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65篇
  免费   4033篇
  国内免费   5292篇
测绘学   2033篇
大气科学   3367篇
地球物理   4468篇
地质学   10780篇
海洋学   2360篇
天文学   638篇
综合类   2008篇
自然地理   2536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391篇
  2022年   1050篇
  2021年   1214篇
  2020年   999篇
  2019年   1143篇
  2018年   1314篇
  2017年   1110篇
  2016年   1208篇
  2015年   1260篇
  2014年   1340篇
  2013年   1413篇
  2012年   1525篇
  2011年   1528篇
  2010年   1485篇
  2009年   1334篇
  2008年   1195篇
  2007年   1083篇
  2006年   893篇
  2005年   779篇
  2004年   572篇
  2003年   490篇
  2002年   503篇
  2001年   487篇
  2000年   477篇
  1999年   556篇
  1998年   391篇
  1997年   389篇
  1996年   342篇
  1995年   286篇
  1994年   272篇
  1993年   234篇
  1992年   168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5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986年夏季西藏东部近地层湍流输送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淑芬 《气象学报》1990,48(2):210-219
本文以1986年夏季西藏高原气象实验(TIPMEX-86)期间获得的资料为基础,运用廓线方法,计算了实验期间感热、潜热和动量湍流通量并分析了与通量输送有关因子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湍流通量都有明显的日变化、日际变化和旬变化。7月份感热通量比6月份大约减少了2/3以上。计算得出那曲6月13—28日拖曳系联C_d的平均值为0.0052,同期感热通量的整体输送系数C_h为0.0075;而拉萨6月11日—7月20日C_d的平均值为0.0056,同期C_h的平均值为0.0085。根据整体输送系数和各种有关因子的关系分析表明,C_d,C_h不可能用一个常数代表,它们不仅仅是风速的函数,而且其变化还包含了稳定度、风速梯度、温度梯度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992.
王尧奇  韦志刚 《高原气象》1990,9(3):327-336
本文根据中国西部干旱地区大气物理状态(大气可降水量和大气浑浊度)的变化范围,利用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的理论计算公式,计算了各种大气透明系数状况下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计算结果表明,大气质量m=2时的透明系数P_2和m相同时,由于水汽和气溶胶的含量配置不同而引起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的差异,在辐射日变程的主要时段(m=1-3)内并不大。于是得到各种透明系数P_2状况下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随大气质量变化的平均关系。不同海拔高度比较,当透明系数P_2相同时,各自的大气物理状态虽然不同,但m相同时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基本相同。现有的表征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值和大气质量联系的关系式都不能很好地描述计算结果。根据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随大气质量变化的特性,我们提出了新的关系式。最后,整理了不同拔海高度和不同地理景观的四个日射站(西藏那曲、青海格尔木、甘肃敦煌和民勤)的多年观测资料。经验计算结果与观测值比较,一致性良好。  相似文献   
993.
Wei Du  Robert L. Goble 《GeoJournal》1990,21(3):273-282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several large-scale modeling system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 acci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ummarizes our recent modeling results for the effects of key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radioactive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and evacuation strategies on radiation doses. This work was intended to be useful in the formulation of emergency plan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 accidents. The sensitivity analyses establish a scale for comparing impacts at various locations and over time depending on the variation of those key parameters, and have clear implications for emergency planning.  相似文献   
994.
本文通过对京山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的研究,认为本区寒武—奥陶系普遍经历了海底、大气淡水、埋藏及表生成岩环境,其间发生的成岩作用主要有胶结作用、白云岩化、压实-压溶、溶蚀和破裂作用。在这些成岩作用的改造下,岩石孔隙度从大于20%下降到1.5~5%,其中在中新生代孔隙相对较发育。  相似文献   
995.
The upper part of the Huanghe (Yellow River) drainage basin supplies 50–60% of the annual water discharge and only 10% of the total river sediment load, while the middle reaches contribute 30–40% of the water flow and 90% of the annual sediment load, because of severe erosion over the Loess Plateau. Large variations in both annual water discharge and sediment load occur in the Huanghe. Heavy sedimentation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nel makes the river bed aggrade several centimetres per year. Of the suspended sediment in the river, 90–95% is deposit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river course and in the coastal shallow water area; less than 5–10% escapes from Laizhou Bay and enters the Central Bohai and/or North Huanghai (Yellow Sea). The active delta complex now propagates seawards at a mean rate of 42 km2 year−1.  相似文献   
996.
新疆额尔齐斯地区裂谷火山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富蕴县西部上石炭统喀喇额尔齐斯组的变质火山岩,是一套多旋回双峰式古裂谷型火山岩.基性成员为玄武岩。酸性成员为流纹岩.基性岩套由拉斑玄武岩-碱性玄武岩组成.微量元素分配模式证明了地幔成分不均一性;玄武岩浆来自石榴二辉橄榄岩44%的分批熔融;证明古裂谷是在岛弧基础上演化形成。从而说明额尔齐斯断裂带经历了俯冲-碰撞-裂谷三个演化阶段.晚期的碱性玄武岩喷发,标志裂谷作用的消亡.  相似文献   
997.
叶蜡石、高岭石和迪开石的吸收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地区叶蜡石、高岭石、迪开石的吸收光谱测量及其高斯谱拟合说明,三各矿物的吸收光谱均由一个吸收边和三个吸收峰叠加而成。主吸收峰在562nm左右,峰高以迪开石为最大,高岭石次之,叶蜡石最低。同一地区不同颜色的叶蜡石,其主吸收峰位置随铁含量的增加向短波方向移动,相对峰高也随之增大。叶蜡石的颜色主要取决于主吸收峰的位置、高度和吸收边位置。可以认为,此吸收边为Fe^3 →O^2-荷移谱的低能拖尾部分,吸收峰则为铁离子的晶场谱带或晶场谱与Fe^2 →Fe^3 荷移的叠加。  相似文献   
998.
999.
茶皂甙纯化及其初步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00.
马既民 《矿产与地质》1991,5(5):344-348,356
铝土矿和其下部的铁质粘土岩组成铝岩系.铝土矿的铝硅和铝铁均呈反比关系,硅铁呈正比关系,这一特征反映出第一期脱硅,第二期脱铁的两期风化成矿作用.粘土岩的铝含量稳定,铁含量变化大,硅铁是反比关系,显示第二期风化作用,脱出的铁质在粘土岩内沉淀,并生成山西式铁矿.铝岩系具有Al_2O_3/SiO_2和Fe_2O_3/SiO_2两值间同步正相关,显示铝土矿及其母质层粘土岩的陆壳风化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