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84篇
测绘学   142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121篇
地质学   453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1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杨司琪  张强  奚小霞  乔梁 《大气科学》2019,43(6):1441-1450
夏季风影响过渡区是天气和气候的敏感区,随着全球和区域的变暖,该区域特殊的气候环境响应引起人们重点关注。以南昌、定西、乌鲁木齐作为夏季风影响区、夏季风影响过渡区以及非夏季风影响区的代表站,通过对比中国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和其他地区50年来温度、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降水量、低云量、风速的变化趋势,以及分析各气象因子单独变化对蒸发皿蒸发量的影响,发现在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各个气象因子的变化均使蒸发皿蒸发量增加,而在其他地区,只有温度变化会使蒸发皿蒸发量增加,其他各因子的变化均会造成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贡献度更直观的反映各气象因子对不同地区蒸发皿蒸发的作用。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夏季风影响过渡区蒸发皿蒸发变率的贡献最大,贡献度为48.93%。风速变化对夏季风影响区蒸发皿蒸发变率的贡献最大,贡献度为51.54%。降水变化对非夏季风影响区蒸发皿蒸发变率的贡献最大,贡献度为58.57%。此外,低云量的变化对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夏季风影响区和非夏季风影响区的贡献均达到20%以上。因此,不同地区影响蒸发皿蒸发的最主要的因子是不同的,但低云量对任何地区蒸发皿蒸发的影响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2.
精密引潮位展开及某些诠释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再次改进了引潮位展开,潮波振幅给到小数后第六位,共3070个潮波.文中论述了引潮位展开的精度,同时给出为了保证潮汐计算的高精度而所需引入的各项改正及其说明.  相似文献   
33.
新的引潮位完全展开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Doodson进行引潮位展开时的原始数据采自Brown及Newcomb表,其黄赤交角系采用1900年1月1日之值。目前Brown系数已重新计算,黄赤交角每世纪相对变化5×10-4;地球轨道偏心率每世纪相对变化25×10-4。由此引起的潮波振幅长趋势变化已可辨别,这就是所谓潮波振幅的时间依赖问题。作者采用EJC表及2000.0年的黄赤交角和地球轨道偏心率数值,重新用计算机演绎了引潮位展开式,解决了时间依赖问题。文中给出了属于J2000.0系统的引潮位完全展开表。  相似文献   
34.
RTK的特点与误差分析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介绍了RTK测量的特点,分析了RTK测量的技术难点。详细讨论了RTK测量的各种误差及削弱方法。展望了GPS和RTK测量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5.
改进了游离二氧化硅(fSiO2)测定中试样的分解方法,采用硫-磷混酸替代单独使用磷酸分解试样,防止了焦磷酸盐的形成,同时,氟硼酸对fSiO2的溶解率符合测定要求。改进的方法用于标准物质中fSiO2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或磷酸溶矿重量法相符。对于ω(fSiO2)=3.26%的标样10次测定的RSD为2.4%。  相似文献   
36.
水与流体饱和孔隙介质界面上非镜面反射声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光学法和发射-接收法研究了水与流体饱和孔隙介质界面上声波的非镜面反射声场.测量了入射角θi为16°-80°范围内的反射系数R,记录了θi在Rayleigh波临界角θc附近±4°范围内两束反射波的反射角、波束位移△、波形和频谱.实验发现:(1)在θc附近±4°范围内,观察到θi两束反射波A和B,其中波束B沿界面有波束位移△,实验测出△随θi增大而减小,并非在θic时最大.(2)反射角等于θi的波束的频谱很接近于入射波的频谱,反射角等于θc的波束的频谱相对于入射波有频谱的负偏移.(3)波束A的相位与发射换能器直达波的相位一致,波束B的相位与波束A相反  相似文献   
37.
滞回曲线对应力振幅和频率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疲劳载荷对应力-应变滞回曲线的影响,作者研究了滞回曲线对应力振幅和频率的影响,获得了载荷超过屈服点后应力振幅增大,滞回曲线趋于稳定,应变硬化效应增强的结果,随着正弦波频率增加岩石的滞回圈频散效应增强,饱和液体加强了这种频散作用,随孔隙液体的粘滞系数增大,滞回曲线的频散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38.
StudyofCurieisothermalsurfaceinSichuanBasinandtheseismicareaonitswesternmar┐ginXIANZHANG(张先),XI-FENGHU(虎喜凤),JING-XIUSHEN(沈京秀...  相似文献   
39.
土壤污染地球化学标准及等级划分问题讨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奚小环 《物探与化探》2006,30(6):471-474
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发现有害元素广泛分布引起极大关注。土壤污染将长期危及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安全。制定土壤污染等级标准十分重要。国家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中,土壤污染等级标准是针对调查发现的污染进行量度划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依据污染对环境影响程度确定临界值,土壤污染评价标准是针对存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指标。土壤污染等级采用统一的分级标准,划分为国家级、流域级、省级和地市级。标准制定是一个由局部到全局的认识,又由全局到局部的决策过程。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首先制定土壤污染标准及划分污染等级是笔者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40.
秦建敏  郗玉珠  韩明  李志军 《水文》2006,26(2):68-70,56
本自动监测冰厚装置原理,是通过测量冰层底面与冰下水中一固定端之间垂直距离来实现的。该距离是一只浮桶从固定端运动到冰层底面的行程。随浮桶一起运动的压差式水位传感器分别给出浮桶位于固定端和冰层底面的位置,而浮桶的运动则依靠数据采集仪控制浮桶内水泵排吸水改变浮桶的重力来实现,并且该仪器能够记录传感器的信号和设置水泵开关的开、闭时间。为了避免浮桶对冰层厚度变化的影响且浮桶不至于与冰层底面冻结,浮桶只是在测量行程时上浮到冰层底面,其他时间均在固定端位置。文中给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现场实测结果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