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50篇 |
免费 | 1374篇 |
国内免费 | 215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84篇 |
大气科学 | 707篇 |
地球物理 | 1165篇 |
地质学 | 4029篇 |
海洋学 | 910篇 |
天文学 | 48篇 |
综合类 | 460篇 |
自然地理 | 7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1篇 |
2023年 | 227篇 |
2022年 | 395篇 |
2021年 | 471篇 |
2020年 | 402篇 |
2019年 | 413篇 |
2018年 | 378篇 |
2017年 | 376篇 |
2016年 | 333篇 |
2015年 | 385篇 |
2014年 | 358篇 |
2013年 | 480篇 |
2012年 | 574篇 |
2011年 | 488篇 |
2010年 | 479篇 |
2009年 | 432篇 |
2008年 | 489篇 |
2007年 | 422篇 |
2006年 | 413篇 |
2005年 | 301篇 |
2004年 | 230篇 |
2003年 | 170篇 |
2002年 | 202篇 |
2001年 | 170篇 |
2000年 | 139篇 |
1999年 | 61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6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9篇 |
1974年 | 4篇 |
1964年 | 4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51.
952.
东海沿岸海水表层温度的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东海沿岸引水船、嵊山、大陈、南麂、北礵、平潭、厦门和东山8个海洋观测站的40a表层海水温度(SST)资料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海沿岸SST主要受制于太阳辐射,呈南高北低分布,但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环境、水文环境的影响;SST的年变化具有显著的年周期和半年周期;东海沿岸SST存在多种显著周期的振荡,且南北测站SST的主导振荡有差异;就近40a的资料而言,东海沿岸的SST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上升幅度最大,暖冬是SST总体呈上升趋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53.
近50年中国冬季气温对ENSO响应的时空稳定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62~2010年中国160站的月平均气温资料、Ni?o3.4区海洋Ni?o指数(ONI)资料以及相应的NEC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滑动相关分析、滑动t检验、合成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最近50年中国冬季气温对ENSO响应的时空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中国冬季气温异常对ENSO的响应有着显著的地域性差异以及年代际变化,其中东北和西南地区的相关关系不稳定度比较大,而在中国东部地区则比较稳定。东北与西南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后,冬季气温对ENSO的响应迅速减弱,甚至发生了反向变化,而东部地区这种关系近50年并没有较强的突变。相应的亚洲高空大气环流对ENSO的响应也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和阶段性变化,其特征与中国冬季气温对ENSO的响应特征基本对应。从大气环流角度解释中国冬季气温对ENSO的响应发生阶段性减弱的可能机制:ENSO通过经向Hadley环流影响中高纬度大气环流,由于70年代中后期以后亚洲经向Hadley环流的下沉支发生显著减弱,使得东亚大气环流对ENSO的响应减弱,进而导致中国冬季气温对ENSO的响应减弱。 相似文献
954.
行程时间不确定性导致了可达性随时间的变化,相关研究表明忽略行程时间不确定性会高估可达性水平。既有可达性研究往往用行程时间可靠性表示行程时间不确定性,但未考虑不同可达性模型结果的差异以及行程时间可靠性价值。本文结合各OD之间的行程时间分布特征,构建方差型的行程时间可靠性来描述行程时间不确定性,并进一步将行程时间可靠性纳入到广义出行时间成本中,建立了时间距离模型、潜力模型、累计机会模型和高斯模型4种基于位置的可达性测算方法,以比较在不同测算方法下,行程时间不确定性对可达性的影响。深圳的案例研究表明:(1)忽略行程时间不确定性会使全区域的可达性至少被高估5.04%,最大被高估95.04%。潜力模型、时间距离模型、累计机会模型和高斯模型的高估幅度由低到高;(2)行程时间不确定性对可达性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阈值越高,可达性受影响的程度越小;(3)从空间分布来看,行程时间不确定性对可达性水平高和低的区域都有一定影响。若不考虑行程时间不确定性,可达性高的区域高估值大,而在可达性低的区域,可达性高估的百分比较大,高估百分比中位数的差异程度最大可达77.1%;(4)行程时间不确定性对潜力模型可达性分类的... 相似文献
955.
铜山—石砀山铜钼矿位于江苏宁镇山脉中段龙潭—仓头背斜南翼,矿体主体受接触带构造控制。以往地质工作缺少深部研究,对物化探异常再解释工作不够,物探方法找矿专属性研究不细致,综合研究程度较浅。综合分析铜山—石砀山地区地质、物性资料,采用1∶2 000高精度磁法测量、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等物探技术,圈定地磁异常8个(C1—C8),推断由2个磁性地质体、8个矽卡岩体引起。择优对C2异常进行了钻探验证。研究认为该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高低阻过渡带部位的磁异常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即该区中酸性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部位具有含铜钼磁铁矿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对比分析研究区及周边找矿信息,认为铜山—石砀山地区找矿深部有潜力,外围有远景。 相似文献
956.
我国锂钾主要矿产资源大多分布在西部偏远地区,其勘查找矿或综合利用迫切需要现场快速分析技术的支持。本文介绍了自行开发的便携式Li-K分析仪的主要性能及其在锂辉石中锂的分析应用。Li-K分析仪是一种基于大气压的液体阴极辉光放电光谱仪,以待测液体为放电阴极,实现样品中Li、K等元素的原子化和激发。该仪器以光纤传导CCD光谱仪作为检测器,其波长范围为345~1015 nm,分辨率3 nm;以Li 670.78 nm和K 769.90 nm分析谱线,在最佳仪器工作条件下测定Li、K的精密度(RSD,n=14)均低于2%,检出限为0.03 μg/mL,检测范围0.1~10 μg/mL。研究表明,不同酸度和酸的类型对谱线强度影响较大,且存在显著的样品基体效应,标准曲线法分析锂辉石中Li的结果偏差高达267%;而标准加入法可克服基体效应的影响,获得与ICP-OES一致性较好的分析结果,为现场开展固体样品中Li的测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7.
用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CART模拟了POM02太阳辐射计的1020nm、1627nm和2200nm等3个近红外通道的大气透过率特性。结果表明,前两通道处于大气非吸收波段,其透过率很好的遵从Beer-Lambert定律,而2200nm通道则有较强的吸收,吸收光学厚度随大气质量的变化服从指数分布,与Beer-Lambert定律有一定的偏差,其定标需采用改进的Langley法。通过选取好天的5个定标实例证明,采用改进的Langley法定标2200nm通道,可提高其透过率测量精度约3.8%。 相似文献
958.
小河金矿是近年来在南秦岭中带发现的中型金矿床,矿石类型为微细浸染型,矿床受地层和构造双重控制。在野外工作基础上,根据矿物组合及穿插关系划分了4个成矿阶段:Ⅰ,成矿早期少硫化物石英脉成矿阶段;Ⅱ,石英脉、黄铁矿、毒砂成矿主阶段;Ⅲ,石英脉-多金属硫化物成矿主阶段;Ⅳ,方解石、石英脉成矿晚阶段。其中Ⅱ、Ⅲ阶段是主要金矿化阶段。不同阶段样品的原位硫同位素结果显示:成矿早阶段石英脉期的黄铁矿δ34S值为20.80‰~25.77‰,均值为23.59‰;主成矿期II阶段中黄铁矿、毒砂δ34S值为15.46‰~19.12‰,均值为17.5‰;主成矿期Ⅲ阶段中方铅矿、闪锌矿δ34S值为11.35‰~16.78‰,均值为13.88‰。硫同位素特征指示硫以沉积硫为主,成矿过程可能存在低δ34S值热液的持续加入。金属硫化物Pb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206Pb/204Pb为17.882 1~18.367 4,207Pb/204Pb为15.614 0~15.674 1,208Pb/204Pb为38.016 3~38.934 2,指示小河金矿铅主要源于地壳,同时伴随幔源铅的混入。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及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小河金矿成矿过程可能存在流体混合作用。 相似文献
959.
960.
土壤颜色——一个可靠的气候变化代用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研究剖面自上而下以2cm间隔采取的样品,烘干并研磨至小于45μm,此时,土壤的颜色将不再发生变化。将处理好的样品分别测土壤颜色指标亮度、红度和黄度,将测得的亮度、红度和黄度指标分MIS4、MIS3、MIS2和MIS14个阶段,通过与研究剖面的气候指标磁化率、粒度和CaCO_3在百年尺度、千年尺度上的对比分析,以及在万年尺度上与高纬格陵兰GRIP冰芯记录和反映全球冰量变化的SPECMAP曲线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土壤颜色指标作为气候变化的代用指标无论在百年尺度、千年尺度还是在万年尺度上均是可靠的,这种可靠性在末次冰期阶段表现得更为显著,这一结论是否适用于整个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尚需更多黄土剖面的研究事实来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