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261篇
地质学   354篇
海洋学   221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有关地中海海洋系统对气候效应的灵敏性这一问题仍处于争辩阶段。在这里,我们研究了在过去最后两个间冰期高峰期间东地中海海洋循环对日照效应的长期反应,在这期间大规模的水文变化导致了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的沉积。  相似文献   
32.
泥质角砾相/流是识别泥火山的一个主要特征:角砾沉积的时间意味着泥火山的喷发历史,而角砾出现的规模表示了泥火山的强度。库拉泥火山位于地中海东部阿那克西曼德海山北缘水深1750m处,圆丘状。多波束及深拖旁侧声纳系统调查显示,库拉泥火山北向及峰顶具有比周围区域高的背向散射强度。  相似文献   
33.
在被动大陆边缘的陆地和海底环境,常常可以发现泥火山结构的存在。泥火山的喷发主要由于沉积物深部形成的高压所诱发,而这种高压主要是由过度的气体和水体压力的积聚引起。这种情况下,气体、水体和沉积物被活化,沿着沉积物(通常是断裂)向上迁移,形成泥穹丘。  相似文献   
34.
本文主要研究发现在阿尔沃兰海东南边缘(摩洛哥陆缘)的一群全新世海山——梅利利亚海山区(MMF)。我们通过条带测深、浅地层声学剖面、旁侧声纳、高分辨率地震调查以及沉积物取样等手段对MMF海山区进行了研究。该海山群位于陆缘下倾部分的上陆坡至陆坡中部,西北-东南走向,覆盖面积超过20km2。  相似文献   
35.
为了识别和掌握冷泉活动,大量的调查正在卡拉布里亚岛弧增生棱柱体开展。2005年夏天,意大利“OGS勘探者”号调查船在卡拉布里亚岛弧海区中发现了多处冷泉活动,现在已经被2006和2007年深入开展的两个海洋科学调查航次所证实(调查船分别为R/VMeter和R/VPourquoisPas)。  相似文献   
36.
对一个地壳深地震反射剖面初步的解释,将可以改善酣四里岛的地壳地质模型。陔剖面最近在西西里岛陆上获取,从伊特鲁咀弧海岸到Iblean前陆(SIRIPRO多学科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37.
Jesper  Kresten  Nielsen  Yanan  She  Jan  Kresten  Nielsen  Nils  -  Martin  Hanken  Sten-  Andreas  Grundvag  吴峧歧 《海洋地质》2008,24(3)
在东格陵兰盆地,晚二叠Ravnefjeld组(FoldvikCreek群)海相沉积物属Wuchiapingian期(Stemmerik等,2001),遍布整个东格陵兰盆地的Ravnefjeld组由三套生物扰动粉砂岩夹两套薄层状泥页岩组成(Piasecki和Stemmerik,1991)。这些富含有机质的薄层沉积是易于生油的烃源岩,其平均总有机碳含量为4wt%,HI值为300~400mg/g TOC,属于Ⅱ型于酪根(Christiansen等,1993)。黄铁矿莓球的含量表明这种薄层的沉积条件为含硫底水,生物扰动单元代表半氧化-氧化条件(Nielsen和Shen2004),氧化还原敏感元素也指示了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38.
1995年以来,俄罗斯海上地质勘探公司(SEVMORGEO)同步采集了广角反射/折射剖面(WARRP)、多道地震(MCS)和测深等资料,即测线1—4AR。这些测线穿越整个巴伦支海-喀拉海地区和Paikhoy—Novozemelskiy褶皱带,测线3AR的北部和测线4AR的东南部连接SevemayaZemlya群岛前缘和Taimyr半岛北部,显然为研究北喀拉海地体(板块)的深部构造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39.
V.  E.  Khain  I.  D.  Polyakova  李学杰 《海洋地质》2008,24(3)
北极东部宽广的陆架展布着几个不同时期、不同走向的裂谷成因构造。利用构造纲要图,展示了上Brooksian地层单元(白垩纪-新生代)的主要构造元素,并勾画出Ellesmerian地层单元(晚泥盆世-侏罗纪)的构造轮廓,通常认为本区该期烃源岩最丰富。上地层单元发现了3个主要沉积盆地:Vil’kitskii-北楚科奇盆地,南楚科奇盆地和东楚科奇盆地,它们被楚科奇中央隆起所分隔。该隆起在EUesmerian期最活跃。通过与研究详细的陆架和陆坡区对比,概括了这3个盆地烃类的形成和聚集模式,了解可能的油气储集远景区带。  相似文献   
40.
通过2D热-构造-地层盆地模拟,研究了在大陆裂谷作用过程中地幔蛇纹石化的条件,该模拟试图追踪大陆地壳流变学演化,阐明沉积物覆盖效应,并且动态地控制蛇纹石化过程。基本思想是如果要发生地壳规模的断裂作用和地幔蛇纹石化,那么整个伸展陆壳必须是脆性的。这种反应的均衡和潜在的热效应与构造和热溶解完全相关。系统的参数研究表明存在一个使得地壳完全脆化和蛇纹石化发生的临界伸展因子。由于沉积物的覆盖效应致使地壳温度升高,沉积速率的增加可以使这个关键伸展因子变得更大。因此沉积物供给通过温度控制的粘性流动,强烈控制了地壳的强度,而地幔的蛇纹石化反应仅仅可能当沉积速率低而伸展因子高的时候发生。在一个典型的实例,挪威陆缘,我们试验了位于More和Voting边缘之下的内部下陆壳体(LCB)是否可能是蛇纹石化地幔。Scheck-Wenderoth和Maystrenko(2011)以3D资料为基础建立了多条2D剖面。我们发现蛇纹石化反应是可能的,而且可能是在侏罗纪裂陷作用阶段。预测的部分蛇纹石化地幔的厚度和位置与地震和重力资料确定的LCB信息吻合。我们认为挪威陆缘之下的一些LCB可能是部分蛇纹石化地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