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30篇
  免费   3924篇
  国内免费   6393篇
测绘学   3428篇
大气科学   2433篇
地球物理   3121篇
地质学   11219篇
海洋学   3353篇
天文学   281篇
综合类   1272篇
自然地理   2440篇
  2024年   238篇
  2023年   579篇
  2022年   1078篇
  2021年   1398篇
  2020年   1085篇
  2019年   1155篇
  2018年   1064篇
  2017年   1046篇
  2016年   1079篇
  2015年   1232篇
  2014年   1178篇
  2013年   1449篇
  2012年   1569篇
  2011年   1513篇
  2010年   1441篇
  2009年   1367篇
  2008年   1501篇
  2007年   1341篇
  2006年   1381篇
  2005年   1110篇
  2004年   869篇
  2003年   571篇
  2002年   592篇
  2001年   570篇
  2000年   418篇
  1999年   233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毛乌素沙区腹地提高飞播成效的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飞播治沙造林作为一项快速有效的现代化造林措施,已经成为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区腹地植被恢复与建设的重要手段。长期的飞播造林实践表明:①在飞播区,设置沙障是提高飞播成效的重要途径。设置平铺式间距4 m行列式沙障和直立式间距6 m行列式沙障,飞播物种成苗率较高,比对照(CK)区的成苗率高出36.5%~37.1%。②飞播种子包衣、丸化处理,均能促进成苗,包衣处理更有利于飞播植物生长。飞播种子包衣、丸化处理与裸种相比,成苗率分别提高了10.6%和13.72%。而且包衣种子播后15 d,其根长、根条数、地径和高生长比对照分别高出11.93 mm、0.9条、0.29 mm和3.24 mm。③不论是在何种立地条件下,经过地面处理的样方内的飞播种子成苗量明显高于对照区样方内的成苗量,其中,采取综合措施的破土处理效果最好,成苗量是对照区的6~8倍。  相似文献   
142.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半固定沙垄顶部风沙运动规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DETI可移动测风系统,结合多向集沙、阶梯式积沙和总体沙面活动强度观测,系统研究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半固定沙垄表面风沙运动规律。结果表明:沙漠腹地沙垄两坡和垄间多被植被与生物结皮覆盖,地表处于稳定状态,地表输沙主要集中于垄顶部至两坡上部。系统性天气条件下,气流以净风状态在迎风坡持续加速,至垄顶迎风侧边缘流速增至最大并开始起沙,风沙流越过垄顶后受植被阻挡和回旋涡流的双重影响,在垄顶背风侧上部急剧减速并发生沙物质沉积,此后气流速度又逐渐恢复。起沙风由沙垄两侧交替入射,不断将沙物质从垄顶一侧搬运到另一侧。流动带两侧沙面活动剧烈,流动带中部作为过沙床面,蚀积变化低于两侧。垄顶输沙量沿垂线方向呈指数分布,输沙率、各高度层输沙量以及沙物质输移高度都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垄顶部距地表6 cm和10 cm以内的输沙量分别占总输沙量的80%和90%。垄顶输沙势与实测输沙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初步推测1VU的输沙风能在垄顶1 m的过沙宽度上可以产生25 kg的输沙。  相似文献   
143.
新疆表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次研究以国家"305"项目新获得积累的新疆地球化学勘查数据为基础,以岩石地层分区为框架,按照岩石地层单元出露情况,利用面积加权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理统计分析系统下,对新疆及其三个主要地层区--塔里木地层区、中南天山-北山地层区和北疆地层区进行了39种元素的表壳元素丰度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新疆及其三个主要地层区表壳元素丰度总体表现出上陆壳的特点,但又各具差异,反映出新疆地壳的不均一性,塔里木地层区主要表现出成熟上陆壳,北疆地层区表现为年轻上陆壳,中南天山-北山地层区则呈现过渡特点.通过统计、对比,本次研究指出新疆表壳元素丰度受岩石地层单元元素丰度和岩石地层单元地表出露面积控制,其变化是地壳演化历史的产物,总体上并不服从正态分布,前人利用迭代剔除法获得的结果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44.
以赣南八景文化景观为例,结合文化地理学景观理论,运用文献资料、历史还原、时空结合等研究方法,在对八景文化景观的起源与演变等文化地理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空间分布概貌和流行原因,阐述其传播的途径和特点,揭示了赣南八景文化的圈层式扩散、随城市空间扩展等时空演变规律,指出其在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方面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5.
广西贺州地区气温和干旱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30年的实际观测资料,分析贺州地区年平均气温和干旱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贺州地区年平均气温有增高趋势,冬季和春季较大幅度变暖,带来"暖冬",夏季反而稍微降温,出现"凉夏",秋季稍有增温,但不明显;(2)贺州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存在11 a和4a左右的两个振荡周期;(3)在上世纪80年代初,贺州地区干旱指数有一次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由负值转为正值,干旱有加重的趋势,未来几年贺州地区干旱指数仍处于增强的趋势中,这与11~13 a左右的振荡周期处于正位相有关.贺州地区4个站的干旱指数都有一个11~13a左右的振荡周期和一个2~6 a左右的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146.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土壤有机质组分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采集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阶段典型土壤样品,研究了土壤有机质组分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质各组分含量中胡敏素>富里酸>胡敏酸,HA/FA一般<0.4,为富里酸土壤,与同水平地带土壤一致.(2)石漠化过程对喀斯特地区土壤中有机质组成有明显的影响,土壤中胡敏素、富里酸与胡敏酸表现出未石漠化>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的趋势.(3)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质组分空间分布有较大差异,剖面层次上各有机质组分胡敏素、富里酸与胡敏酸均表现出表土层>底土层,山区不同部位上表现以山坡中下部有机质含量最高,而以山顶最低,且FA/HA表现出从山顶到山脚有明显增加的趋势.(4)喀斯特地区土壤土壤有机碳、酸碱度、碳酸钙、容重、非晶形氧化铝、颗粒组成、有效磷与土壤有机碳组分间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土壤有机碳和质地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7.
珠海市耕地变化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利用1990、1995、2000和2006年共4期Landsat TM卫星遥感数据,分析珠海市耕地数量和空间变化特征,并探讨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珠海市耕地面积在3个研究时段经历了"快速减少一缓慢增加一急剧减少"的变化过程,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2000-2006年耕地的动态度最大,而1995-2000年耕地的动态度相对较小;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来源是水域和林地,减少的去向主要是农业结构调整中耕地转变成水域和建设用地;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和农业结构调整是珠海市耕地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同时政策因素也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8.
主体功能区划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主体功能区划相关理论、实践方法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综述了主体功能区划研究动态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主体功能区划进一步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如主体功能区概念内涵、主体功能区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与衔接、区域发展政策保障、主体功能区划实践技术方法中争议较多的问题如划分单元、划分方法与指标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9.
山坡地貌特征,即山坡地形曲率的敛散、凹凸等性质,是影响土壤含水量、产流面积空间分布的重要地形控制因子.山坡蓄量动力学理论(Hillslope-storage dynamics)是一种融合地貌特征的山坡水文模拟方法.其引入宽度函数和土壤厚度函数的概念,建立基于土壤蓄水能力的一维山坡蓄量动力学方程,这是采用低维方法描述山坡复杂三维结构的水文响应的一种简化方法,大大降低了模型的复杂程度.该理论解决流域水文模拟的尺度和参数化问题的潜力已经得到重视,但仍需开展尺度效应研究,通过野外观测事实和大量理论分析成果为此项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0.
2008年,重庆穿洞遗址发掘出一具保存较好的晚更新世大马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化石,这是中国发现的第5个大马蹄蝠化石地点,同时,也是迄今为止所发现保存最为完整的标本。对该地点化石材料观测显示:大马蹄蝠在与其他翼手目标本进行形态对比时,可以根据其个体大小、颅骨形状及齿式特征等进行多项有效鉴别。在大马蹄蝠演化方面,从化石材料上观察,更新世晚期大马蹄蝠桡骨长度与现生标本基本一致,这反映出大马蹄蝠在更新世晚期其飞翔能力与现生标本相似(桡骨长度增大,这是翼手目与一般哺乳动物相比在演化方面的特化现象)。穿洞大马蹄蝠化石的发现,对研究长江三峡地区第四纪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它证明了更新世晚期时三峡地区有温暖湿润的气候和繁茂的森林植被,并且分布有为翼手目提供居址栖息的大型岩溶洞穴;晚更新世时期,出现于中国其他地区的冰期气候等恶劣环境现象,未曾对长江三峡地区动、植物生存环境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