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恢复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早白垩世古地貌的基础上,分析了调节构造—坡折带特征与沉积体系和储集层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复合型构造组合对砂体形态和储集层分布具有控制作用。研究区发育调节构造—上坡折、调节构造—中坡折和调节构造—下坡折,平面上呈北北东向展布。调节构造—坡折带控制沉积体系的发育,形成大规模扇三角洲—湖底扇沉积体系;调节构造—坡折带也控制砂体的形态,形成了7个呈舌状分布的小型湖底扇砂体;多级坡折带提供沉积物堆积的空间,调节构造对物源和水系也具有控制作用。在调节构造—坡折带的控制作用下,南洼储集体类型主要为扇三角洲前缘和湖底扇砂体,且不同级别的复合构造的储集体类型和物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2.
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江段)洪水可划分成5个等级,其中包括2个副级。第5级为特大洪水;第4级为大洪水;第3级为一般洪水;第2级为警戒洪水;第1级为无洪水。第1级又可划分成2个副级—1a级为中水,1b级为枯水。划分时采用流体力学能量方程,位能加动能之和用E指数表示;再将E值按P—Ⅲ型分布将其密度函数转换成Z指数,按Z值正态分布特点进行洪水等级划分。它具有客观、定量、便于应用,易于记忆等特点。  相似文献   
33.
李卫海  陈丽佳 《测绘通报》2018,(6):135-138,152
城市电力隧道具有结构多样、截面尺寸小、设施多、电磁干扰大等特点,在运营期间,采用传统测量方法进行变形监测费时费力,难以保证监测精度,需要推进智能化监测。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逐渐成为行业应用的新趋势,但采用光纤传感技术在小截面隧道变形监测中应用成果鲜见。本文结合实际,研发了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电力隧道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无线传输、自动化、高精度、实时采集数据、分析和预警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营和维护成本,对于其他类似变形监测需求具有较高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4.
峰林平原区岩溶含水层特征与调蓄功能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广西来宾峰林平原系统经过长期演化,内部结构有序度已接近最佳状态,具有以下岩溶水文地质特征: ①具有成熟的三元垂直分带;②浅层岩溶带厚约30m,有效孔隙率2. 5% ,调蓄能力强; ③中层岩溶带厚约70m,未充填洞穴发育,有效孔隙率1. 5% ,侧向水流通畅;④水位动态平缓,过程曲线主要反映降雨的季节变化;⑤含水层的疏干和回灌易于实现。基于上述特点提出利用地下空间调蓄径流的构想,其基本思路是在枯水季节抽取超过天然径流量的地下水,形成人工降落漏斗,以获得需要的水资源量; 雨季通过天然回灌,把调节库容重新充满。此法可作为峰林平原区治旱调蓄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35.
小平阳红层区水文地质特征与水资源开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来宾小平阳红层底砾岩岩溶十分发育,地下水丰富,开发的技术经济条件优越,而非从前所认为的贫水区。其经验可供类似地区利用地下水治旱借鉴。   相似文献   
36.
Using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wind anomalies(SSTA and SSWA for short)of thetropical Pacific from January 1970 to December 1989,main spatial patterns of tropical PacificSSTA and SSWA coupling features in the transform course from the warm phase to the cold phaseof 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cycles are discussed.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1)air-sea coupling patterns at the mature stage of ElNino(La Nina)are main spatial ones of tropical Pacific SSWA and SSTA coupling:(2)at themature stage of El Nino,the interaction of the anticyclonic anomaly wind,generated by the forcingof distinct meridional SSTA gradient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ropical central Pacific.with theCalifornia cold current and SSTA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weakening of El Nino;(3)the secondsea temperature increase along the South American coast in the decaying course of El Nino resultsfrom the eastward movement of the weakened positive SSTA in the tropical central-eastern Pacificforced by anomalous west wind stress:(4)La Nina results from the joint effect of Walkercirculation,Ekman drift and negative SSTA in the tropical central-eastern Pacific.  相似文献   
37.
珊瑚礁地层中的暴露面是海平面变化的忠实记录, 对地层层序的划分和研究珊瑚礁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手标本观察与薄片鉴定、碳氧同位素和矿物组成分析, 识别了南沙美济岛南科1井第四纪生物礁碳酸盐岩地层中的典型暴露面, 剖析了主要暴露面与海平面变化及珊瑚礁发育演化的关系。在南科1井(NK-1)第四纪地层中典型暴露面附近以出现大量溶蚀孔穴和红褐色或锈黄色钙质结核为特征, 其碳氧同位素偏负, 并富集Al、Th、Fe和稀土元素, 具有典型碳酸盐岩风化壳的特征。南科1井全新世礁体发育在晚更新世暴露面之上, AMS14C和U-Th年龄数据证实美济岛全新世珊瑚礁生长时段与南海其他珊瑚岛礁一致, 主要发育在8.2~4.7ka时期, 该时段海平面的缓慢上升为珊瑚礁连续垂向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Sr同位素和古地磁年龄标定的南科1井更新世地层中的主要暴露面时代与南沙永暑礁和西沙群岛珊瑚礁地层中的暴露面时代基本一致, 主要暴露面对应于全球第四纪低海平面时期。  相似文献   
38.
Observations were made on one eye from a Longman’s beaked whale Indopacetus pacificus, which was probably one of the least known extant cetaceans. The whale died shortly after swimming aground on the coast in the Nishikata Beach, Sendai-shi, Kagoshima-ken Prefecture, Japan, on July 26, 2002. It was a mature female with body length 6.45 m. This paper documented the basic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her visual organ of the whale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is animal.  相似文献   
39.
来宾岩溶地下水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爽秋  陈伟海 《中国岩溶》1995,14(4):330-335
来宾县多年来主要依靠地表水治理干旱,但地表水灌溉不到的地区,其干旱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本文详细分析了来宾岩溶地下水富集的控制因素和分布特征,认为来宾蕴藏着丰富的岩溶地下水资源,且在地域上恰好弥补了无地表水资源的空缺。并根据岩溶地下水的赋有特征提出了开发岩溶地下水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40.
在对乌蒙山区社会经济、扶贫现状、自然环境及区域地质背景和岩溶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系统探讨了其岩溶景观的类型、发育和分布特征,然后从资源潜力、开发适宜性、区位特性、开发条件、市场潜力等方面探讨和分析其岩溶景观旅游扶贫潜力的大小及其与岩溶特征间的关系,认为:1)乌蒙山区拥有118处不同级别优势(78处省级、32处国家级、8处世界级)的岩溶景观单体或景观区,是全球高原岩溶景观的典型集中发育区和杰出范例,形成并表现出明显的类型、区域优势和特色;2)总体上,随着岩溶景观分布密度的依次降低,以及可溶性特征的减弱和景观区级别的降低,贵州、云南、四川三大岩溶片区以及各县域岩溶区、各类岩溶景观单体或景观区资源的优势性、聚集性、规模性及知名性依次降低,旅游扶贫潜力依次下降;3)观光体验和休闲度假,是乌蒙山区各岩溶区最适宜,且最具优势和开发潜力的旅游产品;4)乌蒙山区的区位特性、开发条件和市场潜力等则明显逊色于其他相似的岩溶地区。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观光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科学旅游、文化旅游、探险科考等5种乌蒙山区岩溶旅游扶贫模式,并从政府、基础设施、区域旅游发展、区域协作、发展理念等方面探讨了岩溶旅游扶贫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