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9篇
  免费   627篇
  国内免费   1063篇
测绘学   473篇
大气科学   288篇
地球物理   418篇
地质学   1914篇
海洋学   526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141篇
自然地理   35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西部边疆五省区在西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快其发展对于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西部边疆五省区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经济发展的潜力巨大;同时,它们在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所面临的一系列共同的问题,又严重阻碍了其发展步伐.因此,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制订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扬长避短、进一步加快其发展,是西部边疆五省区应认真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2.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土地覆被的时空动态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0—2005年间,是广州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景观变化最大的时期,以同时段TM影像解译得到广州市的土地覆被类型图,从数量结构、空间信息及位置转移和景观等方面,分析了广州市土地覆被的动态特征.数量结构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广州市的耕地、林地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在加大,自1995年起,这种变化的趋势开始减缓;土地覆被类型之间的信息与位置的转移变化频繁,并且表现出空间位置分异的特征.景观特征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城市土地覆被向破碎化方向发展,城市建设用地呈扩展之势.  相似文献   
933.
在收集地理、地质及水文等资料并对其进行详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时相卫星数据和航片,在相应数字图像处理软件 的支持下,对草尾河进行系统的遥感地质解译,并从地学和水动力学两方面研究了草尾河航道灵官嘴“跌水”形成的原因,预测了发 展演化趋势,为草尾河的航道疏浚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34.
 分析MODIS数据反演的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与大气环境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 当空气没有污染时,AOD<0.3; 轻度污染时,0.3<AOD<1.0; 污染严重时,AOD>1.0。在分析AOD与地面大气污染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空气污染指数,将城市光化学污染预警等级分为无、微弱、较弱、较强和强5级,并结合广州市实例进行了验证分析,为进一步建设城市光化学污染预警系统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35.
The tectonic evolution features in the western South China Sea (SCS)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Tethys tectonic province. The Red River fault zone (RRFZ) comprises a large part of the Tethys tectonic province and i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Europe Block and the India-Asia Block[1]. It serves as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the SCSopening. The RRFZ, which is an important dividing line in the geology of the SE Asia, is about 1000 km long in the co…  相似文献   
936.
The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water cycle,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is the important part in water cycle research. As the effective tracers in water cycle research, environmental isotope and hydrochemistry can reveal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effectively. The study area is the Huaisha River basin, which is located in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The field surveying and sampling for spring, river and well water were finished in 2002 and 2003. The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and water quality were measured at the laboratory.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in isotope and evolution of water quality along river lines at the different area were analyzed. The altitude effect of oxygen isotope in springs was revealed, and then using this equation, theory foundation for deducing recharge source of spring was estimated. By applying the mass balance method, the annual mean groundwater recharge rate at the catchment was estimated. Based on the groundwater recharge analysis, combining th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 analysis, and comparing the rainfall-runoff coefficients from the 1960s to 1990s in the Huaisha River basin and those in the Chaobai River basin, part of the runoff in the Huaisha River basin is recharged outside of this basin, in other words, this basin is an un-enclosed basin. On the basis of synthetically analyses, combining the compositions of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and hydrochemistry, geomorphology, geology, and watershed systems characteristics,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between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flow at the different areas at the catchments were evaluated,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was re- vealed lastly.  相似文献   
937.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平面凸多边形的生成算法的基础上,针对点数较多的空间点集,提出一种基于坐标极值法的空间凸多面体的生成算法。该算法可以快速地计算出给定的空间点集的最小凸多面体,输出组成该多面体的顶点和面的集合(凸包),是求解空间的最小覆盖问题的一种新的方法。该算法已应用到古建筑的3维建模中,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38.
平原地区航空重力测量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检验我国首套航空重力测量系统(CHAGS)在平原地区的测量精度以及验证其在严寒气候条件下的作业性能,2003年11月以国产某新型航测机为载体在我国东北某地区进行试验。概述试验情况,介绍航空重力测量数据处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CHAGS在严寒气候条件下工作稳定、性能可靠,半波长分辨率为9km时,交叉点重力异常不符值的标准差为2.0mGal,5′×5′格网平均重力异常的外部精度为1.7mGal。  相似文献   
939.
基于ArcGIS Engine的地图符号制作工具的设计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ArcGIS Engine符号体系特点,设计了一套基于ArcGIS Engine的符号制作工具,采用C#语言开发实现。  相似文献   
940.
移动GIS技术在地质灾害数据采集领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移动GIS技术基于PDA(掌上机)及WinCE作为软件运行的软硬件平台,掌上机具有进行野外数据采集的很多独特优势。将这种独特优势与传统数据采集技术相结合,现场采集地质灾害数据,并以数字化技术延伸至野外,从而可有效地解决目前地质灾害数据采集面临的反馈信息严重滞后,采集信息不完整,在数据采集手段上存在的记录内容随意、记录格式不规范及野外使用不方便等问题。该系统采用ESRI的ArcPad Application Builder二次开发软件,对ArcPad进行面向地质灾害数据采集领域的功能定制,使系统集成了GPS或手工定点的空间信息在基础地理底图的显示、地质灾害点属性信息通过友好的界面实现录入及数据的入库以及野外采集到的空间及属性信息与室内ArcGIS软件平台顺畅的数据交流功能,实现了利用移动GIS技术与地质灾害预警预报过程中地质灾害数据采集的全程数字化操作,并摸索了一套完成的工作流程。这种技术的采用有望对传统野外地质灾害数据采集手段带来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