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1篇 |
免费 | 238篇 |
国内免费 | 30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2篇 |
大气科学 | 209篇 |
地球物理 | 327篇 |
地质学 | 885篇 |
海洋学 | 123篇 |
天文学 | 39篇 |
综合类 | 118篇 |
自然地理 | 1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63篇 |
2020年 | 50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74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61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85篇 |
2012年 | 51篇 |
2011年 | 98篇 |
2010年 | 70篇 |
2009年 | 57篇 |
2008年 | 74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59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49篇 |
2003年 | 52篇 |
2002年 | 59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67篇 |
1999年 | 78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61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6篇 |
1974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湘黔汞矿带相关成矿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湘黔汞矿带的含汞建造与生油层系的特征相似,汞矿床的形成和油气的聚集一样具有“生、储、盖”的成矿地质条件。中寒武统敖溪组及下寒武统清虚洞组既是汞矿的容矿层,也是汞矿的矿源层。汞的成矿流体是一种以地下水为主、包括油气在内的混合热液,成矿作用是在低温低压高盐度的还原环境中进行的,属于沉积成岩-地下水热液的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2.
海域条件下的气象观测具有数据稀少、变化大且观测站点分布不均的特点,其插值精度受插值方法影响较大。首先对常规插值方法进行理论分析,进而选取了反距离加权法、克里金法和样条函数法三种插值方法进行了插值实验和精度分析。根据渤海湾某区域的气象历史数据,采用不同方法绘制了温度、压强和湿度的插值平面图,并基于交叉验证的方式对各插值方法进行了对比,给出了不同方法的插值估算可靠性评价。结果表明:温度、压强和湿度的插值精度均是基于反距离加权法的插值结果最优(MAE_(温度)=2.42,RMSE_(温度)=1.92,MAE_(压强)=2.05,RMSE_(压强)=1.30,MAE_(湿度)=11.394, RMSE_(压强)=6.43),同时基于反距离加权法的图形绘制可视化效果也要优于其他两种方法。研究结果可为海域气象参数估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印度大陆板片前缘撕裂与分段俯冲:来自冈底斯新生代火山-岩浆作用证据 总被引:22,自引:16,他引:22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不仅呈现南北不均一性,而且显示东西分段性。以横贯高原腹地的NNE向负磁异常带为界,将冈底斯分为三段。在宽约300km的负磁异常带为代表的中段,近SN向的裂谷和正断层系统、重要地震和现代热水活动、古新世林子宗火山岩系和中新世超钾质火山岩系、以及日喀则弧前盆地集中发育,伴有斑岩型Cu-Mo和成因独特的Au-Cu矿化;在85°E以西的西段,主要发育强烈逆冲推覆系、同碰撞期花岗岩和中新世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系,伴有造山型Au矿化;而在90°E以东的东段,主要发育走滑断裂系、同碰撞期花岗岩和中新世埃达克质斑岩,伴有斑岩型Cu-Mo矿化。古新世林子宗火山岩的精细定年和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印度大陆板片向北的俯冲-汇聚至少在50Ma前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差异性。然而,中新世钾质-超钾质岩和大规模花岗岩基的时空分布和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印度大陆板片前缘可能发生撕裂,并发生分段式差异俯冲,西段(85°E以西)俯冲规模大,距离远,东段(90°E以东)俯冲规模小,可能未跨过雅江缝合带。沿着负磁异常带两侧的边界裂谷带,高SiO_2煌斑岩和念青唐古拉花岗岩基及相伴钾质火山岩的发育,揭示来源于软流圈地幔的岩浆和高热流穿过板片撕裂带并沿耦合上覆的裂谷带上涌,前者侵位和喷发,后者诱发地壳熔融。90°E与85°E之间的俯冲板片可能由于撕裂、断离和破碎,因而导致斜跨高原腹地的大面积通道式负磁异常带。 相似文献
14.
Zhang Zhiyong Xiao Wenjiao Majidifard Mahmoud Reza Zhu Rixiang Wan Bo Ao Songjian Chen Ling Rezaeian Mahnaz Esmaeili Rasou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2017,106(4):1223-123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 The Zagros Orogen developed as a result of Arabia–Eurasia collision. New in situ detrital zircon U–Pb and Hf isotopic analyses from a Cenozoic... 相似文献
15.
辽宁瓦房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金刚石矿产地之一,前人在该区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找矿方法一直没有突破.本文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对已知的金伯利岩矿区进行试验,探讨AMT技术在金伯利岩矿区深部探测的应用效果.针对30号金伯利岩岩管区布设了5条剖面,结果显示岩管呈低阻反映,异常明显.结合地质资料,初步推断该区断裂、成矿带和低阻异常展布特征,为在该区进一步开展矿产勘查提供基础资料,对今后瓦房店地区寻找隐伏的金伯利岩体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类似地区寻找隐伏金伯利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Evaluation of bending moments and shear forces at unit connections of very large floating structures using hydroelastic and rigid body analys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young Wan Kim Sa Young Hong Jo Hyun Kyoung Seok Kyu Cho 《Ocean Engineering》2007,34(11-12):1668-1679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nding moments, shear forces and stresses at unit connections of very large floating structures (VLFS) under wave loads. The responses of VLFS are calculated by solving multi-body motion equation considering hydroelasticity and connection stiffness. Hydroelastic responses are calculated by the direct method. Higher-order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HOBEM) is used for fluid analysis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is introduced for structural analysis. The equation of motion is modified to describe the unit connections by employing spring elements. Bending moments and shear forces at the connections are obtained from the dynamic equilibrium condition for pressures and inertia forces. Two types of VLFS units such as tandem arranged units and side-by-side arranged units are considered in the numerical examples. The influences of connection stiffness, wave frequency and heading angle on responses of VLFS a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numerical examples. Rigid body analysis along with hydroelastic analysis is also carried out in the numerica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ose two approache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利用精河M_W6.3地震有限断层破裂模型,计算了精河地震产生的位移场、应力场、周围主要断层上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以及主震对余震的触发作用。结果表明:(1)精河地震产生的地表隆升最大值约为6.6cm,沉降最大值约为1.8cm;水平位移方向呈现震中南北侧向震中汇聚、震中东西侧向外"流出"的特点。(2)精河地震产生的水平面应力场展布南北侧物质主要受到指向震中的拉张力作用,东西两侧物质主要受到因震中过剩物质东西向排出而导致的东西向挤压力作用。(3)震中西侧距震中约20km的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中段和震中东北部距震中约50km的四棵树-古尔图南断裂西段的库仑应力加载均大于0.01MPa,即2处为地震危险区。(4)在震源深度为8~12km的余震事件中,约有85.5%处于库仑应力加载区,即受到主震的的触发作用;在深度为4~8km的余震事件中,约有87%受到主震的应力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