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277篇
海洋学   123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61.
The Advanced Microwave Sounding Unit-A(AMSU-A) onboard the NOAA satellites NOAA-18 and NOAA-19 and 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the Exploitation of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s(EUMETSAT)Met Op-A, the hyperspectral 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AIRS) onboard Aqua, the High resolution Infra Red Sounder(HIRS) onboard NOAA-19 and Met Op-A, and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Microwave Sounder(ATMS) onboard Suomi National Polar-orbiting Partnership(NPP) satellite provide upper-level sounding channels in tropical cyclone environments. Assimilation of these upper-level sounding channels data in the Hurrican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HWRF) system with two different model tops is investigated for the tropical storms Debby and Beryl and hurricanes Sandy and Isaac that occurred in 2012. It is shown that the HWRF system with a higher model top allows more upper-level microwave and infrared sounding channels data to be assimilated into HWRF due to a more accurate upper-level background profile. The track and intensity forecasts produced by the HWRF data assimilation and forecast system with a higher model top are more accurate than those with a lower model top.  相似文献   
662.
利用CIMSS/MIMIC资料、雷达资料、国家气象中心台风定位定强资料,通过集成微波图像判断台风双眼墙形成,分析"利奇马"长达33. 5 h的双眼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受宫古岛附近岛屿地形影响和螺旋环流结构调整,内外眼墙对流出现两次偏移;(2)当台风强度较强且稳定时,内眼墙环流的偏移不会引起台风强度的变化,反而因台风强度稳定使内眼墙环流重新组织;(3)雷达回波显示内眼墙有3 h周期的生消发展过程,非对称摩擦效应决定了内外眼墙之间的对流交换主要发生在moat区西北部。  相似文献   
663.
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历史文化、城市内涵及艺术价值正在被人们认同和发掘.旅游地图作为提供城市旅游信息的重要工具,不仅是游客了解城市的窗口,更在传播名城文化和树立历史名城形象上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针对学术界对于如何科学、有效地确定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地图的主题内容还缺少足够探讨的现状.该文首先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地图进行了概念界定,进而从探寻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基因的角度出发,以文化基因理论和古城复兴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面向主题内容选取的"标志—脉络—城区"理论框架.最后,以《"遇见长安"旅游地图》为例,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地图的主题内容选取和表达策略进行了说明,以期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地图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64.
亢孟军  徐召硕  朱军  翁敏  苏世亮 《测绘科学》2021,46(11):135-140
针对传统专题地图制图过程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在Adobe Illustrator环境下进行数据驱动式的专题地图自动编制的方法.基于Mapbox Style Specification设计了专题地图渲染框架,并在该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专题地图自动编制的完整流程.以上海市长宁区的空间数据为测试数据,对专题地图自动编制的流程进行了实现.实验证明,基于专题地图渲染框架的地图自动编制能够有效提升专题制图的效率,并且能够有效地利用已有的制图知识,实现数据驱动式的批量制图.  相似文献   
665.
针对当前学术界缺少对叙事地图设计进行系统研究的局限性,该文以叙事地图表达策略为具体突破点,通过厘清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叙事性特征与时空维度,提出了"载体—线索—单元—组构"的可读性框架,对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叙事性进行解构,并据此形成了历史文化风貌区叙事地图的设计理念和逻辑思路,并将其应用于武汉市的实践案例.在此基础上,通过线索编排与叙事手法、表达对象、视觉层次、符号设计、色彩设计、版式设计等环节,说明了历史文化风貌区叙事地图表达策略制定的原则、方法与过程,旨在为叙事地图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6.
服务监控、故障溯源和服务日志的统计分析,是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重要能力,能够为平台的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本文分析了现有地理信息服务监控方案的局限性,引入了ELK日志框架和Kafka Streams流计算框架,并对地理信息服务特性进行优化,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分布式地理信息服务监控框架.多地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框架实现了海量服务日志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多维度快速检索,解决了传统集中式日志数据库写入性能差、扩展困难、查询统计效率低和商业GIS软件服务兼容性差等问题,满足了GIS平台的统一运维、统计分析和监管需要.  相似文献   
667.
专题地图往往需要表达制图专题的空间分布特征、数量特征、时间变化特征等多层次的内容,故清晰的视觉层次对专题地图的信息表达至关重要.将视知觉金字塔模型和视觉选择性原理与专题地图的内容层次和图面表达视觉层次进行耦合,建立了"内容层次设计-视觉注意-视觉变量设计"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以《深圳市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专题地图为实践案例,对内容、版式、符号、图表的视觉层次进行设计,总结构建专题地图视觉层次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以期为其他专题地图的视觉层次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8.
土地利用现状图中,标准图示的色彩设计缺乏系统性,符号设计与实际要素关联性弱,同时缺少其他自然专题信息(如气候、气温等),无法辅助对区域整体土地利用情况的认知.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图样图制作为例,对土地利用现状图的表达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从地图符号设计、色彩设计、图面整饰、辅助信息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样图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地图设计方案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美感与表现力,更符合实际的土地利用情况认知.  相似文献   
669.
以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城区为例,对比用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模拟城市规模演变的精度.结果表明,将支持向量机和粗糙集通过stacking算法集成的模型模拟精度最好.利用该模型对2020年襄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进行预测.结果显示,襄阳市建成区2020年建设用地相对2017年有一定程度扩展,主要集中在襄城区余家湖工业园,襄州区唐白河以南、襄阳大道沿线等区域.  相似文献   
670.
2018年5月7日厦门岛遭遇了超百年一遇的强降水,对岸滩造成了严重影响。文章采用现场测量、无人机航拍等方法,通过对冲毁岸滩进行现场调查与测量,发现厦门岛东南部10.78km的滨海沙滩岸段,共有10个岸段的沙滩发生明显冲刷,受损岸线总长度为6.1km(占比57%),形成了28条冲刷沟,沙滩遭受的侵蚀面积为20286m2,冲刷量超过4万m3。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海岸带开发利用时,不透水面增多且具有一定的坡度,加之后方陆域地下排洪管涵排水,当短期强降水发生时,局部地形集中汇水后急速冲向海岸,导致海岸侵蚀垮塌和后退,沙滩冲刷成沟而流失大量海砂。针对不同沙滩的冲刷程度与影响机制,提出了相应的整治修复方案,可为今后沙滩维护保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