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8篇
  免费   653篇
  国内免费   782篇
测绘学   423篇
大气科学   307篇
地球物理   559篇
地质学   1636篇
海洋学   468篇
天文学   85篇
综合类   290篇
自然地理   41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92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0年   2篇
  1968年   1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61.
构造沉降作为盆地成因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盆地成因的解析。本次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内5口典型探井的多期不整合所代表的的剥蚀厚度进行恢复,结合去压实矫正模型以及平均密度、平均古水深等参数的确定,较为精确地刻画出了鄂尔多斯盆地不同构造单元自早寒武世至今的构造沉降特征,同时结合裂谷盆地瞬时拉张模型、裂后热坳陷模型以及前陆盆地挠曲模型对构造沉降曲线进行了模拟,对盆地成因进行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中寒武世—中生代末期主要由早古生代沉降旋回、二叠—三叠纪沉降旋回与侏罗—白垩纪沉降旋回组成。其中岩石圈热冷却作用引起的沉降贯穿全地质时期。早古生代沉降旋回中,中寒武世的加速沉降主要体现在盆地南部,沉降机制为岩石圈伸展减薄,中奥陶世马家期为全盆地尺度的加速沉降,沉降机制仍为岩石圈伸展减薄。二叠—三叠纪沉降旋回中,晚二叠世—早-中三叠世为该旋回的加速沉降期,该期加速沉降具有多幕裂陷的特征。侏罗—白垩纪沉降旋回中,中侏罗世盆地南部处于缓慢沉降期,沉降机制为岩石圈热冷却作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除伊盟隆起,盆地整体处于加速沉降期,沉降机制为前陆盆地引起的挠曲沉降。  相似文献   
962.
原型盆地恢复有助于盆地构造—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和揭示盆山耦合,对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最新的钻井、测井及露头资料,以沉积相为研究实体,运用盆—山结合的思路,由点—线—面进行分析,重建了鄂尔多斯盆地晚石炭世本溪组沉积时期的构造—沉积环境,研究了原型盆地特征及性质。本溪组沉积期,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具有东西分异的特征:淳化—庆阳—吴起地区及北部伊盟地区为暴露剥蚀区,东部为克拉通内坳陷盆地,西部为克拉通边缘裂陷盆地。乌达—呼鲁斯台及鄂尔多斯—神木地区发育三角洲相,并向南逐渐推进;鄂西石嘴山、环县及鄂东府谷、延安地区以环带状潮坪—泻湖相为主,受间歇性海侵影响;吴忠、柳林—吉县地区发育低能的泻湖相;中卫—中宁、韩城及以东地区发育不同深度的陆棚及开阔台地。该时期盆地构造环境表现为南北向双向俯冲、贺兰拗拉槽再活化,格局经历了南隆北倾向北隆南倾的转变。受此影响,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古地理格局开始由东西分异逐渐向南北分异转变,受东西两侧海侵影响沉积相带呈环带状展布,但在盆地北部发育潮控三角洲,表现出近缘特征。晚石炭世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环境与原型盆地特征与其对周缘大地构造运动的响应。  相似文献   
963.
Summary Data were collected in 1988 and 1989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activity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 degrading bacteria in the North Sea and Baltic Sea. Crude oil degrading bacteria and the number of bacteria which in particular degrade naphthalene were quantified using a modified dilution method (MPN). Crude oil degrading bacteria were present in all of about 100 water samples, with as many as 103 ml–1 in some samples. Numbers of naphthalene degrading bacteria were at least tenfold lower. There is obviously a greater connection between this bacteria group and petroleum hydrocarbon (PHC) contamination than between the more nonspecific group of crude oil degrading bacteria and PHC contamination. Data from the North Sea show an extremely high abundance of hydrocarbon degrading bacteria, even in winter, while in the southern Baltic Sea low numbers of bacteria were found and slower crude oil degradation was observed.
Verteilung und Aktivität von erdölkohlenwasserstoffabbauenden Bakterien in Nord- und Ostsee
Zusammenfassung 1988 und 1989 wurden Daten über Verteilung und Aktivität von erdölkohlenwasserstoffabbauenden Bakterien in Nord- und Ostsee gesammelt. Rohölabbauende Bakterien und die Zahl von Bakterien, die insbesondere Naphthalen abbauen, wurden mit einer modifizierten Lösungsmethode (MPN) bestimmt. Rohölabbauende Bakterien wurden in allen ca. 100 Wasserproben nachgewiesen; in einigen Proben mit nicht weniger als 103/ml. Die Zahl der naphthalenabbauenden Bakterien war mindestens um den Faktor 10 kleiner. Ein stärkerer Zusammenhang zwischen dieser Bakteriengruppe und der Belastung des Meerwassers durch Erdöl-Kohlenwasserstoffe als zwischen der eher unspezifischen Gruppe der rohölabbauenden Bakterien und dieser Belastung ist wahrscheinlich. Daten aus der Nordsee zeigen, selbst im Winter, eine sehr hohe Zahl von kohlenwasserstoffabbauenden Bakterien, während in der südlichen Ostsee eine niedrigere Anzahl von Bakterien bestimmt und ein langsamerer Rohölabbau beobachtet wurde.
  相似文献   
964.
The MSXα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calculate the s-electron densities at the nucleus for tetrahedrally coordinated ferric iron, (FeO4)5?, comparing the observed increase in isomer shift values with increasing Fe-O separation. The results give an isomer shift calibration constant of ?0.3 (a.u. mm×s?1) assuming a constant ratio for the iron and oxygen sphere radii for the different polyhedra sizes. It is suggested that increasing bonding distances in tetrahedral coordination polyhedra are the dominant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value of the isomer shifts in Fe-Mg-silicates.  相似文献   
965.
966.
地下水铁锰超标是与环境污染相关的问题,事关国计民生,本文通过对某市土体、水体取样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地层、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等多个方面分析地下水铁锰超标原因,最后总结形成地下水铁锰超标的原因。  相似文献   
967.
微灌精确控制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凯  毛罕平 《水科学进展》2003,14(6):749-753
对土壤湿度监测法和计算法在微灌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综合上述2种方法、具有一定自学习功能的全新微灌控制模式。该模式提高了计算精度,解决了计算法的开环误差问题,排除了降雨和计划湿润层水分流失带来的计算困难,保证了作物系数的可求性,对于温室灌溉量计算还引入了温室状态系数的概念;尽管采用了土壤湿度传感器,但其分布密度可以很低,并防止了测量滞后性带来控制失败问题的出现。该模式具有大规模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8.
969.
GPS观测实践证明GPS的网型结构对GPS定位精度具有显著的影响,为了弄清网型结构与GPS定位精度间的关系,在鲁西北平原建立了高精度的专用实验网,专用实验网的三维坐标借助精密电子全站仪和精密水准仪获得.在专用试验网上,通过不同的组网形式,对GPS定位精度进行了对比试验,初步摸清了网型结构对GPS定位精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70.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江苏省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是全国实施此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作为覆盖区开展此项工作的一个代表。本文简介了江苏省开展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基本情况,用具体实例说明了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在示踪人类活动对自然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对土壤环境的制约作用、开展局部土壤生态环境安全预警、指导开发利用局部富Se土壤资源等方面的初步应用效果,对江苏省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资料的应用前景及如何进一步利用好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