趋势,但增温趋势不显著,秋季和冬季,土壤深度越深,气候倾向率越小,增温趋势越不显著。近50年恩施市地气温差为正,除0cm地气温差呈增大趋势外,5~20cm地气温差均呈减小趋势,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地气温差减小的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9.
基于S震相"S窗"内的波形信号识别、品质因子Q(f)和22个台站场地响应,利用2009~2016年3月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地震的波形资料,反演了182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波谱参数,得到这些小震的零频幅值及其拐角频率,据此计算了这些地震的地震矩M_0、矩震级M_W和应力降Δσ。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近震震级与矩震级、矩震级与应力降的关系式。分析表明,近震震级与矩震级、矩震级与应力降呈线性关系。可见,将矩震级纳入地震的快报与正式目录中,可以丰富地震观测报告内容,更好地为地震应急和地震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20.
区域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概念界定与目标定位入手,以气候变化和系统结构要素为分析框架,建立了包括敏感性、暴露性和适应性等三类指标要素和本底脆弱性、潜在脆弱性和现实脆弱性等三个评价层次的区域脆弱性评价系统,并以南方丘陵地区为例,针对泥石流、滑坡、干旱与洪涝等区域自然灾害,构建了水土流失敏感区的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作者认为,区域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主要是针对全球气候变化扰动下与自然灾害有关的脆弱性,敏感性与易损性是其脆弱性的本质属性,敏感性、暴露性和适应性是脆弱性的系统要素。自然灾害频率指标可以作为反映灾害空间集聚性的区位暴露性指标,现实灾害度可以提供脆弱性评价因子厘定、指标权重确定、模型建立与阈值分析的结果验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